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文章

2022年12月12日经典文章

月饼的文章(精选24篇)

中秋节

文/云中燕DS

关于中秋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春秋战国时期,帝王每年都要在八月十五祭月,以求风调雨顺,国泰平安。因为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中点,所以叫中秋。到了唐代中秋成为国家的法定节日,宋朝开始盛行一直到现在。由于宋朝战乱较多,经常妻离子散,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经商和务工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在古代的交通状况下,要回家团圆只能是奢望,就是汽车横行、高速纵横的现在,你想中秋回家,很可能是十五出发,看到了老家十六的月亮,在堵车路上你还顺便把送给老妈的月饼当点心吃了,或许还能在高速路上打一场网球。所以中秋逐渐演变成了期盼团圆的节日,大概中秋的圆月能给人一种团团圆圆的联想和安慰。月饼成为中秋的食品,基本跟朱元璋有关,因为他经常在中秋赏赐月饼给臣民,在皇帝老子的带动下,为讨个彩头粘点皇气,民间纷纷效仿相互送月饼,成为一个习俗。经过2000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中秋赏月吃月饼的风俗习惯。

小时候碰到中秋还是比较开心,有肉吃有月饼吃。天气好的晚上,父母会在院子里摆个桌子,放上水果月饼,然后大家一起说说乐乐。奶奶每年都会唠叨起我的5个小爷爷,那个是什么时候出去的,哪个是什么没了音信的,哪个是什么知道没了的。原来我爷爷时候是地主,兄弟6个,5个外出闯荡,有的经商有的当兵有的公职,但都没有也没回来,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有生之年能再见到几个小叔子是奶奶心里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期盼,从小中秋在我脑子里就是思念人的节日。

时过境迁,早已没了那种在院子里赏月的奢望,湖州的月亮总是半遮面半笼纱的,躲在灰蒙蒙的云层之后。我很想跟邻居几户人家,一起在小区的空地上,放几个桌子,几杯清茶,几个月饼,然后一群人在圆月下海阔天空。当我敲了半天的门之后,才忽然想起,邻居回乡下跟家人团圆去了。

我只好一个人在阳台上,仰望星空,思绪随着圆月移动,一颗本已很平静的心又开始骚动。往年奶奶中秋节追忆几个小叔子,如今,我已在中秋的月下追忆奶奶,奶奶、老爸、外婆这些曾经跟我最为熟悉的面孔,忽而在眼前,忽而又很遥远。清风拂过脸庞,我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一口,仿佛闻到了他们的气息。走了这么多年了,我已经逐渐忘记了他们陪我一起走过的日子,但每到中秋我还是会情不自禁的感觉他们就在我身边。我双手合十,对着圆月,心里诚愿他们在彼岸一切安好。

离开阳台,转身回客厅,思绪回到现实。老婆孩子在边看电视边吃月饼。现在的中秋节已经变成了月饼节,节日越来越变味了。快速的节奏,浮躁的人心,功利的思想,贪婪的欲望,已经把中国传统文化这么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内涵,全还给了祖宗,就留下了一个吃。清明吃团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而且把吃月饼的内涵发挥的淋漓尽致,5元钱的月饼用50元的包装,还有纯金月饼要4万多,***的这哪是月饼,这分明就是糖衣炮弹,不知道又有谁会中奖。今年风云突变,纯金月饼没了,连家常月饼也不发了,害的中秋吃月饼要自己买几个了。

就不能根据现在的社会发展,结合节日搞一些更有内涵和传统的内容啊,中秋可以围绕赏月、祭月、拜月来做些文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想到这句诗,我就有想去钓鱼岛上赏月的冲动。我们急着回老家见家人,为什么不让钓鱼岛这个孤悬太平洋的亲人不早点回家跟父母团圆呢。中秋要团圆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祖国的山山水水,更重要的是要团圆所有龙的传人的那颗振兴中华的心。

哎,不理这些,还是打开电脑,找几个朋友网友聊聊。QQ上马上跳出一大批网友同学的中秋祝福。很多人曾经有说不完的话,曾经一起下海捉鳖上天揽月,现在已经很少联系了,偶尔打个招呼。今夜月明人望尽,不知秋思在谁家?风传漏报天将晓,惆怅婵娟又隔年。又到中秋,那些远去的网友和同学的祝福,又让我想起很多往事,想起那年那时的那个你,“风在飘”你现在过的怎么样?“绝情妖刀”你还在玩九天仙梦吗?“冷艳冰”还在浪迹天涯吗?不知道我在望月静思的时候,他们是否跟我一样,遥望圆月思绪飘落在远方。

中秋节,唯望人间芸芸众生岁岁平安,唯望天上明月年年光华永驻。

中秋愿月

文/梁永刚

中秋节是从古人的祭月、迎寒发展而来的,在西汉时已具雏形,晋已有立秋赏月之举,唐代盛行,宋太宗年间始定为中秋节。在民间,中秋节活动历来都是围绕着愿月、赏月和庆丰收、乐团圆进行的。所谓“愿月”,也叫祭月、拜月,即中秋之夜在庭院设案摆上茶果、月饼,女主人面对圆月,祈祷许愿,以祈求五谷丰登、合家团圆、平平安安。这一天,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力争赶回家团聚。如有家人身居异乡,必在愿月时念念有词,致以想念。

在人们的眼里,月亮神是母性和神性的,有着奶奶一样的慈祥和温情,掌管着人间的繁衍生息,故而月亮常被人们尊称为“月奶奶”。“月奶奶,明光光,开开后门洗衣裳,洗得净,浆得光,打发哥哥上学堂;读四书,念文章,开科进京上考场,名字题到金榜上,鸣锣开道回家乡,旌旗插在咱门上,你看排场不排场……”这古老歌谣传唱千古,经久不衰。民间这种源远流长的月亮崇拜,渗透在民俗民风里,便是世代流传的中秋“愿月”习俗。

千百年来,土里刨食的农人们对世间万物都心存敬畏和感恩之情,对于月奶奶赐予的恩惠更是铭记在心。中秋愿月的习俗,其实也是人们对月奶奶发自肺腑的感恩与祝福。农人们对月奶奶顶礼膜拜,宛如对自己的长辈一般恭恭敬敬,那是一种骨子里的虔诚,更是一种泥土般的淳朴。小时候,祖母曾经告诉我,八月十五是月奶奶的生日,愿月就是给她老人家拜寿,感谢给咱们穷人赐福降吉祥呢。

在昔日的乡间,中秋节夜晚的愿月活动都是由家庭主妇承担,广泛流传着“男不愿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关于这一习俗的来由,民间的说法大概是月中嫦娥身为女性,便于与同性沟通之故,才衍生出“男不愿月”之说法。灶王爷为男性,因男女有别才有“女不祭灶”之规矩。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逢皓月当空清辉洒地的中秋之夜,吃罢晚饭,祖父祖母便张罗着在院子里摆上供桌,上置月饼、柿子、石榴、枣、梨等“五色供品”,月饼则置于供品之正中。如今想来,民间选用这五样东西作供品,大概是都有红红火火的色彩、团团圆圆的外观、甜甜蜜蜜的味道吧。等一轮圆月升起后,庄严神圣的愿月仪式就要开始了。在民间的诸多节日祭拜习俗中,愿月的仪式最简单,礼节最少,无需焚香叩拜,不用设供奠酒,只是女主人端起盘中的月饼或者水果,心中一遍遍默念着对月奶奶的感恩,或者口中念念有词地祷告着:“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西瓜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之类的吉祥语,为月奶奶送上一份美好的祝福祝愿,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花好月圆,全家平安。毕竟,亲切和蔼的月奶奶就像是自家人一样,正所谓“熟不拘礼”,祭拜月奶奶自然少了许多俗套和路数。愿月之时,我抬起头痴痴地望着夜空中的月奶奶,老人家端坐在云端之上,享用着子民们的祝福祝愿,总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

愿月毕,一家老小围坐一起,将月饼分而食之,以示“团圆”。吃完月饼,开始品尝水果,一边咀嚼节日食品的美味,一边赏月话家常,尽情享受月朗气爽、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节日气氛。不过,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儿,孩童们没有这份闲情雅致,关心的是香甜可口、平时难得一见的月饼。贪吃的我大口吃着月饼、水果,依偎在祖母的怀中,听着祖父讲述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或者祖母念叨的“月奶奶,黄巴巴,八月十五到俺家。俺家有个大西瓜,让您吃,够您拿,您得保佑俺全家”的古老童谣,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流光飞逝,斗转星移。如今,在民间,中秋节古老的愿月习俗已不常见了,但是八月十五吃月饼,走亲串友,庆丰收、乐团圆之俗却长盛不衰。

难忘故乡明月情

文/李淑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之夜,万家灯火照亮天边,此时的我最怀念的还是故乡的亲人与故乡的那轮明月。

小时候,大家经济条件不好,买不起月饼,每当中秋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打饹月饼。在我眼里,奶奶和妈妈是特别用心的那一个——做好馅心,一层一层用心饹。

到了中秋之夜,一家人便围坐在门前的小桌边,一边吃着甜甜的月饼,一边仰望天空,数着天上的星星,欣赏着高高挂在空中的月亮。

我们小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跟着天上的月亮跑。边跑还要边唱童谣:月亮走,我也走;月亮停,我也停。

“爸爸,天上怎么会有这么多星星?究竟有多少颗?”“妈妈,月亮姑娘会跑步,也会说话唱歌吧?”我们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可爸妈从来不会正面回答我们,当然也不会怪我们总问这些幼稚的问题,而是笑眯眯地说:“你们现在还小,等你们长大了就都知道了……你们只要夜晚出来看星星眨眼的时候数上一数,把每天数的星星加起来记下来就行。你们天天数啊数啊,到时自然就长大了!”

于是,只要天晴,我们每天晚上都相约一起出去数星星看月亮。有时为了逗对方玩,还故意说错数字,然后再一起数,就这样,一天一天日子慢慢过去,我们真的也都长大了。

初中时家里条件好了,爸妈能买得起月饼了,就不怎么饹了。但一家人仍不舍得一下子将一盒月饼吃掉,总是在中秋节以及节后的每个晚上,用小刀将一块月饼分成几小块,一家人慢慢分享。这样,一盒月饼能吃上好几天。当然,每每这时候,最大的那块月饼都是留给最小的孩子的。

如今月饼的品种越来越多,包装也越来越精美,可是不管多漂亮多美味,我总觉得少了儿时的那种欢乐,也总觉得没有以前的月饼好吃。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故乡的明月最亮。小时候,在乡下,晚上点的是煤油灯,微弱的灯光连书中的字都看不清。我心中最羡慕的是城里明亮的电灯,最向往的是城里的美好生活。如今身居闹市已数十年,夜晚的霓虹灯闪烁又明亮,我却总想起儿时的天空,以及故乡的那轮月亮!

中秋和亲情的共振

文/汪学金

街头巷尾,又见桂花开,芳香四溢,一年一度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在这个花好月圆的日子里,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赏圆月、话团圆,不失为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可总有很多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在传统团聚的佳节里天各一方,为了各自的生活孤身在外,奋斗打拼。

这些群体中,有列车(机)组人员,有务工者,有学生,有警察,有环卫工,有戍边卫士……他们,把这份节日的祝福默默藏在了心里,写在了脸上,耕耘在工作岗位上。正如那个略显残酷的现实:月光所照,皆是故乡;双脚所踏,皆是生活。

工作忙、离家远、压力大、假期短,对于不能归乡团聚的遗憾,我们兴许总能找到一堆理由。可真正当节日来临时,看到别人家里有说有笑,在人流中奔波忙碌的他们又显得很是落寞。

在不少问卷调查中,有小朋友表达了对父母回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期待,也有堂堂男子汉在面对父母、妻儿期盼的眼神时泪目低垂……

幸好,除了春节的万家灯火,还有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串起了国人关于故乡、关于亲人的思念。因为,中秋既是团圆的象征,也是情感的寄托,还是文化的纽带,可以让远在天涯的亲人犹如近在咫尺。

而说到中秋节,不得不提到月饼。毫无疑问,这是一年中月饼在食品界地位最高的一天。左右环绕,家人欢聚,“饼”烛夜谈,此时的心境则为:中秋的月饼比月亮圆,家人的欢笑比月饼甜。

但现实却是,当“远方成了家,家成了远方,他乡容纳不了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时,我们又如此深切地感受到,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目光始终是向着家的方向。也只有亲人在身边的中秋,才是好时。

念中秋,过中秋,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中秋节回家应该做些什么呢?不妨从“陪他们聊聊天,给他们做几个拿手菜,一起赏圆月、品尝月饼,一家人拍一张集体照,离家前记得抱抱他们”入手,与父母共享快乐祥和的温馨亲情。

其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电话和微信都代替不了面对面的问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传统与现代交织,糟粕与精华相伴,我们既不能让中秋团圆的习俗走远,更不能让父母白头寂寞守着孤灯残影过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逢佳节,回想来路,我们不停地在分别中感念亲人、家庭,在奋斗中心系故土、家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家乡难忘怀,亲情难割舍。何不以爱的名义,在圆月的见证下,让所有的亲情和思念在这一天实现同频共振,一起携手,同心共筑一个更加和谐美满的盛世中华。

沾着母爱的月饼

文/陈亦权

母亲在村里是有名的打月饼能手,她打的月饼又圆又满,又甜又香。每年中秋,母亲不仅会为自己家里打月饼,还经常被邻里们邀请去帮忙。

母亲是一个非常讲礼数的人,虽然经常帮助别人,但却从不会收下别人送给母亲的月饼。母亲总是这样婉拒别人:“我这就要回家打月饼了,还要你家的月饼干嘛呢!”

在我9岁那年,母亲帮弄堂口的宝根婶打好月饼回家后,并没有像往年那样立刻开始擀面做馅,而是坐在了堂前的小木凳上发呆。母亲把我搂进怀里说:“我们今年可能吃不上月饼了!”

“为什么呢?”我难过地问。

“家里没有鸡蛋了,那只蛋鸡现在又在孵窝,早就不下蛋了。”母亲忧心忡忡地说,“没有鸡蛋,就做不成月饼。”

我沮丧地靠在母亲怀里,一言不发,我知道母亲无力改变这一切,所以我能做得只有尽量乖巧懂事一点,不给母亲添乱。尽管这样,但眼泪却悄无声息地流了下来,落在母亲的手背上。

“我出去想想办法。”母亲用衣袖为我擦了泪,然后让我一个人在家呆一会,就起身往村口小溪边的树林里走去,我心想母亲一定是出去借鸡蛋了,可河边根本没人住,能向谁借呢?

我在家门口捏了不久的小泥车,母亲就回来了,她的手一直捂着口袋,似乎怕口袋里有什么东西会碎了,母亲兴奋地告诉我,可以做月饼了!走进屋,母亲从口袋里掏出来的,居然是几十个鸟蛋,母亲一边打着鸟蛋,一边告诉我这是她从河边的树林里掏的,为了她够这些鸟蛋,她一连爬了十多棵树呢!

看着母亲已经有些微胖的身体,我简直无法想像她是如何做到的,这时,我突然注意到,母亲的脚趾上包着一块小碎布,殷红的血水从里面浸透出来,把布也染红了。

“妈妈,你的脚……”我问。

“没什么,爬树的时候不小心滑了脚,结果在树皮上刮翻了一块脚指甲。”母亲轻描淡写地说着,继续着手中的活计。

母亲很快开始擀面揉粉、压月饼……没过多久,母亲烤熟了月饼,就在母亲开始往烤笼里取月饼的时候,母亲脚趾上的布条松了,她蹲下去绑好绳子后继续取月饼,但是她没有注意到,她的手上已经沾上了一些血,等母亲留意到的时候,已经有两三个月饼从母亲的手指上沾到血痕了。

母亲“呀”地惊呼了一声,连忙洗了手,她拿着那几个沾着血痕的月饼看了看,走到猪栏前想扔了喂猪,我跑过去拉住了母亲。“妈妈,给我吃吧!”母亲这么辛苦做起来的月饼,我实在不愿意就这样被扔进猪栏。

“可是,这上面沾上血痕了。”母亲看着手中的月饼,自责地说,“都怪我,太不仔细了!”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安慰母亲,我只知道我不舍得母亲扔掉这几个月饼,我从母亲手中拿过那几个月饼,放到嘴里吃了起来。

月饼甜甜的,其中拌着一丝微微的咸,我知道,那是母亲的血。不,确切地说,那是母亲对我的爱!

母亲已经离开人世多年,每年中秋吃月饼,我都会想起母亲打月饼情形,想起那次吃沾着血痕月饼的经历。

殷红的母爱,足以让人怀念一辈子……

月是故乡明

文/若荷

冷露乍起,鸿雁远飞。夜晚一觉醒来,发现书房里电脑还开着,自设的主页上,弹出一封电子邮件,打开来,是一张中秋贺卡,深蓝色的边框内,天幕深邃,安详纯净,一枝桂树斜逸而出,意境优美,宛若月宫。随着画面的变幻,一轮新月缓缓升起,皎洁圆润,悠然入云。与此同时,两行熟稔的诗句跃然而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音乐渐渐响起,似秋风倏然漫过,飘渺而又空灵,是一曲古筝演奏的《花好月圆》。

邮箱是陌生的,收信人的名字也不是我,显然是对方发错了地址,只是这封信,这份心,令人可钦。生活在当下,有着如此怀乡情结的人,已经不多,传统的家信越来越看不到了。人们用网络和手机发送祝福信息。而我却在怀念着书信,除了书信,不能期望其他的方式,能够驱散眼前的牵念,还复心头的相思。

每年的月圆中秋,总会给我带来许多的心事,越怕触及,越是无法逃避。当芬芳的年华像花瓣一样层层剥落,在尘世和心上印下斑驳的疼痛之后,眼前的中秋明月,亦在我的心中变得洁白芬芳。它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在我远离故乡的心头兀自生长,生长出一缕乡情、乡思且昼夜不息,无法找到一个隐蔽的角落安存。

老家峪北是个不大的山村,风景秀丽,依山傍水,生态环境非常优美。这里的山上遍布着沙枣,山头黝黑的寨墙经过风雨的剥蚀,就掩藏在这些长满沙枣的灌木里。八九月份,热辣辣的山风将沙枣吹熟,一枚枚娇媚动人地荡在枝头,人们上山采摘沙枣,把它们晒软收藏,留做月饼之用。

峪北的中秋,家家户户都要做月饼,饭菜可以不丰,却不可没有月饼。唯有月饼供在桌上,焚香拜月才显得虔诚,这是峪北古村流传下来的风俗。小小的月饼不仅象征着团圆,它还象征着富足。峪北人做月饼,把上好的面粉油酥烘炒一下,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揉成长条,掐出相同的等份,分别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皮,将月饼馅包在中间,按进木制的模子里压扁,倒出来摆进平锅里小火烤熟,就变成了香甜的月饼。

最讲究的是月饼馅,或把沙枣捶成泥,做枣泥月饼,或用核桃、冰糖、蒸熟的米粉做成,撒上切丝晒干的青红萝卜丝点缀,不仅口味独特,颜色也非常好看。父母在这里教书时,我们跟着住在这里,小脚的阿娘怕我们冷清,常把我们喊到她的家中,大家围在一起过中秋,做月饼,我们称作团圆饼。

那一年,阿娘家新娶的媳妇回门,从娘家带回几包月饼,这些月饼让阿娘好一阵喜欢。她把一张方桌安在天井中间,将月饼四角端庄地摆在盘中,旁边衬几枚水果,然后让我们围坐在葡萄架下,虔诚地欣赏天上的月亮。阿娘说,月亮里住着我们遥不可见的神仙,她常讲的人物是花前拜月的貂蝉,月中砍伐桂树的吴刚……

从那时起,我便记住了峪北的月亮,我甚至猜想月宫里的那棵桂树,经吴刚不停的砍伐,为何能够刀口自愈,经年不倒。仰望那轮明月,不管走向哪里,感觉都不如峪北的圆满,当然也不如峪北的明亮。它映在水里时,用手荡一荡河水,明月哗然,轻轻流动出一种琥珀的光晕,很像一方不规则的砚台。峪北人崇尚文化,喜欢读书识字,旧时村里曾办过私塾,得以书香延续,出过秀才和举子。后来村里办起学校,母亲就是学校的老师。

喜欢峪北的月饼,主要是喜欢月饼里面的青红丝,它那丝丝缕缕的形状,仿佛一种情绪的缠绕,让人不觉生出遐思——万千韵味,万千悠长。峪北人种萝卜,春天种下,秋天收获,加工成萝卜丝晾在竹席之上,染成青红两色拌进馅里,象征着节日的喜气。峪北的月饼味道纯正,样式简单,没有当今月饼味道古怪,眼花缭乱。峪北的中秋清醇、朴实、恬淡,就像代代相传、无法割舍的田园。峪北的中秋,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

而今身在异乡,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却已是“秦时明月依旧在,朝起朝落意不同”了。面对意外收到的电子贺卡,我的心里涌出一份莫名的感动。不知那位并不相识的人,是儿时的玩伴,还是别人的红颜?是近在眼前,还是与我相隔万水千山?

这张小小的电子贺卡,赋予的是一种怎样的特殊含义,在那层层叠叠的画面之上,有莲花芬芳,有桂子飘香,如诗如画的景象里,寄寓了怎样一种深情厚意。苍茫无际的季风,不知侵蚀了多少岁月,却无法侵蚀我们的记忆,就像侵蚀不去我对峪北的思念一样。它是生长在心头的一颗朱砂痣,是我四十余年里的深藏。

在我国,以书信作为交往沟通的方式已有2500多年,古时每到中秋,游子都以书信寄怀。人间重视欢聚,更重视离别之苦,每念及此,便会附注书信,托人辗转送回故乡,表达内心的牵挂,也报自身的平安。用情真挚,辞意隽永。即使没有邮差,也要托付空中的大鸟,衔信而往,谓之鸿雁传书。这样的书信,每逢团圆佳节更为频繁,更为厚重,于是便有了“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之佳句。

曾几何时,我每月都要寄封家书,让家人知悉放心。而今身居城市,信息发达,所看到的人们都日夜匆忙。白发渐密,书信渐疏,纵有欣赏书信之人,也宁愿耗费时光研磨笔法,不会满怀深情修书一封。现代的人们,只能在网络面前模拟贺卡,廖寥片言,只希望乡愁自有别续。

露冷星稀,月已中天升起,我关闭了电脑,走向窗前,抬头仰望猎户星云。城市里的灯光,似乎永远亮着。嘈杂的夜音里,有搅拌机的声音传来。城市里的中秋,原来是这样冷清,又这样繁忙。许多人家,已不再为这个节日杯觥交错。不管怎样,且把它当作远方的祝福吧。在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刻,在远离故乡的每一个角落,还有多少人在月下默默祈祷:家事顺心,花好月圆;多少人在月下对酒当歌,畅谈豪情。同样在这样的夜晚,如我一样漂泊的游子,也将会把一腔积攒的思绪托付明月,捎回故乡。

四十二个土月饼

文/刘亚华

那一年,我调到一所偏僻的小学教英语,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几乎是哭着对我说:“这里的孩子都不好带,我真的呆不下去了。”从她的话语里,我知道我遇上了难题。

学校考虑到我有些教学经验,特意给我安排了教初二的一个班。说实话,一走进那个闹哄哄的课堂,我就知道这群孩子不是一般的调皮,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英语对于他们的重要,所以态度很是轻慢。

第一堂课,我给他们描述了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第二堂课,我给他们讲述了英语在将来生活中的作用,第三堂课,我给他们描述了底层打工人员的艰辛生活,第四堂课,我给他们描述了一番只要努力读书,就能拥有精彩人生的美好前景。孩子们个个睁大了眼睛,静静地听着,眼睛里流露着向往的神采。

两个星期后,再走进教室,教室里便鸦雀无声。孩子们专注地听我讲课。那一年的期末考试,那个班的英语取得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很快就进入了初三,中秋节那天早上,我一打开抽屉,就见里面摆满了一抽屉的月饼。上面有张纸条:“老师,谢谢您带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中秋节快乐。”我的眼睛瞬间湿润,要知道,在那个电话也不通的年代,远在异地他乡的我,连条祝福的信息也没有收到。

那天,我几乎是哽咽着讲完了课。

下课后,我数了数,一共有四十二个月饼。月饼都是普通的土月饼,用一层油纸包着,薄纸上画着仕女的图案。想必这些孩子,为了买这些月饼,一定省了好些天才攒到钱。月饼那时候多难吃到一个呀,可我一个月拥有了四十二个月饼,突然间觉得自己掉进了蜜罐里。

月饼散发着好闻的味道,我不禁嗅了嗅鼻子,夸赞道:“好多的月饼呀,这么多月饼,我怎么吃得完呀?”

我突然灵机一动,让他们赶紧进教室来,并且说有一项重要的作业要给他们做。

孩子们都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个都没有少。我把四十二个月饼一一郑重地发到他们手中,我让他们赶紧把月饼吃掉,并且一点月饼渣都不能掉。

孩子们都惊呆了,他们对这项特殊的作业,不知道如何是好。在我再三的命令之下,大家轻轻地咬着月饼,细细地品尝着。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那个中秋节,是我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中秋节。因为到最后,四十二个学生全部站了起来,向我深深地躬了一个弓,同时说着:“老师,我爱您!”

很多年过去了,每到中秋节,我都会想起那四十二个土月饼带给我的感动。那不仅仅是四十二个月饼,更是四十二颗纯真向善的心灵。

祖孙月饼情

文/胡智慧

又到中秋,远在异乡的我突然想起39年前,我从部队奔波千里回老家给奶奶送月饼的往事。

1982年,我在边防前哨当兵。国庆节恰逢中秋节,这天一大早,我独自在哨所站岗执勤,姐姐打来长途电话,告诉我说奶奶病危,父母亲已动身回阜阳老家给奶奶准备料理后事了。搁下电话,我只觉得天旋地转,按规定义务兵三年之内没有探亲假,我这个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没有假期啊!我抑制不住心头的悲伤,泪如泉涌。

闻讯赶来的王副连长向营领导请示后,为我特批了7天假,在我临动身时,又买了两斤月饼塞到我包里。待我搭车从县城辗转坐火车到达阜阳,下车已是第二天晚上。借着皎洁的月光,我在乡间的小路上徒步飞奔。半夜时分,我终于摸进了祖辈生活的村庄。

“奶奶……”我一下扑到老人的病床前,任凭激动的泪水滚落。让众人意料不到的是,几天粒米未进的老人此时突然醒了过来,连声问道:“是

小宝(我的乳名)回来了?”她挣扎着坐了起来,搂着我也是泪流满面。我

连忙从挎包里拿出月饼递给奶奶,老人高兴地说:“孙子带回来的月饼比什么药都管用,我的病好了一大半了!”

奶奶做梦也没有想到,当兵离家在外的孙子能回到她身边过中秋节。刚能下地,就迈着缠足的小脚,领着我将切成一个个小块的月饼分送给左邻右舍,让乡亲们尝尝孙子孝敬她的月饼。

身体渐渐好转起来的奶奶又不顾众人的劝阻,执意张罗着给我做她拿手的月饼。跳跃的灶火映照着奶奶瘦弱憔悴的身影,让我不禁想起童年时的情景。那些年月我父母工资不高,每月还要挤出十余元寄回老家给奶奶治病,生活负担很重,全家过着清贫的日子,对我而言,月饼算得上是“奢侈品”了,极少有机会品尝。每次我春节回老家过年,奶奶都要拿出平时自己舍不得吃的冰糖、芝麻,细细碾碎,拌馅、和面,做几个可口的“月饼”给孙子解馋……

再次手捧揉进奶奶无限爱怜的月饼,我的心头百感交集。噙着热泪轻轻咬上一口,味道还是那么香甜,我却失去了童年狼吞虎咽的馋劲。原来,凝聚浓浓亲情的月饼是要用心品尝的啊!

父亲知道我“军令”在身,小心翼翼地对奶奶说:“小宝的假期快到了,让他回部队吧,来年再叫他回来伺候你老人家。”奶奶深明大义,抹着泪花说:“你娘不糊涂。咱娃当兵保家为国,一家不圆万家圆,这道理我懂。”我依依不舍、泪水涟涟。奶奶倒显得异常坚强,亲自下地刨花生、抡竿打枣,一再叮嘱我别挂念家、给奶奶争光。18岁的我,就这样在奶奶关爱的目光里,踏上了返回军营的旅程。

免费的拖把

文/杨怀勇

今年中秋和教师节期间,一房开商搞馈赠活动,凭教师资格证前往登记,便可获得一盒月饼和一套旋转拖把。

中秋那天,我抽了点时间,也带着教师资格证去了。

活动还真受欢迎。才十点来钟,月饼就已经发放完毕了。跟我一样没有领到月饼的有好几人。我们悻悻地离开柜台。此时,我看到大厅里有一个特豪华的立体大展盘,便沿着展盘转了一圈。

见我走近展盘,一名美女立即迎上来给我介绍,说那是他们即将开盘的商铺,问我有没有投资的意向,并头头是道地给我讲解商铺的优势。同我一道没有领到月饼的,有几个跟着在旁边听美女的推介,有几人则流连着离去。

此时,一个颇有些风度的男士跟柜台工作人员低语几句,工作人员便从柜台出来,把离去的人叫回来,说,他们把员工的月饼给我们,只是拖把要等一久才到货。于是,我们都领到了月饼。

拿回来的月饼我没有来得及吃。不久,工作人员通知说,拖把已经到了,让我们去领取。我到大厅,工作人员先给我们介绍商铺的情况,并说了许多优惠政策。我说有些忙,要她把资料给我,我回去慢慢看。于是她给了我一张优惠券,便让另一名工作员给我将拖把送了过来。

我看到蓝色的塑料清洗甩干桶如纸一般薄,一压便出现白痕,心中不免产生一种失落感。

管它好不好,反正是赠送的,能用上一阵子也好,况且我夫人开的店里正缺拖把。

把拖把拿到夫人店里,我小心翼翼地安装。因为桶和甩干盘的材料都太薄太软,装了好半天才装上去。

使用时,我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尽管再小心,可还是没用上一天,甩干桶就不会旋转了。我竭力安慰自己,又没有花一份钱,质量差便差吧!

一天闲坐下来,我想起了那盒月饼,准备拿来尝尝。正当我要打开的时候,我想起了那把拖把。月饼会不会像拖把一样存在质量问题呢?拖把质量差,不用就是,而月饼存在质量问题,那是要吃坏身体的。

正在这时,开发商的工作员又打来了电话,说商铺即将开盘,他们又推出许多的优惠活动。我打了一个冷战,那些商铺、住房,会不会像赠送的拖把一样,质量那么差呢?

乡愁

文/陈喜

时间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我是漂泊异乡的孤舟,而中秋是乡愁停泊的岁月码头。在这一天,游子的孤舟就会靠岸停泊,卸下一船乡愁,然后继续漂流……

年少的我背上理想的行囊,豪迈地登上火车,踏上大学之旅。在遥远的异乡,我觉得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一切的美好都在为我尽情绽放。我很享受,很充实,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将我幸福地包围起来。开学不久,中秋节就到了,邮递员送来了一个包裹,我打开一看,是一盒黄澄澄的月饼!望着这一盒情深意重的月饼,泪水在我的眼睛泛滥。这一夜,乡愁冲破了感情的堤坝,泪水汹涌澎湃,往日的坚强一瞬间土崩瓦解。忽然间,我觉得好累,被重重的乡愁压得好累好累,我需要靠岸停泊了,我需要歇息了,我需要父亲的宽大肩膀让我依靠。往年家乡的中秋情景浮现在眼前:父亲做好一桌海鲜佳肴,全家有说有笑地吃合家饭,其乐融融。晚饭后,全家在院子里猜谜语、做游戏,然后吃饼赏月,欢声笑语荡漾在如水的月色中……思潮澎湃,此时我才深刻地理解“月是故乡圆”的真意。

大学毕业后,我这只孤舟在岁月的河流中漂泊到了贵州的一个贫穷闭塞的山区。支教生活是艰苦的,学校的条件很差。最近的村庄离学校有七八里之遥,有的学生来一趟学校就要花两三个钟头。虽然支教生活艰苦,但是学生的纯朴善良、勤奋好学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开学不久又到了中秋。中秋节那天,许多学生都热情邀请我去他们家里做客,一起过节,我婉拒了。因为,我知道学生的家里都很穷,我去做客就让他们大大地破费了,或多或少都造成他们的经济负担。

中秋节的晚上,下了一场雨,月亮被乌云遮住了,天很黑,偏僻的学校很寂静。全校就只有我一人住宿,形影相吊的我又开始想家了。是啊,每逢游子的孤舟漂泊到“中秋节”这一岁月码头,乡愁就压得我无法前行,我该靠岸歇歇脚了。正当我沉浸在浓浓的乡愁里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几个学生!他们有的手里拿着月饼,有的拿着水果,还有的提着一饭盒的佳肴。他们全身湿透,都成了泥人。他们黑夜冒雨长途跋涉而来,就是为了陪我过节!我的眼睛一热,泪水夺眶而出。虽然天上没有月亮,但是此时我的心里很明亮,很温暖。

我在岁月的河流里漂呀漂,2009年漂到了泰国,我以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身份到清迈教授汉语知识,传播中华文化。第一次身在异国,乡愁前所未有的沉重,几乎压垮了我这艘脆弱的孤舟。中秋节的晚上,乡愁如约而至,而且是铺天盖地袭来!中国离泰国有多远,我的乡愁就有多长。开始想祖国了,想家了,想父亲了,想月饼了……孤单的我又一次默默地品尝乡愁的苦涩与辛酸。忽然间,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全班泰国学生出现在我的眼前,他们笑嘻嘻地把我拉到校园的草地上,然后变戏法般地捧出一只大蛋糕,上面插了一大堆蜡烛。我满腹疑惑地问:“今天谁生日呀?”“你!”班长笑着答。“哈哈……”全班学生都笑了。班长说:“老师,你仔细看看蛋糕上写什么?”我定睛一看:祝老师中秋节快乐!我惊奇地问:“咦,你们怎么知道今天是中国的中秋节的?”“呵呵,中国文化影响力深远,我们很多泰国人都知道中秋节。在芭提雅,每到中秋节那里都挂红灯笼,派送月饼,搞晚会的,很热闹。可惜我们这里比较偏远,没有月饼买,所以啊,我们决定做一只大蛋糕来代替月饼,和你共庆中秋!”班长满脸诚意地解释。我紧紧地握住班长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2010年的中秋,我这艘漂泊多年的孤舟终于回到了家乡,停泊在故土的怀抱里,把沉重的乡愁彻底地卸下,感觉很轻松,好幸福。

月圆谁相伴

文/李梅

“你远走高飞,我原路返回。”送走一届学生,我又返回到了起点——七年级。经过漫长的暑假生活,心也变得懒散,但一看到那一张张稚气的、充满期待与渴望的小脸,内心悠然而生一股使命感。

开学工作繁忙又琐碎,报名、收费、军训、住宿,千头万绪,每一件都让人忙到马不停蹄。

一日,我正在教室安排工作,听有人在门口叫我。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穿着朴素,挎一只很有年代感的提包。我问她找谁,她说她是张伟的奶奶,来给张伟交伙食费。我正准备叫出张伟,一回头一个瘦小的男孩已跑了出来。

我带他们来到办公室,并告诉老人:“这学期按98天算,一天10元钱,一共980元。”老人从提包里掏出一个布做的小包,打开,里面裹着一个小塑料袋,再打开,露出一卷钞票,从一百元到一元的都有。她小心翼翼地一张一张数着,动作轻柔,仿佛一使劲,就会把钞票弄碎掉。数够后交给我,老人

对孙子说:“你要好好学习,这么多钱我和你爷爷得多久

才能挣到你知道吗?你爸妈天天闹离婚,都不管你了,

以后咋弄啊?”张伟涨红了脸,红着眼圈低下了头。我

对奶奶说:“您不要这样和孩子说,他会难过的。”我

走过去,抚着张伟的肩说:“马上就长大了,长大

就好了,回去上课吧!”张伟点点头,走出了办

公室。走到门口时,我看见他用衣袖擦了

下眼睛,突然有说不出的心酸。大人的矛盾为何要连累一个

孩子?班里还有别的孩子也

有这样的情况吗?那一张张稚嫩面孔的背后,是否都有一个圆满、充满爱的家庭?马上到中秋节了,团圆二字是否会让他们触景生情?

中午吃过饭,孩子们在教室内休息,我统计了一下,班内有56个孩子,有一大半是留守儿童,还有一个来自单亲家庭。中秋放假,即使回去,他们也不能和亲人有着真正意义上的团聚。何不提前在班上给他们过一个别样的中秋节?

恰巧赶到周五,我给他们布置了作业——收集与中秋节有关的诗词。周末我就去了超市,买了一大包月饼。

周一班会,我将教室简单布置一下,正式开始了别样的中秋之旅——中秋诗词大会。

主题自然是“中秋”,以组为单位,和其他组比赛朗诵诗词,赢者得月饼。学生们气势高昂,这组说一句“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那组接一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组朗诵《静夜思》,另一组立刻高歌《水调歌头》……唇枪舌箭,剑拔弩张,只不过“枪”是明月,“剑”指团圆,这让战场上弥漫着一股温馨的硝烟。赢者兴高采烈,输者捶胸顿足,但并不气馁,稍作休整,进入下一轮。到最后,每个组都赢得了月饼。

硝烟散尽,孩子们开始品尝胜利的果实。咬一口月饼,抑制不住的笑容在脸上流淌。张伟的笑容尤其灿烂。一个女生偷偷告诉我,这是她长这么大,吃到的最美味的月饼。

月饼只是普通的月饼,但孩子脸上的笑容却与往日不同,这就是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吧。

一个人一生中有无数次选择,但唯独不能选择父母和家庭。家庭是巢,孩子是卵。过节了,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肯定也思念自己的孩子吧,只是被生活所迫,不能相陪相伴。那就让我们的班级成为孩子们的另一个巢吧,给他们温暖,护他们周全,三年后,他们破壳而出,羽翼丰满,飞向外面的世界时,才不会恐惧与胆怯。

记忆里的中秋

文/梁征

在这个中秋节,蓦然回首这些年度过的中秋,我的内心有着割舍不断的记忆。

儿时的中秋节,是一个享受美食的节日。我的记忆里,那时的月饼品种稀少,包装简单。由于家里穷,每到中秋,父母只能买一两块月饼,一家人,每人只能分得二分之一块。晚饭后,我和小朋友一起捉迷藏、躲猫猫。玩累了,各自回家,拿出月饼,仔细端详一会儿,用手在下方接着,轻轻地咬一口,生怕浪费。除了吃月饼外,每逢中秋节,父亲总是要杀一只鸡,或炖或炒,母亲就地取材,有原生态的炒鸡蛋、虎皮尖椒、红烧茄子等菜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咀嚼着、回味着、享受着……那种“吃在嘴里,笑在脸上,甜在心头”的感觉和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

工地的中秋节,是一个无私奉献的节日。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施工单位工作,耳闻目睹了建筑人与亲人聚少离多的日子,亲身感受了建筑人的艰辛。我和同事们就在工地度过了好几个的月圆之夜。从武汉到深圳,从北京到南宁,我也因此有幸领略了那洒落在工地的月光,常令我感怀不已。还记得那一年的中秋,项目部会餐,觥筹交错中的热烈和圆满竟比往日在家的味道还浓。那一刻欢声笑语的我们,早已把父母的嘱托、妻儿的牵挂深深埋藏在不易被触动的地方。在温馨的建设者大家庭里,虽然与家相距千里,我们依然共有一轮明月。

如今的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相聚的节日。对于很多人来说,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大节,受到人们的重视。望月多相思,团圆美满是中秋节不变的主题,稍有变化的是,在社会步入老龄化的进程中,多少老人期盼子女“常回家看看”,能够在这个节日团聚。生命是父母给的,毕生报恩不尽,中秋之夜,若不能回家,打上一个电话,传递平安健康的信息,再送上真挚温馨的祝福,父母也就为之欣慰了。他们之期望,尽在儿女身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义之举,才能让家庭感受到日常亲情的存在。中秋月圆人也圆是最美好的,让我们包围在浓浓的亲情中。

孩童时,过节图个好吃好喝,图个热热闹闹;如今过节,为的是阖家团圆,分享亲情。又到中秋,又见明月,且让我们围坐一个圆圆的月亮,细细地品味人生的奥妙,感受生活的真谛。

中秋的仪式

文/牛梓洁

切两刀,分四瓣,爸爸一瓣,妈妈一瓣,剩下都是我的。

今天,月儿高挂。

“我吃一瓣就够了。”妈妈不爱吃甜食,每年吃月饼似乎对她是一种折磨。她眉头微蹙,拇指和中指轻轻拈起月饼,小心递到嘴边,动作“优美”而又“滑稽”。尽管如此,妈妈每年都是很认真地吃完手中的月饼,完成这个仪式。

嗯,今年的月饼可真不赖。我对于甜食的喜爱是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每年挑月饼的工作,我都会乐此不疲地完成。超市里琳琅满目的月饼,把人看得眼花缭乱,我每年挑的月饼都不同,但每一年的月饼里都有一种独特的口味。假如换了别的甜食,我一定统统包揽。可月饼,我却只吃1/2,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种仪式。

爸爸呢?爸爸对于月饼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仪式性地把月饼塞进嘴里,然后慢慢感受着它的香甜。每年,无论什么月饼,每次吃完,他都会仪式性地说句:“我女儿挑月饼的技术是越来越好了。”我每次也都会笑笑。

什么是中秋的仪式呢?也许就是每年中秋三个人围坐在一起分享同一块月饼,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月圆之夜一家人一起感受家的团圆。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饱含着家的幸福和温暖——爸爸和妈妈手上的月饼合起来,恰好就是我手上的月饼的大小,我的爱是他们的爱的相加,而我们三人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圆。

半块月饼

文/张生生

每逢中秋,总是忘不了啃一口月饼,然后细细品尝,慢慢回味这个古老的点心带给我的其中滋味儿,那味觉的未稍神经总能产生一丝久远的思念……这种思念带着青红丝传导的甜蜜穿越时空,走近36年前的我与这块月饼结下的思念之痛!

那年我6岁,孩子的天性使然,从小爱吃甜食,不管是红糖、白糖、冰糖还是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甜品——月饼,都是寻常百姓家见不到的好东西。特别是月饼,更是一说起来,就能闻到那里面散发出的清香,以及月饼浸透包装后的那个圆圆的油纸图案,尤其是那种硬壳的、带有月牙形的月饼,外面一层厚厚的、硬硬的外皮,里面有一种软软的馅儿,即新鲜还放的时间长。那个时候能吃上一口,那真是幸福满满!

每次吃月饼我都是用手小心翼翼的打开包装纸,真如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那个蘑菇屯里的农民一样儿,吃点心时用手接着,生怕一点渣儿掉到地。吃完月饼还余味不足的用舌头添添那个油乎乎的包状纸才算完事。

每逢中秋节的前几天,都是我非常兴奋的日子,小孩子么,吃个苹果、啃个月饼,吃点坚果之类的。母亲也很忙碌的去本家的几个爷爷、奶奶家串串门、送送月饼。每次我都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送?并且还要送那么多,一家二斤月饼——八个啊!我心里总是想,那么多月饼我可是要吃好多天。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东西不能多吃,吃多了坏牙!

过了中秋,平常家里都不会有吃剩的月饼,我们家却有吃不完的月饼,因为母亲知道我喜欢,自己不舍得吃,偷偷地留下好多月饼,留下的月饼还要放到篮子里,挂在高高的房梁上,不踩着凳子都无法拿到,每年如此!

平常玩起来,我就想不起这东西来了,所以,每次中秋过后,有时一说我饿了,母亲就踩着凳子把月饼拿下来给我一个,我轻轻打开,开心的吃着,母亲都是时不时的问我一句,“好吃么?”我总是不住的点头,嘴里嘟出一句好吃,然后就贪婪的吃起来,然后细细得品尝着那里面散发出的香甜和幸福!每次让母亲拿月饼,总是不会忘记问一下,那个篮子里还有几个月饼,母亲总是笑笑说,多着呢,够你吃几天的。我不知道会吃到什么时间就没有,所以,母亲一拿篮子,我总会问那一句话,“还有几个”?母亲有时会叹口气说:“唉!俺这个儿!这东西总不能拿它当饭吃吧!”可我却不知道,那时母亲连一口月饼渣都没有尝过!

东西总是要吃完的。但是小孩子家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吃完就会要,时间长了,也记不清楚到底吃了多少个月饼了,反正时间一常,那月饼会越来越硬,记忆中是过了好几天,我才想起来,好久没吃月饼了,我突然向母亲说,我要吃月饼,母亲说,我给你拿。母亲把手伸到篮子里摸了好几次,才拿到那个半块的月饼。我看到后满心欢喜,给母亲说,这是最后一个了?母亲皱着眉头说,这个月饼好像发霉了,不能吃了。我刚刚的兴奋,被母亲的一句话像是当头泼了一盆水,我执拗地说,不!我要吃了它!母亲坚决不同意。我大喊大叫着,我要吃月饼!我要吃月饼!母亲给我说,没有了,这个不能吃了!我当然不同意。一阵大哭大闹!一会儿功夫,听到哭声的二奶奶来我们家了,我顽固地提出要和母亲分家,不和她一块过了,说她不是个好妈妈!其实,在我哭闹时,母亲自己也偷偷地哭了。她深深的自责,说自己没本事,不能过得更好一点,让孩子整天跟着受罪!

后来,这件要月饼吃的事被当作儿时的笑话说给大伙儿听,我每次都要听得满脸通红!每当想起这件事,我都活在深深的自责之中!那是我的心头之痛!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月饼做得越来越高档了,每逢中秋,家里各式各样的点心应有尽有。而今无论多好吃的月饼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各种月饼都不能吃出儿时的甜蜜,我不知道是月饼的问题还是我自己的味觉有问题,总之,那时的月饼与现在月饼有天壤之别,我怀念那半块月饼,我怀念它带给我的那段记忆!几时能回到童年的梦里……,再让母亲踩着凳子拿下那半块月饼,与现实中的我分享!

月饼里的母爱

文/徐光惠

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小城的大街小巷渐渐弥漫着月饼的香味。超市的货架上已陆续摆满包装精美的月饼,各种风味一应俱全。我不由想起儿时中秋节母亲亲手做的月饼,那又香又甜的味道让我魂牵梦绕。

那时虽然物资匾乏,但中秋节的月饼是少不了的,孩子们最快乐最盼望的就是过节。记得小时候,每年过中秋节,母亲不管再忙都要亲手做月饼。母亲腰间系着围裙,先将和好的面团发酵,说发酵好的面团做出来的饼子香。等面发酵好了,里面加上花生、芝麻、核桃仁和少许白糖,然后将面团捏成一个个小圆面疙瘩,再用擀面杖用力来回擀,就成了一个个大小均匀,圆而薄的月饼,最后加少量香油用柴火慢慢烤制。母亲说奶奶身体胖,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饼子里不能放太多油和糖,小孩子吃多了对牙齿也不好。

天渐渐黑下来,屋子里亮起了昏暗的灯。母亲像变戏法似的,灶屋里开始飘出一股浓浓的香味,香喷喷、黄灿灿的的月饼大功告成了。我和弟妹们嘴馋得很,眼巴巴守在锅台边已经多时,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母亲温柔地呵斥:“快让开!一个个小馋猫,小心烫着,到外面桌上等着!”

我们一窝蜂跑出灶屋,兴高采烈地把桌子、小板凳搬到院子里,乖乖地坐下等着。母亲把满满一盘月饼端上桌,父亲还摆上了瓜子、胡豆等零食,我们抓一个月饼塞进嘴里啃起来。霎时,月饼的面香夹杂着芝麻、花生的浓香渗透唇齿间,酥软香甜,那叫一个开心啊。我们一阵狼吞虎咽,把月饼渣子撒得满地都是。奶奶怜爱地:“别急,慢慢儿吃,小心噎着!”

母亲叮嘱我们不要贪吃,吃多了不容易消化,还让我们吃过月饼后喝一点淡茶水,说对肠胃好不易引起积食。在母亲眼里,儿女的健康便是她最在意的一件事。母亲做的月饼饱含着对家人浓浓的爱,不但味道可口,还新鲜健康,怎么吃都吃不厌。夜晚,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夜空,皎洁的月光撒满小院,一阵微风飘过,桂花散发出醉人的幽香。我们一边玩闹,一边听父亲听嫦娥和小白兔的故事,睁大眼睛望着天上的圆月,似乎真的看见了美丽的嫦娥姑娘和那只可爱的小白兔。院子里满是欢笑声,一家人尽情享受着团圆美满的幸福,其乐融融地吃着月饼,吃出了欢乐吃出了健康。

如今,市场上的月饼多是各种肉馅、蛋黄馅等,看起来油光可鉴,但却油腻含高脂肪高胆固醇。莲蓉、豆沙馅里面也加入了大量的猪油、白糖,含高热量高糖,甜得腻人。而母亲做的月饼不过于甜也不油腻,香酥可口。去年中秋节前夕,单位发了一盒价格不菲的月饼,拿回家后女儿打开月饼,尝了一口便皱起眉头:“妈妈,这月饼太油腻了,还是外婆做的月饼好吃。”

母亲七十多岁了,身体不再硬朗,时不时地闹点小毛病,但她每年中秋节还要为家人做月饼,馅料依然是花生、芝麻、核桃仁,口味和当年一点没变。我们不想让她太劳累,劝她别做了,母亲还不乐意:“为啥不让做啊?卖的月饼看着好看,吃了对身体不太好,价钱又贵,我这月饼虽然没那么好看,却新鲜健康又便宜,何况你们也爱吃,对吧?”见母亲说得在理,也就顺着她不再阻拦,高兴地接受她的一番心意。

中秋节快到了,我似乎听见母亲深情的呼唤,我已闻到月饼散发出的阵阵香味,那是家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我其实很想你

文/赵爽

坐了九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学校。

爸打来电话问:“姑娘,你到了吗?”我看了看周围的同学,却说:“还没呢。”爸说:“到了赶快给爸打电话。”我随意回了一句就挂了。同学问我:“你明明到了,干吗还说没到?”我用极其开心地语气说:“我就是故意的啊。”他们用鄙夷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我瞪了他们一眼,自顾自地走了。

其实,他们谁也不知道,我就是想借机会再给爸打一通电话,想听听老爸沉稳的声音,我也只能骗骗他。睡觉之前,我给爸回了个电话,虽然爸还是简简单单地嘱咐了几句,那晚我却睡的很好。

记得临行前,看到街上已经开始卖月饼,我回去跟爸说:“这么早就开始卖月饼了!”爸抽着烟看着我说:“姑娘,你中秋回来吗?”我低着头玩手机应了一声:“不回,回来干吗呀,也没什么事。”那根烟正好抽完,爸把烟灭了,往屋子外边走边说:“哎,你这个孩子就是不想家。”我拿着手机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喊了一声:“爸。”爸回头看了看我,等着我说下文。我摇了摇头说:“没事,没事。”看着他走出去的背影,我只能苦笑一声。我真想抽我自己,为什么要说买月饼的事情。

我多想告诉他,我不是不愿意,也不是不想家,而是不敢回家,我怕我再也不想离开,对我而言,世界上最需要勇气的事就是踏出家门。

爸发短信说:“你们那边今天26度,你多穿点,你抵抗力太弱了。”我回他:“你怎么知道我们这的温度?”他说:“你在哪,我就会看哪儿的天气预报。”

我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类“怂孩子”,肯定有人问:“你到底有多怂?”我就是怂到连哭都不敢在爸面前哭,就是怂到连一句“我想你了”都不敢说,就是怂到连向你解释的勇气都没有。

月已满,人未圆。歌声淡,人长叹。梦中现,人亦念。

月亮地儿

文/张志刚

住腻了高楼大厦,看烦了灯火璀璨,开始怀念儿时的岁月,怀念那笼罩着一片片低矮老屋的月亮地儿。

“雉鸡翎,抗大盗!”“你的兵马让俺要!”“哪一个?”

“新房这个老菜包!”

我们这方几个人两两成对,奋力地把手拉在一起,等着对方的新房来冲关。新房奔跑如飞,看样子是冲我和素奇来的,到了近前,却突然转向,朝旁边的老银和志强猛烈地撞过去。二人一时大意,拉在一起的手臂被新房冲开。对方那边齐声喝彩。新房得意地大笑着,像看俘虏似的一一审视我们,最后选中最强壮的素奇“押”了回去。素奇成了对方的人马。如果新房冲关失败,就要作为俘虏留在我们这边。

接下来,由对方从我们这边挑人,被挑中的也要像新房那样冲关。

每到月亮大起来的夜晚,村街里便回响着这种叫做“要兵马”的游戏声。

那时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这样那样花里胡哨的玩具。除了过年,平时村里也没有路灯,家里照明点的是煤油灯。

什么也没有,并不妨碍我们的开心快乐。小伙伴们总能想出五花八门的玩法,一堆沙土,一根树枝,几颗石子,几块泥巴,都能成为很好的玩具。特别是到了月圆之夜,玩起来没个够。不玩到大人出来催促,就不知道回家。

玩得最多的是藏老猫儿,也就是捉迷藏。藏老猫儿是要划定范围的,不能藏的太远。我们村按姓氏聚群而居,居住的地段,不知从何时起被称作“某某街”,有吕家街、郭家街、张家湾、白家街、何家街。我们这群孩子属于张家湾,藏老猫儿不能跑到外街去。藏身之处可以任意选,草堆里、猪圈里、马棚里、树上、门旮旯,也可以钻进人家屋里,只要人家允许。好在那时候家家都允许孩子们躲藏,有的大人还替藏身者打掩护。寻找者可不好糊弄,从大人的神色可以判断出是不是在骗人。就算看不出疑点,也要满屋子找一找。一旦找到,大人们就会与孩子们一起欢笑起哄。

八月十五的夜晚极有诱惑力。乡下不比城里,八月十五没有假期,白天跟往常一样,照样下地干活。大人给生产队摘棉花,刨秫秸,刨山药。小孩去打猪草,拾柴禾。只有到了晚上才像过节的样子。硕大的月亮红红的,有点像初升的太阳,只是亮度弱了许多。村里响起稀稀拉拉的爆竹声。奶奶会在院里摆一张小桌子,点上半截蜡烛,在香炉里焚三支香,用小盘子摆出几样供品。供品有煮熟的新毛豆、新花生,和必须有的月饼。水果是绝对没有的,家里穷,一年年吃不上水果。别说吃,想都没想过。蜡烛也是过年剩下的,平时舍不得用。

一群孩子都围在供桌边,等着一炷香烧完。烧完香,折了供,就可以吃供品了。最稀罕的当然是月饼。奶奶拿着月饼,挨个给我们分。不是一人一个,也不是一人半个,而是每人四分之一个。孩子多,每人四分之一个也要一斤,这已是家里买的全部月饼了。奶奶从来舍不得吃一口,爹娘叔伯们也没份。每年分完月饼,她都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拿上到月亮地儿里吃去吧。”重音在“吃”字上,那语气好像每个孩子手里有一大堆月饼似的。

那时候,月饼在我心目中是好得有点神秘的东西。先不说吃,光是那式样、颜色、花纹,就让我感觉妙不可言。分到月饼,我总是不舍得马上吃。此时月亮已经升高了,村庄沐浴在清澈的光华里,房屋树木的阴影与没遮拦的地方反差巨大,犹如白天一般。我拿着月饼跑到街里,跟别的小伙伴比较,交换着,翻过来倒过去看,一边看一边不住地赞叹,看够了,才用舌尖轻轻地舔着吃,享受那香甜的味道。然后一点一点咬着吃,每次咬下大米粒般的一小块,在嘴里细细地咂摸半天,才肯咽下去,恨不得永远吃不完。

最激动人心的是腊月的月亮,因为快过年了。刚进腊月没几天,村里的夜晚就沸腾起来,半宿半宿都有孩子在街里叫喊闹哄。“月儿月儿圆一圆,没了月儿快过年。”“孩子们,出来玩,街里放着二百钱。”

村里管这叫“咋年下”,就是因为快过年了而狂欢的意思。

月亮一天比一天大,“咋年下”的劲头也一天天增高。今天家里点上电灯了,明天谁家支上炮床了,后天街里搭起悠千了,惊喜一个接一个,把我们兴奋得连觉也睡不安生。

炮床是卷炮的设备,木制的,上端固定在房梁上,中间竖下来一根活动的木柄,木柄下头装有一个形似弦月的推板。推板下边是一张简易木床,二者间隔一至二公分。卷炮筒的时候,先把裁好的纸卷在一根炮轴上,放到木床与推板之间,推动推板,咕噜一下推过去,反复两三次,一根坚硬的炮筒就卷成了。在炮筒里砸上干土、火药,装上炮捻,就成了“二踢脚”。

那时候村里人过年都是自己卷炮,卷了炮总要试验。寂静的冬夜,炮声听上去格外清脆,传得也格外悠远,后边还拖着长长的回声。在村里,炮声才是年味。一听见炮声,人们就眉开眼笑地说,有年味了。我们这些孩子总是借着明光光的月亮地儿,循着炮声找到卷炮的人家观看,巴望着多试几个炮。听见另一家试炮,又会循声跑过去。

我们这儿管秋千叫悠千,荡悠千大人孩子都喜爱。每年腊月初十以后,街里就搭起了悠千。悠千架差不多跟房屋一般高,好手能荡得超过房顶。晚饭之后,悠千下总是等满男男女女,有大人也有孩子。孩子们等不及,你争我抢,抓住悠千绳不放,吵吵嚷嚷。村里管这个叫“缠悠千”。缠悠千跟别的争执性质不同,不会引起纠纷打架,似乎也是一种玩闹方式。老人们讲起过年,总忘不了缠悠千的场景,喜笑颜开地说:“快过年了,又要缠悠千了!”

实在纠缠不清,谁都上不了悠千,便自然达成妥协。大家排上次序,规定时间,荡够多少来回,就得下来让别人荡。一时轮不到的,就跑到一旁的月亮地儿里“撞拐”“摔跤”,或者玩别的什么游戏。

腊月二十过后,月亮出来晚了,也不亮了,不过也不要紧,街里已经安装了路灯,“咋年下”的热闹劲不减反增,悠千下依旧人声嘈杂,笑声不断。这种场面会一直持续到来年正月下旬,没了月亮地儿之后。

分月饼

文/彭庆东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刚毕业的我来到定襄县北的一个穷山村插队落户。

转眼到了中秋节,小山村里家家户户打月饼。那年月,穷山僻壤缺油少粮,乡亲们打的月饼馅料单一,充其量也就是粗粮细做的“烤大饼”。不知谁晓得了我舅舅是城里食品厂的供应科长,于是生产队长老宁伯把我找来,对我说:“咱村的乡亲们年年吃自个的‘土月饼’,都快硌掉牙了。城里的那个月饼才叫月饼呢。去求你舅给咱村闹点吧。”我一听头就大了,须知那时月饼不仅凭券供应,到商店还得排队等候。但看着老宁伯恳切的目光,我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说走就走。老宁伯让我到村会计那里支了十来张一元的钞票,嘱咐我行程保密,快去快回。我把钱牢牢别在内衣的口袋里,急匆匆赶回了城里。

回去找到了舅舅,他好一阵子眉头紧锁,我也不敢吭气。两天后,舅舅冒着挤占统销计划的风险,化整为零地给我批了两面袋月饼。

为防止路上有人看见,我把月饼换装在两个麻袋包里,提上就去赶往定襄的长途汽车。下车后,找了根木棍,挑上月饼又走了十几里山路,终于在天黑前赶回了老宁伯家。

老宁伯赶紧接过我肩上的挑担,把麻袋包轻轻地放到地上。经过一路颠簸,有些月饼被挤压受损,但老宁伯仍然兴奋不已。他捧起一封月饼,隔着包装纸闻了又闻:“好香呀!”

隔天就是中秋节。为了不走漏风声,第二天一大早,老宁伯亲自到各家各户派工,又召集村干部开会商讨月饼分配方案,顺便通知人们晚上来分月饼。听到消息的人们眉开眼笑。

当晚,乡亲们在老宁伯家的院子里静静地等候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喜悦,连平时调皮的娃子们那天来了也很听话。我仔细地核对各家姓名,登记数额,老宁伯分月饼。“分配方案”并不平均,但面面俱到:硬馅月饼分给年轻人及孩子们,软馅的留给老人;烈军属的一户多得两块,以体现“拥军优属”政策的落实;“五保户”及残疾人的月饼款额由队里下账。最后,月饼数量还是匀不过来,村干部们核减一半,老宁伯只给全家人留了一块硬馅月饼。

那个中秋夜还是和往常一样,月影轻摇,乡亲们摆上供品露天“愿月”,而那珍贵的月饼就在正中。围坐一起的家人们先请老人品尝,而老人们则掰下一小块,深深地闻闻,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着,剩下的就全给了儿孙。趁着老宁伯不注意,我把自个分的月饼悄悄换下了他家小儿子手里的“土月饼”。

甜蜜的味道

文/王世虎

在我心中,最好吃的月饼,永远是母亲亲手为我们烤制的“土家月饼”。

我出生于神农架附近的一个小县城,母亲是土生土长的土家人,她做月饼的手艺,净得外婆真传,堪称一绝。月饼的饼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先把和好的糯米粉揪成大小相同的小团,并擀成一个个圆饼,再把馅儿包入面饼内,挤压成月饼的雏形。馅儿的种类有豆沙、桂花,还有花生仁的,上面再均匀地撒上白芝麻粒,贴在自家的平底铁锅上,用文火慢慢地烤。有时,心灵手巧的母亲还会用小刀在月饼上“雕刻”出各种好看的花纹和图案,来增加美观性。

待到芝麻烤得发黄时,一股糯米香与豆沙、芝麻等混合成的诱人香味,瞬间就弥漫了整个屋子,直往人鼻孔里钻。我们兄妹几个的味蕾早已蠢蠢欲动,争先恐后地挤进了厨房,虔诚而又激动地看着母亲从锅里铲出一个个焦黄喷香的月饼。“妈,我要豆沙馅的。”“我要桂花馅的。”“好,好。”我们接过热乎乎月饼,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香味便直冲入人的五脏六腑,那滋味,浓郁爽口,香醇细腻,沁人心脾,回味绵长。

晚饭后,全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大槐树下,一边欣赏着头顶的圆月,一边品尝着母亲做的土家月饼,喝着父亲种植的菊花茶,每个人的心中都溢满了温馨与幸福。

一个人的三个中秋

文/孔令建

一块坚硬的“砂糖”月饼,一只黄澄澄的柿子,一个青幽幽的果柚,一直留在他的记忆里。

穷山恶水,小山村是呜咽的痩马,那用来止馋的月饼、柿子、果柚,都是母亲沤着大半年的汗水,输送给节日的低吟浅唱。试啃一口香甜,他笑啊笑,从晨早一直笑到月上中天。他举着与弟妹分得的半块月饼,一直躲在屋檐下咽口水,虽然好想咬一口,可是一想起母亲的叮咛,他只有苦等那场与佳人的盟约。佳人是明月,是泠泠的银盘,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那时高空寥廓,辉光四射,乡村檐头上,越鸟巢南枝。终于等到银盘最圆最亮,等到母亲的叮咛结束,他便喃喃祭过月亮,开始大快朵颐。那一夜,他梦里桃花尽放。

从此,年年他都盼中秋,只为吃。

终于等到不愁吃了,他内心却储满了乡愁。

那年他已离开了小山村,在异乡的城市里谋职。中秋撞入他怀里时,他已是宽肩厚背的壮年。在繁华城市光的层楼下,他辗转翘望,内心充满了对母亲的念想。那时,他记得,依旧是圆月高挂,银芒铺展,不同的是窗牖下的花园,摆满了赏月的佳馔。月饼已不再是昔日坚硬的“砂糖”, 而是香气诱人的“双黄”。柿子、果柚、炒螺、饼干、葡萄、鸡肉、鸭肉、猪肉、桂花酒,应有尽有。

这些年,他的人生装满了丰盈的美宴。可每每在沉醉之后的半分清醒里,面对江水千隔,夕阳山外山,他的思绪就穿越水之湄,山之壑,触及故园,故园中的杨柳、长青藤、牵牛花,还有牵牛花旁翘首北望的母亲,母亲面颊上的皱纹。

月还是那月,可人已不再是那人了!从此,他最怕过中秋,只因中秋,他是断肠人!

终于,他不用做断肠人了!时代的高铁正咣珰咣珰从他的城市穿梭而过,高速路网也四通八达地凌空飞舞起来。他随时可以驾着他的“福克斯”,象一支利箭,瞬间抵达他心海里的靶心。

靶心就是故园,是母亲期盼的目光。

母亲还健在。他最担忧的事没有发生:子欲养而亲不待。幸好,一切都如愿。不如愿的是那年的中秋撞到他怀里时,他的年华已老去,中年的鱼尾纹,正爬上他的眉梢。

他与母亲,还有家里的弟妹,第一次聚首在屋前的老榕树下,舒心赏月。昔日异乡中秋的盛宴华筵,锦衣玉食,已褪出了人生舞台。这些年他已回归简淡,用乡村朴素的生活习惯,来养生余年,来医治自己的“富贵病”。

浓极至淡,返朴归真,生命便得泰然。所以那年中秋,月饼虽有,鸭肉、鸡肉、猪肉、桂花酒虽有,也只是象征性的少许,它们,只用于祭月,用于欢贺时势,献礼岁月。

日子一年比一年有惊喜。谁曾想到,今宵,他也能千里赴归,与老母、弟妹,一起“把酒问青天”。这在过去,迢遥的路途让他不敢想啊!

而今,中秋,不再为吃,不用做断肠人,它只是岁月的驿站。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到中秋

文/苏慧萍

我下班的时候正是明月初升的时候,深蓝色的天幕明澈如水,宁静而又深邃,鸣叫不停的蛐蛐声成了此刻我听到的最好听的声音。因为是中秋之夜所以我沿着山路,慢慢地走着,正好趁着这如水的月光,欣赏一下平时都不曾留意过的周围起伏的山峦。

虽然这已经不是我在外地过的第一个中秋节,不知道往年这时候我在做什么?我突然有一种想翻看日记的冲动,想看看去年或前年或很多年前的中秋自己都在做些什么,只不过这种想法转瞬即逝,且不说现在我在外地,就是在家里恐怕好多都已经灰飞烟灭了。

今天我还是吃了月饼的,倒不是我多想吃这甜品,只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吃上一块月饼好像有点失去了仪式里的一项重要内容,品尝月饼已经不单单是吃,而是一种惬意的情愫。

往年中秋的时候母亲除了买些月饼外,还会做些月饼。是那种广式酥皮月饼软软的,吃的时候会纷纷落下雪花般的碎屑,没有太多的糖,放了好多我爱吃的核桃、葡萄干、芝麻、花生碎等等,每到中秋遇到有同学或亲友来我都会隆重向他们推荐,好吃极了!

虽说正值九月,山上冷冷的空气就像冰冻的红酒,虽凉但依然令我兴奋。

今夜,我不会孤独,我是和月一起相伴和风一起相依,让我浮躁疲惫的心,徜徉在八月十五中秋月色中。

岁月风不干的月饼

文/薇梦儿

中秋节的大街小巷被一件件品种各异的月饼塞得满满的,琳琅满目的月饼也无法锁住我追忆的目光。因为我的记忆一直停留在和父亲一起吃过的那一块块我吃皮他老人家吃馅的月饼上。任凭时间的脚步踏遍了流年的山山水水,那片用父爱种植的庭院,永远葱绿在心灵的百草园里。

打小我就不喜欢吃甜食,于是每年过中秋节的月饼基本是不吃的。小时候的我很不懂事,看着一块块圆得像月亮似的月饼,抵不过嘴馋的诱惑偷吃了起来。有次把家里仅有的几块月饼拿出来,一个人躲到屋子里的犄角,然后把那层本来就很薄很薄的月饼皮,一口一口地啃下来,那个酥软香甜,真的回味无穷。偷吃完了,再把那几块被减肥的月饼小心翼翼地放回到朔料代里好好包上,系好袋口。天真无邪的我以为这样就可以做到天衣无缝,就不会得到妈妈的奖赏--一顿责骂。可是,也许是哪个环节我都做得不够完美出了差错,以至于留下蛛丝马迹,很快就被有侦查能力的妈妈迅速侦破案件,继而招来一阵狂风暴雨。一旁的父亲,紧紧拉住盛怒之下的母亲:"行了,不要打了,老闺女喜欢吃月饼皮,就让孩子吃吧!""那剩下的这一堆月饼瓤咋办,你吃啊?"母亲看着眼前被我扒完皮的一块块月饼,把怒气迁到了父亲的身上。"我吃还不行吗?我就爱吃这豆沙馅,老闺女起来,不要哭,爸爸最不爱吃月饼皮,就爱吃这些馅。下次你再吃的时候,告诉爸爸,你啃皮,爸爸吃馅,不是正好吗?"父亲一边安慰母亲,一边拉起在地上花脸猫似的我。

自打那次的月饼事件以后,每年中秋节的晚上,父亲都会坐在皎洁的月光下拿出月饼。让我坐在他的面前:"吃吧,老闺女,想吃几块吃几块,你吃完的瓤爸爸吃,今晚可够吃。"那时的我真的很不懂事,听到父亲的话,就一脸开心笑容地把一袋子里面五块月饼的皮都啃了下来。父亲看着我:"老闺女吃饱了没?"而我呢?抹抹嘴边的月饼渣子,快乐的像个麻雀,唧唧咋咋的:"真好吃,以后我还要这样的月饼皮,我要吃一辈子呢!"那时的我也不知道一辈子是多远的时间概念。

渐渐地长大了,懂事了,我下决心一定要凭自己的努力让父亲吃到最香甜的带着月饼皮的月饼。那年我大概十六的样子吧!每年八月份,老家的树林子里都会出很多很多的蘑菇,有一种蘑菇天气越冷出的越多,但是在土里面藏着,人们叫它"地拱包".因为只要你看到有一块块被拱起的小土片,一般下面都会有这种蘑菇。人们手里拿着一种用钢丝特制成的小耙子把地面上的浮土扒开,就会看到黑土下面藏匿着小伞一样的蘑菇。有时要用很大的力,因为有的小伞隐藏的很深。我这里说的蘑菇和父亲的月饼也是很有关系的,因为这些地拱包蘑菇可以卖钱,换回来自己喜欢和需要的物品。于是,一个星期天,我央求着父亲和母亲好多次才被允许去采蘑菇的,得到允许的我兴高采烈地跟着后院子的马家大婶去踩蘑菇了。

那个有蘑菇的地方离家很远,叫做绿色林场。记忆里的林场,树林子一片连着一片,好像走一天都走不到尽头。只是离家很远大概有近二十里地。那时家家也没有交通工具,自行车都很少见,更不要说什么摩托和电动车了。去踩蘑菇的人来自方圆百里的四面八方,所以我们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了,还要带一些干粮的,中午回不来午饭就在林子里解决了。我们只是简单带了几个自己家院子里的柿子,就当做午饭。草地上的露水很深,没走几步脚上的布鞋就被露水打得湿透了。人们只能走在泥泞里,一滑一滑的。由于起得早,路很黑,走在宽敞的大道上还可以,凭着感觉也不会走到坑坑洼洼咯脚的地方。等到穿越林子怕被树枝划到,还有田间地头的小毛毛道担心踩到庄稼的地方,马家婶子才会拿出那个手电筒。银白色铁皮的,里面装着两节大号电池,一推开关就发出微弱的光亮,这朦胧暗淡的手电光就跟随着脚底下十几公分远的狭小范围忽前忽后地晃动着。同行的几个人都挤在这仅有的亮光里像夜行人一样慢慢潜行者。

林场蘑菇的确很多,人也很多。我喜欢一个人在边缘上走来走去,没有人去过的地方往往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不能离开同行人太远,迷路可不好。没有手机,你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我就紧紧地跟着马家婶子。篮子里的蘑菇渐渐多了,天忽然阴了下来:"咱们必须回家了,要不就会被浇成落汤鸡。"紧赶慢赶,还是被瓢泼的大雨淋湿了。出林子不远的第一个村子,路边就有一个小卖店,那时都叫小卖店,没人叫超市。小卖店的门口有一块木头板子,上面的字迹被雨水冲刷得很模糊了。依稀的可见几个字能分辨出来是收蘑菇的广告。我对同行的马家婶子说:"婶,我想把蘑菇卖了,挎着实在太沉,我没吃午饭呢,还有十几里的山路呢?""你要想买,你就买吧,我不买,晒干了,能多卖很多钱的,这样卖不合适。"婶子对我说。

我走进了小卖店的屋内,收蘑菇的是一个中年男人。他不屑一顾地看了看我篮子里的蘑菇:"都浇这样,不值钱了。最好的才两块,你这个也就一块。""我的蘑菇很干净的,也很大,你看啊?"小时的我就能和别人讨价还价,可能也就注定了我会走上做小生意的道路吧!屋子里还有几个人在打扑克,那几个人不时地插着话:"差不多就行了,一个小孩,多给点吧,怪不容易的。""好吧,就一块五,上称称吧,再贵了我就赔钱。"老板好像吃了大亏的说道。一篮子蘑菇去掉篮子一共七斤多,一共卖了十一元钱,那个黑心的男人还少给了我一元钱,说是蘑菇太湿,扣除的雨水钱,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拿着手里的十元钱,我直接在小卖店就买了二斤月饼给父亲,豆沙馅的。一斤两元钱,装在了篮子里。一起的婶子,看着我卖了,她也把蘑菇卖了。结果那几天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雨,很多人的蘑菇来不及晒干,都烂掉了。

回家的路上,我愉快的心情比路边的野花还要美呢!脚步也轻快了,婶子都追不上我,她在我的身后气喘吁吁的一个劲地说:"这孩子,急啥?累死我呀?"是的,我是很着急。我是急着看到父亲吃到女儿用自己的劳动赚到的第一笔给他买的月饼,想到这眼前就会出现爸爸瘦弱但带着微笑的脸庞。于是我的脚步就更加轻快,我忘记了被雨淋湿的凉意和疲惫。那个中秋节,爸爸吃的就是我给他买的月饼,他非要看着我一口一口地把一圈月饼皮子啃下来,才肯吃那个月饼馅。那天父亲说的话到现在还在我的耳边萦绕:"看看吧,俺的老闺女知道疼爸爸了,这么小的年纪就能自己赚钱给爸爸买月饼,长大啊,一定是最疼俺的好闺女。"说这话的时候,父亲脸上笑容绽放,发出啧啧的赞叹。那个中秋夜,快乐和幸福溢满在那低矮的小草房,笑声让寂寞孤独的嫦娥都嫉妒了!只是后来,有了小家庭的我,在生活的道路上疲于奔命,有些年月的中秋节甚至忘了回家和父亲再去吃那同一块月饼。

如今,父亲离开我十多年了,我的一对儿女也早已经长大。女儿嫁人了,早早的就给我和她爸爸买回了中秋节的礼物。月饼是用很精致的盒子包装的。看着很美,上面有抱着玉兔奔月的嫦娥,嫦娥的衣服鲜艳夺目,还有飘散出桂花香的桂花树。里面的月饼自然也是很精美的。而我却没有吃上一口,不是因为我的生活好了,月饼随时随地都可以吃到。而是因为,没有人吃我剩下的月饼馅,那个被我剩下的月饼已经风干了,而被父爱浸泡的月饼在记忆里用亲情保鲜,永远也不会被无情的岁月风干……

半块月饼的中秋思念

文/李剑红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圆圆的月亮在夜空中绽放着柔和美丽的光芒。中秋节为赏月佳节。

苏东坡在中秋节那天饮酒赏月,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古往今来,明月曾经牵动着多少人的心。每到中秋节,我就会怀念我那慈爱的姥姥。

记得小时候,我曾经在姥姥家过中秋节,那时候姥姥家里很穷,中秋节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只能分到半块月饼,可就是这半块月饼,让姥姥家一大家子人感到非常快乐,我们吃这半块月饼很香,很甜。我们望着天上的明月,吃着美味的月饼,天上的明月是那样明亮而圆润,并没有因为姥姥家穷而躲起来。

吃着月饼,我看着姥姥微笑,却发现,姥姥并没有吃月饼。她悄悄地把她的半块月饼收了起来。我心想,这么香甜的月饼难道她不喜欢吃吗?

大约三天后的一个下午,大家都去地里干活去了,只有我和姥姥在家,我感到很饿,就问姥姥什么时候开饭呢?姥姥就拿出半块月饼给我吃,她说:“小红,你吃吧!姥姥牙不好,不喜欢吃月饼。”我把这半块月饼送到姥姥的嘴边,让她尝一口,姥姥只是咬了一点点,就说:“你吃吧,太硬了,姥姥咬不动。”于是,我就真以为月饼硬,姥姥咬不动,那半块美味的月饼就被我吃了!其实姥姥哪里是不喜欢吃呢,她是舍不得吃,把这半块月饼留给了我。

后来,我长大了,我和爸妈也曾买了各种各样馅的月饼去姥姥家过中秋节。这个时候,姥姥真的老了,她真的咬不动月饼了! 她脸上挂着慈爱的微笑看着我们吃月饼,自己却一口都不能吃。我心里难过极了!我真后悔小时候吃掉了姥姥那半块月饼。

慈爱的姥姥,您的一生吃了那么多苦,却总是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

中秋节的月亮如此圆润,如此皎洁,如此明亮,照亮了天空,也照亮了我思念姥姥的心。

慈爱的姥姥,天堂里也会有中秋节,让我们天上人间,一起欣赏中秋节的一轮明月。

又到月饼飘香时

文/耕种的农妇

秋风送爽,桂花飘香,月牙挂在柳梢,悄悄长着,中秋节就要来了。

小时候,常听老人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说啊,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长生不死药后就飞到月亮上去了,月亮上的广寒宫寂寥冷清,嫦娥非常后悔,想要回到温暖人间,便对丈夫后羿说:在月圆之时,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像圆月的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后羿按着妻子的吩咐做,届时嫦娥果真由月中飞来,夫妻团聚,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传说就此由来。对于传说我很好奇,孩童时每到中秋夜晚,总想看看当空皓月中嫦娥的身影,可谓“举头望明月,低头好失望”。其实嫦娥奔月的传说,乃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写照。

千百年来,骚客文人望月寄怀的诗篇佳作,不知感动着多少世人千古传唱。苏轼《水调歌头》便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脍炙人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中秋之夜美好月色与诗人丰富情感完美的结合,饱含人生哲学。

赏月、吟诗、品月、团圆应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但对于孩子来说,有月饼吃才是真的过节。

记得孩提时,过中秋节只有一个心眼,吃月饼。因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吃月饼是奢侈,平常的日子,不敢想,过节,想也不敢多想,那时商店卖的月饼没花样,很简单,饼子油很少,皮干,一吃就掉渣,内馅只有一点青红丝,常用泛黄的包装纸对角折叠来包,然后用捻得很硬的细纸绳十字花四面捆紧,有点油花透印在包装纸上,看似很诱人。

过节的时候,家里很少每人一块月饼,一般是一块月饼分切四块,每人一小块,这四分之一的小块月饼,便是中秋节最好的礼物,香香的,甜甜的,美美的,慢慢地吃着,回味着,即便过了多日,兄弟姐妹还在津津乐道。

这样的情景在那个年代应该是一个普遍现象,曾看过一篇怀念吃月饼的文章,很是心酸。

作者小时候家里穷,他父亲靠打零工维持家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买了两块月饼,拿回家,他高兴得不得了,但因未到中秋节,母亲便将月饼藏起来等到过节吃,可是两块月饼却把他的馋虫勾引出来了,当他发现母亲将月饼藏在家里一个大木箱柜柜底儿时,趁母亲不在家,站在板凳上,偷偷打开柜子盖看看月饼,咽咽口水,便很满足,每天脑子里都想着两块月饼,可一天夜里,实在忍不住了,偷偷爬起来,悄悄地搬来凳子,站在上面,打开了柜子盖,可箱子又大又高,他个子小,在弯腰用力够月饼时,咕咚一声,一头栽进箱子里,板凳也倒了,母亲吓了一跳,赶紧起来,发现他在柜子里,怯怯的样子,说:“妈,我想抠点月饼渣吃”。母亲没有责怪,抱起他,拿出一块月饼递给了他,说:“吃吧,妈妈看着你吃”。他记得月饼真香真好吃,也记得母亲是流着泪看他吃月饼的!

今天的孩子多幸福,有哪个孩子还会为吃月饼而盼着过节呢?不仅孩子如此,大人也如此,物质丰富的生活多好啊!然而,今天的月饼,虽丰富无比,昨日不能与之同语,但其淳朴本意正渐渐淡去,月饼穿上华丽外衣被私利绑架了。

有人用名人的诗句调侃,李白的月饼诗句:床前明月光,月饼收一筐,举头望明月,低头闻饼香。杜甫的月饼诗句:细草微风岸,今年送礼多,何物能摆阔,月饼最出色。柳宗元的月饼诗句:无职鸟飞绝,没权人踪灭,离岗蓑笠翁,独过中秋节。苏轼的月饼诗句:明月几时有,举饼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月饼卖几钱?琼瑶的月饼诗句:我有一块月饼,不知与谁能共?多少秘密在其中,送饼之人能懂,饼内目的重重,迎来送往俱无踪,徒留一帘幽梦。调侃归调侃,但是否折射出一种社会现象呢?

中秋的脚步临近,商家月饼大战正酣,一个个月饼噱头无不彰显商家的精明,哄抬某种品牌月饼,倒买倒卖变相牟利,月饼的文化内涵在衰退,利益外延不断延伸,值得深思!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想念儿时的月饼,更想念淳朴温馨的中秋情。

朗月当空,月华倾洒,亲人团聚,和和美美,这样的中秋夜,哪怕是吃着掉渣的月饼又何妨呢?毕竟温暖!

想起儿时一首歌:八月十五月儿明,爷爷为我打月饼,月饼圆圆甜又香,一块月饼一片心。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月饼飘香时……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