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记忆

作者: 王安芬2022年06月04日情感日志

我在解放路居住了40多年,那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亲切又熟悉,至今记忆犹新。1957年,我第一次来到省城太原。当时我是一个17岁的农村姑娘,要出嫁了,怀着忐忑的心情来见公婆。从大南门往北走,一路上只有骑车的人和步行的人,根本没有什么小卧车、公交车,倒是间或有吉普车出现。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到了解放大楼,解放大楼斜对面是北仓巷,婆婆家就居住在这巷子里33号的四合院里。

还记得我结婚时门前有个水井,是供居民饮用的,水龙头由自来水公司人员负责开关,每天要用水票打水,两分钱一大桶水。每到冬天,井台上就会结冰,很厚很厚,老人小孩子常常滑倒。我们每天的首要任务就是提水、担水,家家都有大缸,需要备下生活用水,我最发愁的就是冬天打水。1964年,我们小家庭有了第一个孩子,分到了省政府坊山府宿舍六号楼八号居住,这是座三层楼房,一梯三户。那时,我们巷子出来对面就是解放副食大楼,刚刚建成。记得开业那天,人山人海,楼上楼下到处是人,我抱着孩子去看稀罕,因为卖肉的都是女售货员,这可是国营商店从未有的现象。人们专门排队买半斤或一斤生肉,女售货员娴熟地割肉,利索地称重,一气呵成,令人折服。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国民经济开始好转,人民的购买力大大提高。当时我在太原印刷厂工作,每天中午抱着孩子上解放大楼逛逛。我喜欢溜达着看优秀售货员范玲秀卖毛线。她对每一个顾客都热情招呼,并询问给谁织毛衣,身高多少、年龄多大,她替顾客选颜色、定分量,笑脸迎送,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所在。

上世纪80年代,解放路两旁建起了五六层楼房,逐渐有了鸿宾楼、建筑工人俱乐部、回民饭店、七一礼堂等建筑。长长的解放路上活跃着各个门店、各种小摊,我们生活、工作在这里特别方便,安心。

我的工作单位太原印刷厂就坐落在解放路城坊街上,路口上就是太原跃进服装厂门市部,也就是我们说的裁缝铺子,这是我上下班必经之路。中午,我带着孩子常去捡布头,在这儿,我虚心好问,悄悄观察师傅们做活儿,慢慢地认识了大裁缝朱师傅、黄师傅,还有老乡赵大姐,他们无私地教会我怎样做西裤,我从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渐渐学会了挖口袋、上领子、熨烫衣服等重要技巧活儿。三个孩子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我自己剪裁、制作的,由此省了家里很多支出。

解放照相馆是我爱去的地方,每到过年、六一或者是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我都会带孩子们去拍照。我坚持给家人和孩子们留下了各个时期的纪念照片、全家福,小照片我会自己放大,上色,保存。这些宝贵的照片,不仅记录了孩子们的成长历程,更记载着我们全家走过的痕迹。

我们厂子在解放路的城坊街,每年正月十五,工人们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想象力,精心设计、制造出很多时代感强的花灯,摆满了一条街。到了晚上,灯火辉煌,观灯的人群熙熙攘攘,水泄不通,热闹庞大美丽的场面和解放大楼门前的大型花灯交相辉映,形成壮观的美景。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