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故事

2023年03月10日优秀文章

唯美故事(必读6篇)

小帆的快餐店

文/王兴寨

小帆曾经是某个乡镇小学的代课老师。小帆大专毕业后,先后到南方沿海一带的城市打过工,也到北方的一些城市谋生。几年下来,除了留给自己一堆的车票作为纪念外,没有多少积蓄。

小帆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和人脉资源给小帆找到更好的工作。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曾在小帆家所在的村当过知青的张大姐听说了小帆的事,托人给小帆在某乡镇小学找了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小帆本想在这个平凡岗位上把这些可爱的山里娃教育好,可事与愿违,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这所学校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要辞退代课教师,她也在这批辞退名单之中。

小帆清楚地记得那年开学的一个早晨,同往常一样,小帆推着那辆伴随自己多年的自行车,准备到学校进行开学前的准备工作。来到学校大门口,就听到校长在走廊上叫自己的名字,喊小帆到她办公室去一趟,说有事儿与她商量。小帆心中掠过一丝不安。校长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妇女,她先让小帆看了相关文件,然后对小帆近几年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简要的评述,然后带着无限惋惜的神情安慰小帆。小帆心里知道,面对校长桌上的文件,自己想说再多的话都徒劳无益。她独自走到自己教书的课堂上,慢慢地回味着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然后扬起头,勇敢地跨出了学校大门。

失业了,原本较为稳定的收入一下子没有了。小帆的老公也是这个乡镇中学的普通老师。孩子在县城读高中,花费较大。双方的父母都在农村,也需要小帆两口子时不时拿钱赡养。面对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如今迷茫得无从下手,路在何方?

正当小帆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老公给了她许多安慰和鼓励,原先学校的工会组织和一些同事也时常来关心看望她。接下来的日子,她又出去到外地打工。随着孩子读高三,父母年纪大了,也需要小帆回家照顾。小帆就和老公合计,决定拿出多年的积蓄,在县城租个小门市开个快餐店, 一来照顾马上要参加高考的儿子,二来也好照顾年纪大的父母。小帆和老公的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同意。

万事只愁开头难。每天清晨,小帆那甜甜的叫卖声准时在小门市上空响起,然而来吃饭的人却很少。是不是自己做的饭菜质量不好?还是饭菜的口味不适合?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没有效益地经营下去吗?多年的那点可怜积蓄就这样白搭进去?她仔细琢磨着这些问题。

搞快餐店,质量是关键。为了提升饭菜的品味,小帆不停地拜师学艺,多方寻求经验。为了保证各种传统名小吃的质量,小帆选用上等新鲜的猪肉,鲜嫩的豆芽,上等的芝麻、花生。有了好的原料作基础,又在制作工艺和配料方面下功夫,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制作出来的成品,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另外还不断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在饮食的口感、色泽、软硬等方面不断加以改进。随着质量的提高,来小帆快餐店用餐的人慢慢地多了起来,小门市也逐渐多了回头客。有的老板还时不时在小帆店里预订几桌,小帆的快餐店一天天地红火起来。

小帆按照食品卫生的相关要求制作各种小吃,让前来消费的人吃得放心舒心。几个月下来,尽管小帆觉得自己每天都很累,但累过、忙过,只要回到出租屋里,看见灯下刻苦求学的儿子,心情一下就好起来。她坚信,只要把勤劳和智慧融进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努力走过去,前面就是一片艳阳天。

带领乡亲们奔小康

文/赵建议

伯父离开我们已有近5年时间,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对他的思念之情也与日俱增。

伯父当过兵,退伍后回到村里当了农民,和庄稼打起了交道。上世纪90年代初,他被村民选为村支部书记,村里人都相信他能带领大家伙一起奔小康。

伯父一向重视教育。为了解决娃娃们得跑到邻村去上学很不方便的难题,他和村干部们多次开会研究,定方案、找场地,并积极向政府申请办学资格,乡政府、县教育局跑了不下十几回,终于可以建小学了,可是资金又成了一大难题。虽然政府承诺给一部分钱,但是资金迟迟没有到位,为了娃娃们早日在新学校上学,他四处筹钱,把自己仅有的几千元积蓄也拿了出来。资金还是有缺口,他就把本家的兄弟和相处好的朋友动员起来,先把水泥、砖、沙等准备齐全,但成本和运费都由兄弟朋友们垫付。学校正式动工了,为了减少开支,他又组织村民义务做帮工;一有空闲,他自己就参与其中,乐此不疲。到农忙时节,村民们忙自家的庄稼了,工地上帮工少了,他就顶上去,一连好多天不回家,吃住在工地,自家的庄稼却顾不上。用了差不多一年的工夫,新学校终于完工了,看着娃娃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他和乡亲们的心里都踏实了。细心的乡亲们发现他消瘦了许多,皮肤也变黑了,手上也磨出好多泡。

伯父是信奉科学的。我们村地处丘陵地带,黄土地,干旱少雨。地下水也缺乏,地里的庄稼收成只能靠天,当他了解到铺地膜保墒的技术后,立即行动起来,成为全村第一个铺膜人。起初,村里人对这个新生事物抱着怀疑态度,第一年只有几个思想活跃的年轻人跟着他一起铺地膜。等到庄稼收获时,铺了膜的地的产量大大高过没有铺膜地的产量,乡亲们这才相信铺地膜确实科学,既能平衡土壤的温度湿度,又能有效利用肥料,达到稳产增产的目的。等到第二年家家户户都成了铺地膜的受益者。

伯父遇事乐观,性格坚毅。由于长期在外奔波,不能按时吃饭,不仅忙村里的事,还得操心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身心俱疲,50多岁的时候发现胃、肝出了毛病,还很严重。在与病魔抗争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承担着巨大的病痛和心理压力,可是在亲人朋友面前,他始终那么乐观,甚至看不出是做过几次大手术的人。在病床上,他仍然牵挂着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仍然关心着后辈们的学业和工作情况。

伯父热爱读书,喜欢收看新闻。他常常白天田间劳作,晚上看书。同时,他通过电视、广播了解到国家关于农村农业农民方面的好政策,总是第一时间向乡亲们传达。他还鼓励乡亲们创业,办农民合作社。

伯父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有很多闪光点,在我们心中,他既是一位和蔼可

亲、受人尊敬的长辈,

又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的

可贵品质成为我们宝贵的精

神财富,永远激励着

我们不

断前进。

君心似明月

文/林战迎

一早起床,发现家里燃气用完了,来不及吃早餐,便匆匆赶到单位。正巧她给我打电话,我无意说出家里没燃气了。临近中午,她说在单位门口等我,说要给我充燃气卡。我有点惊讶:她可是我学生的妈妈,孩子都毕业大半年了,她怎么会来?我赶到大门口,她果然在。她接过燃气卡,要我下班后等她。

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一件往事渐渐浮现在我眼前。在三年前的一次美术课上,她女儿的羽绒服被同桌用美工刀划破了。由于同桌的姥姥住院,家长无法赶来解决此事,最后她同意把衣服拿到裁缝店修补。可是,她的女儿不愿意穿那件带有补丁的衣服。我告诉她女儿:"那个补丁是***妈宽容的印记,你应该为有这么个善解人意的妈妈而骄傲。"第二天,她女儿穿着那件代表着骄傲的羽绒服来上学了。为此,她专门打电话表达她对我的感谢。

我想,如此通情达理的女人,她的家庭一定是美满幸福的,她的生活一定是富足的吧!

记得那天我去她家,她家客厅陈设简单,墙上挂满了她先生和女儿的书法作品,也没有特别名贵的画作。三个房间都住满了人,一间自己的,一间女儿的,另外一间是她母亲的。据说她的父亲过世后,她担心母亲的腿疾,主动让母亲搬过来一起住,以便照顾。因此,她家的阳台也被改造成了书房。到了晚上,父女俩就挤在一张小桌子上切磋书法。她的女儿练习隶书,先生则研究各种书法字体。他们练习时,她会沏上茶,安静得像朵莲花。她好像并不在意空间的狭小,也没有生活的烦恼,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和谐。我想,她的心底,一定住着一轮明月吧!

快下班时,单位临时通知开会,我给她发信息,她回复让我不要着急。我远远地看到了她,站在寒风里,头发都被风吹得凌乱了。我走过去,还没来得及说话,她拉住我的衣襟说:"乖,穿得太薄了,看看,烫面角还是热的。"我接过她手中的东西,才发现袋子里还放着几个石榴、猕猴桃,还有苹果。我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她仍不紧不慢地说:"姐就这点手艺,都被你吃到肚子里了。"我拉住她的手,指了指天,说:"君心似明月。"她笑了,那笑容如明月般清澈,沁人心脾。

助人为乐的赵大伯

文/邢志超

赵大伯是我们小区里有名的热心人,邻里不管谁家有事,只要说一声,他就会立即丢下手头的活儿跑去帮忙。因为这事儿,老伴儿没少埋怨他。

前一阵子下了几天雨,是整理菜园的好时候。赵大伯正在楼下菜园里除草时,接到一个邻居的求助电话。赵大伯二话不说,骑上车就出去了。

原来,电话是他的老邻居老王打来的。自从五年前赵大伯一家搬了新房,他家的老房子就一直空着,平时他很少回去,因此邻居们也就少有见到他的机会。不过,大家都知道他人缘好、热心肠,即使很久没见到他,有事也会给他打电话。这不,老王知道赵大伯以前和物业公司的关系好,就想让赵大伯出面帮个忙。

赵大伯一出面,事情很快就办完了,他就顺便到自己的老房子里看看。他一推开门,见屋子里进了很多水,不少东西都在水里漂着。赵大伯一筹莫展,邻居们纷纷出手相助,很快就将屋子清理干净了。幸亏发现及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回到家里,赵大伯跟老伴儿说:"你看,你老是数落我瞎忙乎,其实,我帮别人也是在帮自己。再说,帮助别人能快乐自己,这是拿啥也换不来的啊!"

"你老能!"老伴儿说,话里有不服、有包容,更多的是自豪感。

幸福的白金婚

文/张帆

到过海南的人,都会对木棉留下深刻的印象。木棉因其树形高大阳刚,花朵鲜艳似火,又被誉为"英雄树""红棉".我面前这两位耄耋老人——王本章、刘静杰伉俪,就好似木棉。王本章说话高声,精神矍铄,头脑机敏,如木棉树一样阳刚挺拔;他的老伴儿刘静杰则轻声慢语,慈祥温婉,柔韧贤淑,如木棉花一样美丽大方。

两位老人都出生于1929年,如今均已年过九十。今年5月2日,是两位老人的白金婚纪念日,亲朋好友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二老携手70载的幸福人生。

王本章和刘静杰小时候都是苦孩子。虽然苦,两人却都从没放弃过对生活的热情。1949年5月,经亲友介绍,他们相识相知,结为伉俪,并一起去街道办的夜校学习。由于他们始终努力向上,生活越过越好。

通过学习,王本章认识到,有志青年只有参加革命工作,才有出路。于是,很早他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在1953年入了党。在工作岗位上40年,他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曾先后当选为市劳模、市政协委员。

长期以来,王本章有写日记的习惯。看他的日记,感受到的是一位老党员永不衰老、永远关心祖国建设的赤子之心。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祖国发展到这样强大,我们党的领导人功不可没!作为有66年党龄的老党员,我要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发挥余热,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王本章志行合一。无论在哪里,他都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他原来居住的老房子是个弃管楼,王老毛遂自荐当组长,组织常住35户居民,以其中的党员为中心户,建立自助党小组,12年来常常调理邻里矛盾、为民排忧解难,直到他83岁搬家离开。

无论家搬到那里,王本章都主动到街道交党费,找所在街道的党支部,过组织生活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到绿园区延寿街道,他把两年的党费一次性交齐,街道党委书记半开玩笑地跟他说:"您提高点标准多交点吧?"王老拍拍胸脯笑着说:"可以!咱都是小康之家了,没有问题!"爽朗的笑声中充满了一个老党员对党的忠诚、对富足生活的感恩以及对欣欣向荣的祖国的挚爱!

王本章一生兴趣广泛,爱读书、爱看报、爱写诗、爱看新闻、爱记笔记,历史、文学、时政、体育等都有涉猎,几十年下来,竟积攒了近百本读书笔记,每一本都是时代的缩影。有王老的言传身教,王家每个儿女也都好学不倦,多才多艺,事业有成。

王本章很重情义,80多岁高龄时,还几次专程回老家探望亲人,饮一瓢家乡的老井水,和亲人们共同回忆祖国的巨变,心怀感恩和满足。伫立在祖父母墓碑前,王本章感喟人生沧桑,告慰祖先:"我们生活得很好,子孙们在党的阳光下都已成才,孝顺上进,家业兴旺,你们放心吧!"的确,十几个晚辈常尽孝道,大女儿精心照料二老的生活,小女儿夫妇一如既往地不时陪伴,连远在深圳的儿子退休后,每年也都回来陪伴父母半年,孙辈也都孝顺。这样的晚年生活,谁不羡慕呢?

王老夫妇都钟爱运动,身心愉悦,虽然年纪老迈,却没有垂暮之感。住进长春公园附近的新居后,二老经常去长春公园锻炼,他们练太极、做徒手操等,坚持不懈。二老还都爱看体育节目,不但特别爱看,而且还颇有研究,对体育竞技项目规则了如指掌,对很多体育明星如数家珍,对喜欢的运动员成绩、赛程天天跟进。用刘静杰老人的话说:"我们的心跟着年轻人运动,我们也有活力了!"在他们身上,岁月一切美好,生命永远年轻!82岁,他们同攀泰山,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85岁,他们同游长江,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历史变迁;88岁,他们同登长白山,体验"终见天池美,奇似驾云间"的乐趣……

说起二老的感情,刘静杰忍俊不禁连夸王老:"他一生就爱学习、爱帮助人,能诗能文的,这么好的老伴儿哪儿找去呀!"王本章则专为老伴儿作《唠叨赋》一首:"老伴碎语当曲听,年暮闲言似歌声。厄运苦中同舟济,福临人脉续晚晴。"

问及二老的长寿秘诀,王老笑着总结道:"家庭和睦,子孙孝顺,节俭传家,心态良好;常吃果蔬,饮食清淡,生活规律,坚持锻炼;翁媪和谐,快乐学习,欣逢盛世,知足感恩!"

活好一个『小』字

文/李亚坤

先说一个在公交车上听来的故事。那天,坐在我前排两个女乘客的对话,在车里传得很清晰,几乎一句不漏地飘进我的耳朵。说是对话,不如说是其中一个女乘客在声情并茂地述说,从上车到下车,嘴巴几乎未停顿过。她的述说,含有强烈的倾诉意味。其实,她刚说个开头,我就猜到了结局——一个不太熟的熟人向她借款,因为之前几次都能如约返还,最后一次,她借给对方更大一笔,结果讨要不回来了。

陷入官司和债中债的她,不时痛悔:"如果不图那点利息,我现在过得该多好啊!"让我莫名想起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不满足于现状,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但追求的方式和目的一旦错位,就难免因小失大。甚而,由于一味地求"大",明知自己是一粒小雪花,偏要借势滚成一个大雪球,渴望发大财、住大房子,反而会不幸地搭上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个"小".

我也曾有过一次求"大"的经历,回头想想,宛如一梦。二十年前,我被分配到一个乡镇上教书,一年试用期里,每月只发200元代课费,还不能按时,常常要跟会计老谢预支。我跟老谢的关系不错,只要开口,他没有一次回绝。那年寒假,有个朋友找我喝酒,几杯酒下肚,我们商量合伙做买卖,以缓解捉襟见肘的窘境。做什么买卖呢?朋友说贩鱼准火,谁家不买几条鱼过年?干!酒酣耳热之际,我俩"啪啪"碰杯,预祝合作成功。

第二天一早酒醒,我有点打退堂鼓,一是我们都没本钱,昨晚我们只顾畅想如何挣一笔大钱,偏偏忘了讨论本钱的着落。二是我读师范时喜欢文学,处女作一出手就在国字头报纸上发表,虽有很大成分的运气,但读书写作的种子却由此种上了。我计划趁着寒假闲下来好好看看书、写写文字。可是既然已经答应朋友,又不能食言,我便硬着头皮跟老谢求救。钱一到手,就不考虑文学上的事了。于是,朋友开着借他三叔的汽油三轮车,我俩半夜进城去批发市场进鱼,天一亮就下乡挨个村子贩卖。

那年冬天连续下了几场大雪,路滑,天冷,风像锋利的刀子割人。每到一个村口,我们就停下来——村子里都是泥泞的土路,车子进不去。朋友热火朝天地叫卖、称鱼,我一边负责收钱,一边缩着头不停地跺脚。没几天,我的手脚全冻伤了,手面肿得像蛤蟆的肚皮。聊以欣慰的是,那年头送货上门的生意在乡下确实很火,我们一直贩卖到年二十九晚上,跑了多少村子记不得了,只记得抛除本钱,我俩最终各自分得近2000元,抵上我一年的代课费了。

后来我每接一届新班,总忍不住把这段贩鱼情节说给学生们听,然后开玩笑说,如果我从此下海,可能就发了大财,就不会站在讲台上给你们上课了。同学们听得很嗨。我那个颇具商业头脑的朋友,以此起家,先是到深圳、广州收废品,后从事物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有一年回来小聚,牛气哄哄地拍着我的肩膀说:"你要跟我混,早就发财了。"我笑了笑,没法儿告诉他,我很享受当下的生活状态。

我说这些,不是想说明我比上述那个女乘客有自知之明,或者比她幸运。我只是觉得,生活质量不单单是物质的,还有精神上的,如果两者不能调和,我宁愿偏向于后者。

知道想要什么,比能干什么更重要。工作二十年来,我换了好几个岗位,几乎每隔几年就变动一次,但都没有脱离教育这个行当。我不揣以文化人自居,因为我从未放弃过读书、写作。最惬意的是在周末夜晚,泡一杯茶,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写一篇自鸣得意的小文章。那份在宁静氛围中氤氲出小欢喜,给平凡的小日子,平添了几分别样色彩。我认识几个文友,以前文章频频在报刊上露脸,年过不惑之后,已经不再为发表而写,只为安顿自己的内心。我以为这是一种更朴素的追求。事实上,我们努力工作,读书、书写,就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精神上更富足。

活好一个"小"字,人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