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米粉情愫

作者: 白克信2020年07月25日原创散文

米粉,是桂林日常生活中的地方特色小吃,成为了在外游子思乡心切的符号。著名作家白先勇说,他回到桂林,三餐都到处去找米粉吃,一吃三四碗,那是乡愁引起的原始性的饥渴,填不饱的。前不久,白先勇回到桂林,为了吃桂林米粉,宁愿饿着肚子不吃在飞机上的配餐。舌尖和肠胃是有记忆的,这种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愫,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在那特殊年代我在异地他乡吃米粉的情景。

离开村里,沿着乡村小道朝着县城走去。走着走着,心中有盼头脚步加快了,精神格外快活。1968年我大学毕业后,安排到融安县大巷公社(当时不叫乡)一个小山村劳动锻炼(时下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每当生产队放假时,我与同伴就换一身干净的衣服,三三两两约好,走十多里路,就到了县城长安镇。长安是广西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清乾隆初年始兴商业,各省商号、会馆林立,店铺成行,成为融江上游各县土特产的集散地,素有“小柳州”之称。但在那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十分匮乏,已失去了昔日繁荣的景象。

到了县城,我们在一条街边巷道找到一家集体性质的米粉店。那时,二两粮票8分钱可买一碗素粉,二两粮票一角二分钱买一碗肉粉。说是肉粉,其实只有那几片像鹅毛一样轻飘飘的碎肉片,与儿时在家吃的桂林米粉哪能相比。但此时既解决了肚子问题,还可解除思乡之情。当时,农村人没有粮票,被挡在门外,机关干部也舍不得吃。我们这些不像干部,不是学生,也不是农民的年轻人,一来二去,与米粉店的女主人熟悉了,她也尽可能给予方便。为此,我们背里给这个有些模样的女店主取名“米粉西施”。

吃了米粉,忘记了疲劳。如果县电影院放电影,不管放映什么,也看一场,但都是些“老掉牙”的片子。随后,大家聚集在一个同学的亲戚家里,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自娱自乐。一个人拉二胡,一个人领唱,其余的人跟着哼唱,什么《红灯记》里的李铁梅、《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沙家浜》里的刁德一等唱腔片断,也不管跑调不跑调,那年月很流行的。就这样,生产队、县城长安,再加米粉,就像一个命令符号,留下了一串风景……

记忆深处里还藏有一次走三十多里山路,吃两碗米粉的故事。劳动锻炼结束后,我有幸分配在县报道组工作。一次,我到距县城最远的当地号称“西伯利亚”的一个公社(即乡)小山村,采访一个复员军人继续革命,为民服务的典型事迹。在那“出工不出力,一天三个蛋”的大集体经济年代,这里的农民长年累月吃的都是照得见人影的稀饭。几天下来,熬不住了。一天,我们沿着山路,翻山越岭,走到邻县的一个小圩镇吃米粉。就是这样,往返走三十多里山路,只为了吃两碗米粉,但心情多高兴啊。前不久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电视片,我在记忆最深处的地方,翻肠倒肚地想起那年代吃米粉的事。现在回想起来,悟出一点味来。

桂林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正大力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如今,桂林米粉已不是简简单单的小吃,已成为展现桂林魅力的重要窗口和对外开放的一张重要名片。一年一度的桂林国际米粉节影响力与日俱增,什么原汤米粉、冒热米粉,还有独家的马肉米粉……各有风味,成为了与民生密切相关和对外开放的一大经济产业。据悉,天等人曾在北京打出“桂林米粉”招牌;柳州市有关部门制定有关规定,对在外地开办经营螺蛳粉并符合条件的经营户,给予一定资金扶持。“桂林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虽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然而,如何做活、做大、做强,开发好桂林特色餐饮文化资源,使桂林米粉走向全国甚至世界,这是人们要认真思考和大胆创新的。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