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张家坪

作者: 遥望五峰[文集]2022年11月02日游记散文

适逢周末,药妇山中,行至海拔千余米之地,遇晴空万里,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实在清凉舒爽。山中无通讯信号,在蜿蜒曲折的路上行进,观景、摄影,无微信、QQ的骚扰,可以尽情享受休闲时光。

过了塘坊垭,远远的就看到了满山毛栗树掩映下药妇山护林站蓝色的屋顶,还有旁边的那棵姊妹树。姊妹树是一颗松树长到一米高处便一分为二,相伴生长成两颗并立的树,粗细、高矮都是一样的,像极了一对孪生姊妹。车行至三岔路口,因修路改变了模样,便生疑虑,不知去路。立即停车驻足,下车观望附近人家。此时,坎上有位大姐见客到门前,便出堂屋热情挽留,请我等进屋泡茶相待。因游玩拍照心切,便婉言谢过,称需过垭口数里之遥的燕栖河观光,返程回来再进门叨扰。

几个很陡的蜿蜒山路,虽全部水泥铺就,却仍弯急路颠。顺山环水,一路进去,越发幽静凉快。过湾便豁然开朗,眼前就是燕栖河。河中有鱼塘两口,垂钓者三五人。此地清凉,引乡亲来此避暑,在河滨野炊、麻将等高兴玩耍。回程,见门前停车辆几个,料定客多。走进院子一看,全是同事朋友,便也不再客套,遂应主人挽留做客家中。山间散步、畅快聊天……,没有手机在手,一切均回归原生态,可以面对面交流闲谝,确是感受不同。男主人老匡在院坝边洗菜、剁肉。老匡七三年的,长我5岁,自然是老哥相称。此地来的少,几次都是乘车路过,不知本地风土人情,便与匡大哥闲聊起来。

闲聊得知,此地大地名叫张家坪,小地名叫老林湾,处在药妇山脉腹地。没有修通公路时,老匡家门前的山路便是通往洛河的必经之地,也是最近的一条路。说来颇为神奇,老林湾东去45里到县城,往西到洛河街也刚好45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老林湾成为平利至洛河路上的重要节点。

老匡家世代居住此地,父母年岁已高,但非常勤劳,身体还很硬朗。正值午时,烈日当空,匡老汉还在黄豆地里薅草。房前屋后全部种满菜蔬、苞谷、洋芋、黄豆等农作物,没见到一块闲置田地,地里没有半点杂草。坎上以铁围栏围出一块地,散养了不少土鸡,三三两两在地边树下刨食。院子旁边有弃用的对窝子(石臼)和石猪槽,都是很古老的东西,现在的孩子肯定是没见过的。对窝子放在接来的山泉水管龙头旁边,装满了水,貌似充当了鱼缸。石猪槽静置在菜园旁边,据匡家老奶奶说,自她嫁到匡家,这对窝子和石猪槽就一直在使用,那时每年都要喂好几条大肥猪哩!没有机器的年代,谷子蜕壳、麦子打面粉、打糍粑等都要用对窝子,还得有两个好劳力配合才能干完这些活。我说,现在都是机械化了,省时省力,打出来的米整、面细,好着哩!老家什都用不上了。老奶奶笑起来,咧开只剩了几颗牙的嘴,高兴的连连称是。

匡家嫂子干爽利落,一看就是个会持家过日子的勤快人。匡家嫂子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去年西安财经学院毕业便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在中省部门工作,小女儿今年刚初中毕业,下半年就上高中了,据说学习也好的很。说起孩子学习,匡家大哥和嫂子都不断夸赞“娃子懂事,晓得负恨!”当年因为张家坪比较偏远,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夫妻俩就商量进了城,租了房,把孩子们送进城里的学校上学。匡大哥在工地上绑钢筋,嫂子也打些零工,照顾一家饮食起居,老父母留守在家种地、养牲口鸡鸭,假期或农忙时夫妻俩就回老家下地干活,承担着一大家子的生活,辛苦自不必说了。二十多年的辛劳,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平利花园买了一套房,大女儿顺利参加了工作,老林湾的老房子今年又进行了整修,院子打上了水泥地面,房子里里外外搪的白飒飒的,原来的青瓦也全部换成了整齐的机瓦,匡家院子的面貌焕然一新。

太阳照在匡家院子前面那棵两人合抱的毛栗树稍时,灶屋的烟囱早已炊烟袅袅,饭菜飘香满院。满桌满碗,自种菜蔬、腊肉鸡鸭、乡村土味齐全,小甑苞谷烧酒,宴席异常丰盛,自然是满意、满足的。偷得半日闲,药妇山中的农家小院,群山绿树沉浸在山外来客的欢声笑语里,美景、美味……,偶遇相聚,心情都美着哩!

夕阳西下,老林湾的姊妹树被余晖剪成一幅美丽的剪影,那么细腻,甚至剪出了松树的挺拔和傲人的精气神,不由的暗暗赞叹这方神奇水土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祖辈传承的勤劳和不屈的精气神,一代代人以大山为根,走出去,再回到这里,凭着双手为自己和家人创造出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为大山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遥望五峰的文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