那些年,我们一起念过的诗

作者: 古典蛐蛐 2015年09月06日心情随笔

关于诗的消息多了起来,不时会看到诗会之类的报道,写诗念诗又成了时尚。诗的回归是一个信号,这信号应该和那个让人振奋的“重建秩序”有关。

历史在螺旋式前进,左右摇摆不足为奇, 自信当然更不是问题,成竹在胸的跑偏,才是最让人愤怒的根本。

不管怎么说,重建是历史使然。但重建绝对不是个好词,之所以重建,说明以前曾经有过,尔后又丢掉了:比如政治秩序,经济秩序,法律秩序,道德秩序,当然还有精神,还有被遗忘的诗……当“向钱看”的热潮席卷大地,那引领人们前行的灵魂,已远远地落在了物质的后面,怅然地在黑暗中踟躇哀叹。

地球是一个圆,生命何尝不是一个圆?一路走来,起点又成终点。当物质的攫取白热化时,诗歌不得不悄然隐居,自闭症似地龟缩起来,深怕因自己的不慎,让写诗的人蒙羞。诗人成了被嘲笑的群体,谁要是介绍对方是写诗的,几乎等同于骂人。被物欲迷乱的心智,将精神逐出家园,一任贪念疯狂。

八十年代初,那个至今仍被追忆的时光,周末的泾水河畔,一帮人提着录音机,在果园的绿荫下,开始了一场诗歌朗诵会。贺敬之,席慕容,舒婷、顾城,风格迥异的诗作,在同一个舞台上亮相。偶尔,也有过路的驻足,但眼神里没有轻慢,有的只是新奇与艳羡。浅唱低吟中,歌者与听者一起沉醉,在流淌的诗韵里,果园成了艺术的殿堂……

眷恋不意味着倒退。就像重建,只是将久违的情操,再一次请回灵魂的高地,看着肉体前行,不偏不倚。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