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小车赶庙会

作者: 杨文杰2022年07月21日生活随笔

在农村,每年除过春节等几个重大的节日之外,赶庙会应该是农民最重要的集祭祀、旅游、购物、娱乐为一体集中进行的活动了。《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其形式和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的演变。庙会上琳琅满目的货物,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各种各样的儿童游乐设施,还有近几年兴起的广场舞大赛、春官诗大赛等文化活动,无不体现着乡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而赶庙会的交通工具的不断变化则更显示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生活的快速发展。

玉都镇的庙会源远流长,不知是第几届,既没有听别人说,也没有去考证,但自我记事起就一直有。每年的七月十二,村上家家户户大门上锁,男女老少一起出动。爸爸说,他上学时候用架子车拉着奶奶去赶庙会。

80年代末,我们家有了第一辆自行车。爸爸骑车,妈妈坐在后边的货架子上,怀里抱着妹妹,我则是坐在前边的车子梁上。自行车手把上挂着两个大包包。去玉都是向西,一路都是上坡,尽管不是很陡,但一个半小时的行程后,爸爸满脸的汗水一滴一滴掉下来,那件褪了色的红坎肩湿得就像浸过水的抹布。

1996年,我上初中,家里为了我上学方便买了一辆自行车。每次赶庙会,妹妹和我总要吵着为谁坐新自行车而淘气。最后的结果一般是她去的时候坐,我回来的时候坐。爸爸、妈妈各骑一辆,这就轻松了许多。

2001年我师范毕业后分配到离家20多公里的一个乡镇学校教书。我又重新拾起了自行车,成为我一周往来学校和家里的交通工具。因为路程太远,骑自行车费时又费力,2003年我买了一辆摩托车。当时摩托车在乡村很是流行。这以后赶庙会,我只能带着妈妈一个人先去,虽然我尽量慢一点,但是到了街口还是要等上个把小时,爸爸才能匆匆赶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里的经济情况慢慢变好。我结婚、生子,在县城也买了房子。但是至少隔一周我都要携妻带子回老家去看望爸爸妈妈。有了小孩,出门大包小包、等车赶路很不方便。为了方便一家人出行,我花了不到10万元买了一辆国产小轿车。其实,家用小车这几年在农村也很常见,尤其每年过年的时候,外出打工的乡亲回来,家门口停着的小车就更多了,一家接着一家,甚至一辆挨着一辆。

又到暑假,又到玉都庙会。我开着车,请爸爸坐到了副驾驶位置,妈妈和妻子则坐在后排照顾宝宝。一家人,一辆车。爸爸感慨地说:“这些年发展真快呀,从来没有想到会坐着小汽车去赶庙会。”我说:“是啊,这几年我们家的变化也很大。明年春节,我还要带你和妈妈坐飞机去海南看大海!”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