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间

作者: 项顼[文集]2022年04月06日原创散文

人一生下来,就要面对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那就是死。人为什么要生,又为什么要死?生死本来是人间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了,而且这也是两个十分简单的自然问题。但当生死置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的时候,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时,恐怕就不会这样简单。

我渴望生,一个生命的诞生,预示着一个新思想的出现,有谁能知道若干年之后会有多少思想的火花闪现。从古到今,到我们现在,历史积累了无数的思想、文化、哲学。如何对历史反思,以促进现实社会的进步。

人的一生要有许多的经历许多的困惑,简单说:“生、生存、死亡”。在一定的社会里可以选择生存,而在一定的社会里连生存的选择权也是不会有的。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不要说普通的人民,就是士大夫,对自己的生存也是无法进行选择,他们只有牢记儒训或竭尽所能,才得以生存。

人更无奈的恐怕就是生和死,无论你是什么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死。人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出生的空间,人又该怎样死,用什么方式死,这些仿佛是上苍早已注定事先安排好的一样。我们总感觉到在我们身后有一个空间,另一个世界,它在不停地操纵着人世的一切,由此看来,这个可恶的外来世界,它为什么要样,我不由得憎恶起它来。如果那一天,人类真正摆脱束缚自己生死的枷琐,那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那是一种没有拘束的自由,思想上的自由,完全意义上的自由。

基督教和佛教都把人出生之日,教化为母亲的苦难日,确实是这样的,一个人的出生是在母亲经历了许多苦难和痛苦之后才获得生命,母亲的伟大并不只是母爱,母亲的伟大还是塑造新的生命,蕴育新的思想。

自己小时并不懂事,只顾顽皮和贪耍,及至受到母亲教育和责罚,自己觉还得委屈,甚至有时还用以死来要挟母亲,现在回想真是极其的不知事理。父母对子女的爱,总是那种很无私、倾心的爱,每到儿女的生日,母亲那怕当时生活十分的艰难,总要想尽办法给我们煮鸡蛋和长寿面吃。这时,母亲坐在一旁,看见欢天喜地的儿女,一切的苦难似乎都在那一瞬间消失,而我们竟自顾过自己的生日,那时的生日也竟是为了有好的东西吃,那知道母亲为儿女所受的苦难。直到自己长大成人,成家以后做了父亲,才知道母亲的不容易。于是自己便不爱过生日,每到自己的生日,似觉心里一点隐隐的痛,完全是因为想到母亲的苦难。以就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那怕自己生存得再艰难,也断了那英雄式的绝生念头,偷生之余觉得责任的重要。

人的一生,数十年的光阴,有时真的不满意。这种不满意时日一长,便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便会不住的想,为什么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为什么有的人会生在外国、有的人生在皇城根下、生在海边、生在天涯,而自己却偏偏生在大山之中,偏僻之谷。为什么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有衣穿有饭吃衣食不愁,有良好的教育,而我们贫困山区的人一生下来就得忍饥挨饿,没有衣穿被盖。山区的贫困儿童只好望学兴叹,这一切真的不是容人自己选择的。难怪有人说:“生在皇城三分贵,宰相府里出来七品官”。

童年是我人生中很幸福的高光时刻,一切的生存都不需要自己考虑,真正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虽然不是很好,只能是吃饱穿暧且不用自己操心,每天便是遍山遍野的玩耍,童年就是在这样无忧无虑中度过的。

进入卫校,才知道自己要开始独立面对生存,那时候,我们国家刚刚进行改革开放,被禁痼了的思想刚得到解放,一切都预示美好的未来即将来临,对所有的一切都充满希望,那是一种全民族的希望。这个时间的自己便也就自大起来,仿佛世界都小了一圈似的。那时人年轻气盛,有一股蔑视一切的态度,这种自大为今天的自悲埋下心里上的苦果。

在经历世上的许多欢乐和痛苦、悲欢离合之后,又认为自己成熟了,又不断的胡思乱想,甚至觉得自己又到了人生之颠,领悟人生真谛,可以转回身来俯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后来有时还认为要努力去拯救众生,清醒过来,自己连自己都不能拯救,本身就是柔弱无助,空有英雄气概也,这恐怕是众多稍有点文化人的通病。

生存是荣华富贵还是贫困潦到,并不是每个的意愿。穷人急切地盼望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不再受饥寒的困扰。我身边的穷人有不少,每当我看到他们生存的境况,我都感到自己的无奈。也许富有的人也会想,贫穷的日子真好,不必为如何挣钱又如何化钱而烦恼,钱多了又要提防他人妒忌,有钱难说真是很累。不过,人还是要有钱好,有人尊敬,又能吃尽人间山珍海味抑或满汉全席,又能游历大千世界风景名胜。有钱真是好,为了钱也不在乎别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唐代大诗人,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他的一生就充满了人生的苦难,即使在他最得意的青年时期,也没真正的被他忠心的封建王朝所赏识。到了安史之乱,朝庭更是自顾不暇,那有精力关顾爱国诗人的情怀,于是终究郁郁不得志,随着离乱的队伍走上颠破流离之路,望着战乱后的唐都长安,诗人不禁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是一个闻名中外的诗人,但他在唐代,在那盛唐的气势下,诗人是自由的,而且同一时代,李白名气极大的光环下,显得杜甫更加落寞。但是从诗中,杜甫的诗更关心国家,关心民众的疾苦,忠于朝庭。

离开长安,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终于有了一个草屋,就是现在著名的杜甫草堂。虽然草屋简陋,但还是给诗人一个安居的地方,让诗人有时间写下他许多的诗作,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写道:“安得广东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从来没有放弃回到长安,他还想为民众做许多事,还想为唐王朝尽忠。诗人的愿望终未能实现,他一生贫困,过着流离的生活,及到来回长安的路上,贫病交加的杜大诗人,流落在湖南洞庭湖的小船上,诗人更加感到世态的凄凉,写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样凄苦之诗。诗人最终因贫病死在洞庭湖的小船上。

人终究是要死的,这是自然的法则,这一点到还公平,死亡是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到了寿寝正终之时,黄泉路上完全就平等了。人不可能选择生,同样不可能选择死,但人可以选择如何的死去,以此来衡量一个人的人生标准,这到不为过。人的一生是极为短暂的,在短暂的人生路上,我是多么想有所作为。我曾幻想,我要报国,要象那些书本上的英雄人物一样,轰轰烈烈悲壮地死去,只留一片丹心。我也曾试想,也许要象亿万的普通人一样平凡的死去,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息。

人故有一死,我却要珍惜这仅有的生命时光,不肯浪费这十分珍贵的生命,纵然不能做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也要无愧于这仅有的一次生命。 对我来说,我总是有一个梦,总是向往一次伟大的死去,那是一种崇高无尚的新生。

作者项顼的文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