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作者: 杨肖坤 2015年11月28日现代散文

李白曾有诗曰:“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王维则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见,登高自古便有赏景怀人之意,而且人们往往喜欢于九九重阳登上高山,俯城望天幕,邀月怀故人。

登高山确有其妙处,一则山高人为峰,俯瞰夜色,仿佛瞬间便有四海归心之胸怀;二则可站在离天空最接近的地方,与明月对话,听星子回响;三则感受热闹,尤其是重阳节前夜,这佳节气氛更随人声沸腾,如当夜灯火翻涌。

重阳节登圭峰山是葵乡风俗,作为土生土长的新会人,我自有这体验。然而,这种在人缝中穿插的活动又未免有些喧闹,偶尔即可。于我而言,登高最安静且最亲切的地方,是自家天台。

天台不大,却足以容纳天地。我常常独自登台,夜观天象。诚然,我非懂天象之人,望之,乃观云卷云舒,星隐星现。若然是黄昏,天清气朗之时,就更有一番绚丽之景。夕阳西沉,余晖在远山与高楼之间滑过。云彩翻涌燃烧,如凤凰起舞,天空一片嫣红。待阳光渐渐藏于山下,月亮便在天的另一边悄悄露出玉脸,仿佛一位淘气的小姑娘,躲在云帘后窥视着这一切,然后于不知不觉间素装登场,跳到你面前。此时,夜色降临,红云逐渐消散,月亮便化作一盏明灯。默然转身,忽觉街灯正吞吐着细针般的光线,高楼大厦也披上了霓虹衣。车灯带着鸣响由远而近,把街道画得很亮。眺望远山,林子亦已沉寂,沿路的灯火伏着山背蔓延摇曳,似乎仔细去听,便觉其正摇响如风铃。把目光重新移向夜空,星子也开始明朗起来,彼此闪烁,仿佛东边的这一群正呼唤着西边的那一群的名字。若童心未泯,便该闭上眼睛双手合十来对星许愿。这想法固然有些天真,却天真得很浪漫。

当然,浪漫不能独享,当你睁开双眼,也许家里的花猫与黑狗已在你脚边,或追逐打闹,或安静地看着你,等待着什么。类似经验母亲最有发言权。有时夜晚饭后无事,母亲会走上天台,于夜幕与小板凳之间打开手机,了解各路咨询,似乎茫茫宇宙,尽在一掌之中。这样的时候,花猫与黑狗便总会乖乖地分卧两旁,纹丝不动。一旦母亲起来,它俩就随即站起,紧紧跟随。

天台的一边放满了盆景,当中许多是爷爷留给父亲的。对他来说,登上天台给盆景灌溉或修剪,多少是跟爷爷在天之灵的一种对话。赏景怀人,父亲平凡的背影,凝聚着登高的传统人文意义。

晚饭时分,摆上桌椅,天台便即可变成露天饭厅。浸润在绚丽的黄昏下,一家人染上的不仅是一抹夕阳,更是几分诗意。饭后撤盘换杯,泡上一壶热茶,把盏临风,望云淡星稀,举杯邀月,歌人生几何。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登高也不在高,在乎的是一种心境。其实,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人生变幻无常,登高,无论是祈福避邪,还是赏景怀人,求的是一家团聚,是心境上的一份平静。一切喧嚣过后,平淡是真。

这时,我想起天台的一盆盆景。那是一株鸡蛋花,花数月前已开,虽寥寥无几,但花瓣洁白可爱,抹上夕阳,别有滋味。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