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桩

作者: 雨君2019年12月18日原创散文

在原平官地,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办水陆法会,以超度水陆空三界亡灵。期间也有竹马跑驴、旱船小车、高跷、狮舞、扛桩等社火活动。

我最喜欢看扛桩。扛桩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一个“U”字型铁架固定在腰间,另一部分是在腰间的右侧向天空伸出一根大约两米多一点长的铁棍,在铁棍的上头横穿一个骑式铁架,上扛桩的孩子就骑在上面,整个铁架大约重二十斤左右,加上上扛桩的孩子共有80斤左右。花团锦簇的挠阁架子,均是经了民间艺人的精心装饰,或鸟兽,或花卉,或果树,或高粱玉米,或大红辣椒,无不精致华艳,美轮美奂,引人注目。

桩上扛的都是些小孩子,有男有女,画着戏妆,穿着戏服,有的头戴花冠,有的手里拿着扇子。衣服和道具有买的也有自己请裁缝缝制的。扛桩的男子在八音会的伴奏下扭着步伐,上边的小孩随着下边传上来的节奏,自然地摆动着双脚和手里拿着的道具,裙裾飞扬,飘飘欲仙,潇洒之至。让下面观看的小伙伴们羡慕不已。我那时也已有六七岁,由于人多个子小,挤在下面看不见,常常由父亲或大哥背着或坐到他们肩膀上观看。

听大人们说上扛桩的小孩子们都在5岁到7岁,太小了不懂事,太大了扛不动。扛桩的汉子一般是孩子的亲戚长辈或者邻里关系好的人,也都是爱红火力气大会技巧的。村民们希望自己的小孩将来能出人头地高人一等,每年正月十五想着办法哄着孩子上扛桩。像我这种大人不爱红火又不擅舞玩的,更没有关系的再怎么羡慕也上不了扛桩。

我女儿倒是上过扛桩。婆家在潞城神泉村,每年三月三集会就有扛桩。婆婆一家颇爱红火,本家好几个兄长叔伯皆壮年且擅扛桩。他们不仅有强健的体魄,有臂力和腰力,还有娴熟的技巧。很会掌握身体平衡感。他们对如何走十字步,如何甩膊,以及走十字步与甩膝与平衡之间的关系、起桩前腰部怎样用力,都有一套方法。小姑子就嫁在神泉,今年四十二,她五六岁就上过扛桩,她的大女儿小女儿也都上过。三姑姐住在邻村,她女儿小时也上过扛桩,都是一家人不说个远近。记得女儿上扛桩那年只有四岁,那会儿她含着眼泪用零食哄着被抱上桩头,扛的中间累了,饿了,又哭。早上不让吃饭喝水,只吃一颗煮鸡蛋,以免中途大小便。后来哭着哭着在桩上睡着了,脸上的彩妆都花了。幸亏是三月,倘若在正月,还不冻坏了。女儿五岁时,仍不情愿上扛桩,化妆不让描眉眼,后来给买了一根冰棍,才肯。到六岁那一年,尽一个人早早跑到戏班让化妆,她已然懂得开始享受此种快乐,可惜已经上满两年,剩最后一年,上扛桩有讲究,一上三年,吉祥。

扛桩非常有历史渊源,据说是由明清嘉靖年间民间祭祀炎帝演化而来。也有说扛桩初成于明末,成熟于清初,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其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每逢大旱,人们求雨过后将神像请上供桌,再扛着扮作童男童女的儿童游行,以示求雨祭神。另,村民们也以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方式祈福,希望日子越来越好。可惜的是我们村和神泉村这几年都因为资金紧缺不办了。许多人的扛桩技巧也都荒废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