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梦想

作者: 郁雅悦 2014年12月22日心情随笔

她来自北方,我来自南方; 她来自电子系,我来自通信系;她是老师,我是学生。若不是因为我们学校通信系的特别,特别到众多大学课堂都是和同院的电子系同胞们一起度过。

就这样,本来两个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在大学的最后时光,大学的最后的课程中相遇了。

注定大学是需要不一样的,是需要体验不同的大学生活的,也是需要迎接各种不同的变化的。在循规蹈矩的经过了大学最美好的三年时光,在第四年,每个敏感的人都开始为自己方向寻找的时候,尝试着改变自己,突破自己的时候,学校竟也不甘落后的推出了改革,却也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改革。一个第三学期顿时响彻在学校上空,从此我们和别的同学再也不同,我们在一年短短的365天,我们竟要学习三个学期(当然,第三学期只有一个月),但也不得不佩服领导们,老师们的煞费苦心。大四注定是不同的,我们并没有像学弟学妹们般开始不停流川于教室,所以,虽然我们多了一个学期,我也没有提前见到她。

终于挨到正常的开学,大家对新的一切总是充满好奇。在第一天,大家便对这学期唯一的新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猜测。大学生始终是敏感的群体,单从名字就判断出这是一位女老师,同样的还猜测了这该是一个多么漂亮多么温柔的人儿;我们始终是一群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人儿,在我们还不了解底细的时候绝不会暴露我们的任何本性,当她走进教室,满教室的人似乎都是乖巧的的好学生,没有令任何人失望的是,大家一开始的猜测都是正确的,从此大家心里开始有着属于自己的“战略”。

大四确实是很忙的代名词,考研,找工作,都是改变着人生轨迹的决定,没有人敢掉以轻心。很自然的,大四的课程便不在我们的计划之类。英国 塞 罗杰斯曾经说过:“心中认定一个目标,无论他人如何责骂,自己只管前进 ”。而大四的我们便在招聘季毅然选择逃课到长沙寻求我们心中的梦想,寻求我们理想中的工作;而考研的同学更是争分夺秒的复习。她的课开始人越来越少,来到课堂上的人也不再有人回应她,只剩她一人对着坐在空荡教室里那么寥寥几个人讲她辛苦的所学,辛苦做的课件,然仍无人理会,但她不会停下,依然讲着她该讲的,传授着她该传授的。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在不经意间我们就这样僵持相处到了期末。她讲她的,我们做我们的事,似乎永远井水不犯河水。当期末的脚步接近,最后一堂课更是敲响了考试的警钟,也敲醒了我们危险意识的警钟(如果课程不过,我们需要延迟一年毕业)。开始意识到危险,不安的我们央求着老师划重点,祈祷着老师能“手下留情”,希望老师能体谅到我们的特殊处境。然而这一切都被她“无情”的拒绝了。

她说:“人生只有三次侥幸的机会,你是否想过你已经早早的把这三次机会用完,以后的人生该怎么办?该拿什么机会再来侥幸。”她又说:“像多得到,必须多付出;不管你是考研还是出去找工作,是因为你想比别人多得到,那必然你需要多付出。”这样竟让我们无言以对,因为一切我们都只在乎自己的得失,只在乎自己是否需要,我们没有理由反驳,也没有理由再去哭诉,因为没有人会同情一个自私的人。

她说:“我是一名老师,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老师!请你们不要在考试前后来打扰我,也不要试图做任何越界的事,更不要请动你的父母,如果你没过,就请自己好自为之;我是一个老师,我有自己的底线,塞红包并不能解决一切事,请不要侮辱我教师这个职位,钱能用来干什么,我不缺钱,我只想做好自己的工作,拿属于自己的钱,我现在的年工资还是不需要交税的,但我的身价你是不能仰望的,我的底线你也是不能触碰的。”

这似乎是狠话,又或者说是做作,但现实中又有哪个老师能如个性如此鲜明,又有几人能如她如此坦率,如她真实。

从没如此强烈的像今天一样想去了解一个老师,也第一次知道教我们的她其实是那么如此光鲜亮丽,如此渊博,2008年12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拿大皇后大学 (Queen’s University)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2011年2月始任教于南华大学电气学院电子系。2013年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做高级访问学者学习半年。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7篇SCI收录论文。现主持国家级、部级、厅级、校级科研项目各1项,参加国家级项目2项,部级项目1项。

如此高学历,如此成就,却只因为从小的梦想,在这么一个大学和这么一群大学生探讨这么一个本不该在校园存在的问题。

曾无数次的感叹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我们是否应该反问我们自己到底怎么了咧?

多得到,多付出;人生不会有超过三次的侥幸。谢谢您,谢谢您在我们大学的最后一堂课给我们讲解如此精彩深刻的道理。您的梦想已经实现了,您是一个好老师,您会一直是个好老师。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