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似水话青云

作者: 紫薇花香 [文集]2016年11月04日原创散文

朋友,你听说过通道,到过通道吗?这里不仅仅是山清水秀,而且还是湘西南的重要门户和通往大西南的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秦始皇南征百越,曾扎寨与通道的峻岭之上。早在公元前1857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翼王石达开负气率精兵20万西征,途中曾取道通道,并在此安营扎寨。近在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路过通道,就在中央红军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健时刻,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通道会议”,如果没有这次会议,那么也就不可能有我们的今天。因为当时的行军路线是北上,如果依此而行,那么中国工农红军会在北进途中钻进敌人早已布下的口袋,乃至全军覆没。关于红军过通道的点点滴滴以及伟大的转兵策略,我这里就不作详述了,如想知,不妨来通道参观旅游一番。

让通道人引以为豪的不是绵延起伏的山峦,不是清冽见底的河流,不仅仅是那非同一般的历史,而是屹立在风雨中一头扎入云层的青云山。

当客车徐徐驶进县城,远远地就可以看见一座独处一隅的山峰-----青云山。

青云山座落在城南郊外,海拔六百多米,山巅的六角亭时隐时现。来到青云山境地,沿溪而行,溪水缓缓地流着,清澈明亮的水面如参差不齐的玻璃。那软泥上的青荇在水底招摇,那么多情、那么温柔、那么风情万种,也难怪多情才子徐志摩也甘愿做一条水草。不过,那游戏于浮藻间的不是他笔下揉碎了的彩虹似的梦,而是几条调皮的小鱼在互相追逐着逗着趣儿。没有软泥的地方,呈现在你视野里的是各种形状的大小石子。

不知不觉便到了普修桥,当走入古朴典雅的普修桥,一徐徐清风从山谷吹来,调皮而又娇柔地抚弄着你的头发、衣衫、裙摆。当你蓦然回首·,才发觉伴你而行的还有耸立于天地间那雄伟的峭壁,过了普修桥,走过十几步,那条小溪又和你相遇了,当你拾阶而下,踏上石板桥时,你可要慢一点、轻一点。可别惊跑了正在觅食的小鱼。走过石板桥,只见藤萝像瀑布从山顶垂下,绿得娇、绿得痴,一直绿进你的心坎里。当你拾阶而上时,从寺院内外飘来阵阵淡远的清香,继而扑鼻而来,香得人都快醉了,前面不远处就是青云山在接纳各地游客、香客,青云寺就建在半山腰的石凹处,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来这里进香的信男信女络绎不绝。要想上青云山顶还得走过一片竹林,从那竹林深处飘下来的石阶在绿荫中显得格外醒目。

青云山在旭日东升时,才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偶尔从山中传来清脆悦耳的鸟叫声,使人心情顿觉舒畅,仿佛已置身于仙境。山上还开设有服务、设备一流的青云宾馆,为各地游客提供了一个食宿很方便的场所。

最叫人难以忘却的记忆,无非是站在六角亭上观看日出了,脚下云雾缭绕,仿佛已飘飘欲仙了。当云雾逐渐消退,六角亭便显现了,放眼四野,满目是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不得不感慨“江山如此多娇”,也难怪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

出了六角亭,穿过藤蔓交错而成的小道,就来到了了望台,坐在了望台的石凳上,你就可以托腮而思、浮想联翩、放下一切私心杂念了,你眼前的山正在一点点地远去,它们在变化着,一个壮阔的场面在你脑海里时隐时现,渐渐地也就清晰了。

只见环绕于青云山脚下的阡陌交错的田野,侗家古寨、鼓楼无不为此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不时从侗寨传来鸡犬的鸣叫声,犹如陶公笔下的“世外桃源”。

作者紫薇花香的文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