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散文

2022年12月25日经典文章

家长的散文(精选22篇)

请家长

文/谢发能

李飞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比较难管理的一个,自从初一新生入学后,我就发现他在班级显得异常活跃,经常上课好动,作业也不做,还喜欢找别的同学讲话。班级召开的家长会,他的家长也不参加。一次,李飞在学校乱扔石子,竟将学校宣传橱窗的一块大玻璃给砸碎了,我电话通知他家长,请家长能否到学校来一下,他父亲接电话后,说自己有事正忙着,“啪”地一声就把电话挂了。

最近,李飞又在学校出了纰漏,把隔壁班一位同学的鼻子打流血了。请他到办公室问他怎么办?他就是一言不发,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想到之前有几次叫他家长来学校,他家长总是一再推脱而不愿来,对此我很是生气。办公室张老师说,我给你出个主意试试看,你给他家长打电话,就说他儿子李飞在学校被别人打了。

果然,按照张老师出的主意打电话过去,不到半个小时,他家长就骑着摩托车赶到了学校。

家长会

文/宫欢芯

家长会,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每次考试后,学校都要举行一次家长会。同学们都感慨,家长会是“坏学生”的噩梦!是好学生的美梦!

我觉得学生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却有态度之分。常言道:态度决定高度,所以我们应该在家长会的“鞭策”下,端正自己的态度。

这不,家长会结束了,我和妈妈回到了家,妈妈关上了门,给我拉来了一把椅子,坐下来与我促膝长谈。

妈妈首先肯定了我这上半个学期的学习成果,告诫我戒骄戒躁,继续努力。然后话锋一转,告诉我要总结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查漏补缺,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次考试虽然考得不是最好,但考试就是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都是为了最后的中考做准备。所以不要计较自己目前的学习成绩,应该查找自己的不足,注重学习效率、专注力和认真度。相信自己会愈来愈好!

最后,妈妈特别赞扬了我的语文老师。说她是一个非常知性,有涵养、有才华的老师。她在家长会上的一番话令妈妈赞叹不已。孩子还是要多阅读,才能有所作为!家长会后并不是一场噩梦,而是一种提升,是一种完善。所以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家长会,它不仅提升了你,也提升了家长!

围墙

文/宋周蔚

政府的大院,有堵高高的。起初,这围墙建得并不高。家属院里,要那么高的围墙干吗?因此,这围墙当初只有1.2米高,稍微有点身高的孩子,就能够趁大人上班的当儿,翻过围墙,去约小伙伴们嬉戏。

怎么不和同院的小朋友们玩呢?之前有的,大概正是父母们都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缘故吧,低头不见抬头见,大人们工作上较劲,就连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会被当作比较的资本。就这样,一来二去,孩子们被比烦了,家长们也比累了。于是,渐渐地孩子们只敢找墙外的伙伴玩了,却又苦于家长们的“高压政策”,如“不做完作业不准玩”“不准出去”。因而孩子们只能靠那堵围墙,心照不宣地偷偷出去玩耍,算好了时间,差不多家长下班了,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回来。家长们下班一回到家,就看到孩子在家乖乖做作业,心里十分高兴,殊不知孩子正偷着乐呢。

然而,这种“和谐”在某一天被打破。一个小调皮可能在越墙时,想到马上要“解放”的事情就激动过了头,“啪嗒”一声从墙上摔下来,把墙外卖早点的大妈吓了一大跳,赶紧叫开大院大门,让门卫通知家属。实际上,小调皮摔得并不重,只是被墙上的灰弄脏了衣服,腿上擦破点皮,却还是为自己的“失败”而懊悔,在闻讯赶来的妈妈面前放声大哭起来。待去医院包扎好伤口,妈妈问清缘由,了解到孩子们眼中的“秘密”,脸色凝重了许多……不久以后,这堵围墙便又“长”高了半米。

“长”高后的围墙从此成为孩子们眼中无法逾越的“屏障”。从此,上学以外的日子,孩子们企图逃离大院的梦想破灭。每逢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经过那堵厚实的围墙,每一个孩子,都会趁家长不注意,暗地里叹口气。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安全了,没有人能越过那堵墙的时候,一天夜里,小偷光顾了大院,正准备上楼作案,被巡逻的保安给逮住了。他协助作案的工具,居然是一把梯子。正是梯子让他成功地越过了这堵墙。小偷被抓之后,围墙这回又增添了一件新“衣”——碎玻璃片渣。据说,其目的,一是为了防盗,二是防止孩子们仿效小偷的做法,偷偷逃离大院。

这下,谁也不会再打这堵墙的主意了,无论是小偷,还是孩子们。渐渐地,人们淡忘了这堵墙的存在。只有偶尔清洁工在打扫墙边的卫生时,依稀听见墙外卖早点大妈的吆喝声。

励志名片

文/侯继福

那次开家长会,初中二年级学生艾丽的班主任说,别看艾丽同学腿有残疾,但她学习非常努力,这次数学竞赛,她获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我校的骄傲。艾丽同桌同学的家长说,我家王刚的脑子也挺好使,就是不用在正道上,经常爱玩玩游戏上上网。艾丽同学,你平时肯定不喜欢上网玩游戏吧?艾丽听罢摇摇头说,王阿姨,你说得有些对,也不全对。

还有一次开家长会,班主任又为艾丽竖起了大拇指:艾丽同学精神境界非常高,别看她腿有残疾,行动不便,而她在课余时间经常帮附近的孤寡老人做些家务,还常常义务清扫校园,连续三年被我校评为道德模范。艾丽班里长得最胖的一位同学的家长说:我家张永从小就死了爸,这孩子让我宠坏了,他好吃又懒做,你看现在胖的,未满十五岁,体重就达一百五十斤了。艾丽同学,你的家长一定对你管教特严吧?艾丽听罢摇摇头:张大婶,你说得有些对,也不全对。

又一次开家长会,艾丽的体育老师激动地对大家说:真是奇迹,在这次竞走比赛中,一条腿有残疾的艾丽同学竟成为全校总冠军。艾丽班里个子最高的一位同学的家长说:我家刘强。,个高腿长,都说他是个运动员坯子,这次竞走咋就没比过艾丽呢!艾丽同学,你一定每天凌晨都坚持刻苦锻炼吧?艾丽听罢摇摇头:刘伯伯,你说得有些对,也不全对。

什么是有些对,也不全对,艾丽同学,你能解释一下吗?这位刘伯伯非要问个明白。

艾丽说:因为我衣兜里时常装着一种宝贝,这宝贝可以让我出奇制胜。

什么宝贝?这么神奇!大家齐声道。

说她神奇,其实一点儿也不神奇。然而,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我将要妥协和退却时,我总要把她掏出来一遍遍地默念着,让她为我加油、鼓劲。说着,艾丽掏出一张名片,一张白底黑字的名片,但见名片上方写着一句话:别人不残疾你残疾,你更应该自强不息!下方写着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不服输的艾丽。

不经意的爱

文/余文君

我出生在锦丰镇的一个小村庄里,父母都是残疾人,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从小就觉得缺少温暖。

渐渐地,我长大了,走进了小学的课堂。每天都是父亲把我送去学校,每当我看见其他同学与家长说“再见”,听到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千叮咛万嘱咐时,我的心总是凉凉的,有一股说不出的难受。放学了,当我走出校门看到同学们与家长们交流,谈论一天的学习生活时,我的心又一次凉了。有时,母亲会在校门外对我招手,而那时我总是以一个不屑一顾的眼神回绝她。回家后,母亲忙于家务,奶奶忙于耕种,没人陪我,我只得一人坐在庭院里,边做作业边倾听那油滴亲吻菜肴的“噼啪”声,每当这时,我总会对着那失去光芒的落日唉声叹气。

我开始抱怨我的父母,怨他们是残疾人,怨他们不能给予我更多的爱。直到——

有一次,我与母亲上街,母亲遇见了一位老朋友,她们立刻“交谈”起来,行人们一个个带着惊异的眼神打量着她们。我瞬间觉得无地自容,几次我都示意母亲快走,但她“交谈”甚欢,依然谈笑自如。越来越多的行人注意到她们,我的脸早已红透了,经过我三番五次的劝导,母亲终于依依不舍地和朋友“说”再见。到了家,我询问母亲:“街上那么多人看着你,你怎么还能谈笑自如?”母亲拿出笔和纸微笑着写道:“做自己想做的事,何必去理会别人的眼光呢!”直到这时,我才感受到母亲作为一个残疾人,她的心里是多么的坚强。

在一次补习班下课回去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暴雨,父亲连忙拿出雨衣给我穿上,自己却被淋成了“落汤鸡”。我受了点风寒,回家后父亲顾不上换衣服赶忙为我煮姜汤。晚上,大家都睡着了,我听到几声清脆的咳嗽声,仔细一辨认竟是父亲的声音,父亲本就身体不适,再被大雨一淋病情加重了。我的眼睛湿润了,一颗颗不争气的泪珠掉了下来,滑过脸颊、嘴唇,滴落在枕头上,涩涩的、甜甜的。我默默地抹去泪水,依偎在父亲身边,享受他那不经意的、伟大的爱。

爱总在不经意间悄悄掠过你的心灵,让你得到温暖。这样的爱必须用眼观察,用心体会。我自豪,我幸运,我享受的父爱和母爱比任何人都坚强和伟大。

五月槐花香

文/水中鱼

进入五月里,躲过百花争艳的季节,如果你细心留意,空气中总有花香的味道。而在这个节气里,就会飘过一丝淡雅的清香。而在这朵朵的清香里渐渐会勾起你缕缕的思绪。像一幅素描画儿,又像一部黑白片更像景色怡人的自然风景图,那种心灵的回归。

记得小时候院里有两颗槐树,参天蔽日,像两把撑开的伞。尤其是到了夏日,小院里铺满了树荫,大人小孩在底下纳凉。当一阵风吹过时,瑟瑟的槐花如片片的雪儿,从天而下。这时你抬头看,两棵树枝枝相连像两个腕着的手,随风荡漾着。当你拍着小手又蹦又跳时一片白色的花不偏不倚落进你的嘴里,你咀嚼着,一股香甜瞬时布满你的口腔。如今想起来,还是余味尚存。令人想往。

记得也是“六一”节日,学校组织出去玩,学生自己准备吃的和水。不像今天的孩子只管向家长要钱就是了,而是问家长准备带点什么,拿什么盛水。当次日早晨,接过家长递给一个铝制饭盒时,还没打开就顺着盒盖的边缘散发着阵阵香味,打开了就看见烙的晶莹剔透的葱花饼,你笑了赶紧把饭盒装进绿色的书包里。那水哪,家里有一个绿色的水壶,此时早已加满晾了许久的白开水并且加了糖精。这才一应具备,顾不上家长的嘱咐,一溜烟到学校集合去了。

那个年代好像绿色和蓝色居多,无论身上穿的和身上带的,几乎并无差色。唯一特别鲜艳的是胸前的红领巾,和女孩子头上的发卡。和印在脸上的红润。

时间久了,记忆总会慢慢淡忘一些,然而童年的往事,总会通过某种事物会想起什么。记得有一首诗(作者不详)“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也许是那山那水那情那物。也许真有一帘幽梦在这五月的季节里。

“重点”产业链

文/刘卫

今年开学前,我找门路,交了不菲的赞助费,把女儿转入市里那所闻名的重点小学。

这所重点小学对外却叫“示范学校”,其实是一个样。家长们对它趋之若鹜。进了这儿,意味着孩子考进重点中学多了筹码,再以后离重点大学更近。想到此,虽然让我多放了“血”,但还是觉得这个“风投”值。

正式上学后,我这才发现,贵为重点,孩子和家长付出的更多。几乎每天,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要多上一节甚至一节半的补习课。不管以啥名义,我想教委对示范小学补课是有数的,但睁只眼闭只眼。重点嘛,意味就是教育的特区,只是害得孩子迟归,家长们苦等。

学校前是条次干道,由于生意兴隆,交

通常堵塞。傍晚,别的学校旁的文具店早已黑灯瞎火,这里的几家店灯火通明。卖烧饼的,卖菜的,卖书刊杂志的一众商贩汇集于此,形成了一处繁忙的夜市。家长等待之余,买个烧饼点饥,买份报纸消磨时间。更有精明的家长在此悠闲地买菜,讨价还价,精挑细选。戏曰:接孩子买菜两不误。

那天,乖巧的女儿提前打电话,说他们数学和语文老师要讲试卷,至少要加一节半课。现在天黑得早,我骑着摩托赶到学校已是六点半。街灯初上,这条街人潮晃动,热闹非凡。站在文具店门前的郑老师对我说:“问过门卫,起码还得等半个小时。”

郑老师,现在应该是郑大爷,去年退休后,专司接孙子。看着周围喧闹的集市,他颇有“微词”:“我就不赞成这样搞。天天补习,打疲劳战,苦了孩子,劳累了家长。”

店里那个女老板插话,神情里很不认同:“您也是老师,光发怨言有什么用?您还不是心甘情愿找这份罪受?重点学校补习其实也有好处,它带动了一整条产业链哦……”

繁花落尽见真淳

文/秦敏亚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芮永红老师组织的这次家长会让我想到了这句话。

芮老师的家长会看似寻常,却有奇思妙想,有神来之笔,有曲径通幽,有奇峰突起,有柳暗花明。

常见的家长会:班主任一言堂,个别优秀学生及家长敲边鼓,大部分家长朋友做听众。芮老师的家长会则摒弃了这种模式:学生与家长是主角,任课老师是配角,班主任是导演。她智慧地悄立一旁,静静倾听,适时点拨,把时间、平台、精彩留给学生和家长。

家长会前播放的一张张照片、一曲背景音乐——《相逢是首歌》,让家长会“未成曲调先有情”。“我的5班我的家……”孩子们深情的叙述,任课老师动情的发言,听得家长心中暖意融融。若说这一环节是神来之笔,是通幽曲径,那么“我的成功与你分享,我的失败请不要重复”环节就是奇峰突起,是柳暗花明。成功与你分享,是肯定,是欣赏,是鼓励;失败无需重复,是理解,是尊重,是呵护。同学之间稚嫩真诚的鼓励别样动人,孩子那羞涩的笑、家长亮起的眼眸就是最好的证明。芮老师小小的设计让孩子学会分享与欣赏,让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前进与成长。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芮老师就是在用她的真诚真情去摇动、推动、唤醒每个人的真诚与真心。

一份预约的家长作业——一封主题为“孩子,你可懂我的心”的信件,让平时深藏的爱坦露在了孩子面前,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与感动,直击孩子的心灵。误解没有了,埋怨消失了,代沟不在了,有的是含笑的泪、会心的笑,我想此时此刻会是孩子与父母此生温暖而美好的记忆。

我不得不感叹芮老师是真正悟得教育真谛的人。

家长会落幕,感动和思考却可永久回荡。初一(5)班这场家长会让我看到了家长会的本真本色,它返于自然本色,归于纯净质朴。整整90分钟不讲热闹不求浮华,只讲真诚只求真情,真正是繁花落尽见真淳!

老赵的“官味”

文/刘卫

不管老赵愿不愿意,年前年龄到杠,从一把手的位子上退了休。刚退下来,老赵颇不适应。虽然不得不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但领导架子未散,“官味”尚存。

那天,小儿子添了个大胖小子,老赵欣喜不已,准备去医院“慰问”儿媳。习惯性掏出手机拨小车班的号码,突然意识到自己退了。现在人势利,这车恐怕要不到。搭出租得好几十块呢!有些舍不得。老赵率领老伴,提着刚煲好的鸡汤,费劲挤上公交车。

初夏,车厢里人头攒动,气味夹杂,老赵感到胸闷,拉着吊环站立不稳。公交车左奔右突,颠簸不已,老赵身胖,特别怕热,额头上已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人挨人,身贴身,有乘客开始发怨言了,嘀咕道,不是空调车吗?为什么不开?老赵哪受过这种罪,惯性使然,亮开官腔对着司机嚷嚷,大声为民请命:“车资二元整,包含了空调费。不开,就是欺诈消费者。把你们领导叫来,我要好好跟他上一课。”

小司机扭头看了他一眼,称公司有规定,温度没上来不许开。想舒服呀!像当官的坐小车去。老赵气得满脸通红,正想严厉批评,旁边的老伴拉了拉衣角,叫他忍忍算了。

过了一阵,大孙子的学校通知开家长会。以前在职时,老赵忙得昏天黑地,从来不管这些琐碎小事。儿子和媳妇正好出差,老赵只得代行其责。

有多久没开会了?老赵记不清,脑海里浮现出在职时开会的情景,尤其是本单位,自己在台上口若悬河,慷慨激昂,脱稿闲扯也不觉累。台下黑压压一片,聚精会神,不少的人认真做笔记。现在是家长会,好歹算个会,自己还带个“长”,或许能“叨”上几句。

收拾一新后,老赵赶到学校。孙子的成绩中不溜,当年是下属找关系免赞助费挤进这所重点中学。老赵留恋地朝主席台瞥了一眼,按惯例在教室前排找他的“家长牌”,没想到,学生干部却把他引到最后一排的角落处。

老赵心里很不爽。班主任还没到,熟悉情况的家长小声议论,此会是介绍期中考试情况,家长的座位以学生的成绩排名,越差越靠后。老赵心乱如麻,如坐针毡,班主任在台上讲了什么,根本没听进去,他思忖着:要是请家长发言,得对眼下这种忽视素质教育、唯分数是问的不良教风猛烈抨击一番……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

文/黄小平

我楼上的孩子,天性好动,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拆。他能将家里的电脑拆得面目全非,能将电扇拆得七零八落,甚至还动了心思想去拆空调。面对这样的熊孩子,家长是除了吓和打外,一点办法也没有。家长批评孩子不争气,孩子埋怨家长不理解,就这样经常冷战,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一朋友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跟人说话,对学习也不上心,就喜欢画画。他喜欢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来抒发对世界的想法。朋友觉得这样太内向了,不利于孩子成长,就硬逼着他去学跳舞、弹钢琴之类的。没多久,孩子就闹离家出走,很是伤朋友的心。

我觉得,楼上的家长和我的那位朋友,在教育孩子方面,心情都过于急迫了些。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可塑性也非常强,他们是上天馈赠的不一样的种子,个性鲜明富有特色才是他们的本色。我们不能要求一棵松树开出玫瑰般美丽的花朵,同样不能要求一朵蘑菇长成树一般的伟岸。是什么种子,就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家长要做的不是改变,而是引导,呵护孩子慢慢长大。

在书上看过一篇文章《有三个这样的孩子》,里面的内容是——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告诉孩子别急,慢慢来。我觉得挺有道理,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和一颗耐心等待的心。

粉色的衬衣

文/汤湘萍

清晨,我正在教室门口迎接小朋友的到来。

“汤老师早!”只见我们班朝鲜族小姑娘小朴身着一件粉色的衬衫,玲珑的小圆领和衣袖上镶嵌着粉黄色的镂空花边,霎时让人感觉春意盎然。“小朴,早!今天穿了新衬衣,好漂亮哦!”我摸了摸小朴的新衣服,赞叹地说。

突然,小朴奶奶手提一件棉衣,急匆匆地冲进教室,嘴里叽里咕噜地说着一大串令人费解的“韩语”。“奶奶,有什么事吗?”我拉着小朴奶奶的手问道。“穿——衣——服——”小朴奶奶一把抓住小朴,把棉衣往小朴身上套,嘴里蹦出了一句普通话。小朴却使劲甩开奶奶的手,一脸的不情愿。

“小朴,穿衣服,天这么冷,会感冒的。”我对着小朴叫了起来。小朴撅着嘴犟在那,一动不动。我接过奶奶手中的棉衣,蹲下身子说:“小朴,汤老师和小朋友都看到了你的新衬衣,它非常漂亮。可是现在天气很冷,如果你不小心感冒了,又得去挂水啦!”“我不穿,昨天最最也穿的这种衬衫。”小朴一边努力挣脱,一边说。“我都感冒了!”最最擦擦鼻涕嘟囔着。我顺势拉过小朴冰凉的小手,帮她把棉衣穿好。

小朴的事让我感触良多。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成了家长心中的太阳,家长给孩子购买很多漂亮的衣物,有的孩子还搞起了攀比。殊不知,家长的这种做法,在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虚荣心。

孩子的这些习惯都是在家长潜移默化的日常教育中形成的。家长们在注意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应该给予孩子更多更好的精神生活。这样孩子才会成为一个既适应社会需求、又富有个性的完整的人。

胡柚的味道

文/孙桂花

最近,特别喜欢一种水果——胡柚。

喜欢它,不是因为它营养价值很高,而是因为那一丝丝苦涩的味道。这是难以忘记的味道,就像做事不能被人理解那份心情一样难以忘记。

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他平时从不愿与人交流,跟老师也一样,在教室里最安静的孩子就是他,他不与小朋友打闹,一个人自娱自乐,上课时别看他的眼睛一直瞪着你,可老师讲的东西十有八九没听懂,几次与他的家长交流家长就是一句话“他太胆小了”,其实并不是孩子胆小,而是孩子天生比别的孩子慢一拍。同样的问题到他的面前,总是讲个三五遍后,简单的还能慢慢理解,难一点的更得花时间。但他表现的非常诚恳,每次老师一次又一次地教他时,他都能默默无闻地听着。

就这样大半年过去了,终于事情爆发了,刘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心情沉重:“王天瑞的妈妈说你打他了,手被你打出血了。”当时真的快晕了,现在的孩子,个个那么宝贝,现在的教育,严格禁止体罚,何况他们才这么点大,调皮的老师都不会去打何况像他这样的。我走到他的面前,把***妈所说的“受伤的手”一看,真的太可笑了,手指甲里有一点红的东西,指甲面上也有一点,这就是所谓的孙老师打的,所有红的都是血吗?就是打了也不可能打的指甲缝里出血,我真不知是家长有意见还是怎么的。

刘老师安慰我说:“没事,谁都不会相信是你打的,别太往心里去,下午来接时,你跟他家长解释清楚就是了。”怎么还能不往心里去,我对他儿子付出的是其他孩子的几倍、十几倍,反过来竟然是这样的结局。

漫长的一天终于到头了,放学了,我守在门口,等着孩子的家长,问明原因,才知道原来是孩子的爸爸帮他洗脸时发现指甲缝里有红色就下定论是血,并不停地追问:是不是谁打他了?还是在学校里犯错了,老师打的?结果找到了我的头上,说是“孙老师打的。”我当着家长的面,让她自己看孩子手上那所谓的“血”,结果指甲缝里的已经没有,而指甲面上还有一点,我说:“你看,如果是打的,那这上面又怎么解释呢?何况这根本就不是血呀?”***妈看了看连声说:“孙老师,对不起!误会了,昨天是不是画画了?是红蜡笔。真是对不起!”虽然事后他的家长对我比先前更客气,但心底的那点苦涩仍然还在,正因为这点苦涩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细心,更加钻研教育方式。

甜甜的生活固然很美,但苦涩也必不可少,只有品尝到苦涩,才能使自己不断反省,不断进步。

错觉

文/董新明

错觉往往产生在一念之间。苗老师庆幸的是,那个错觉仅仅存在了几秒钟。

放月假的这天,苗老师发现,活泼好动、有“假小子”之称的小Z又和几个男生说说笑笑出了校门,中间还多了一个文静的女生小Y。

小Z是个有“故事”的女生。

有一次放月假,她和班上帅气的大S在人民剧院门口相遇。身为开发商之子的大S请小Z看了一场3D电影,两人便迅速“好”上了,“好”到在食堂就餐时两人互相往对方嘴里塞食物。“好”的结局是苗老师请来了双方的家长,当面锣对面鼓的,一阵“鼓乐悠扬”过后,两人心悦诚服了。第二次还是放月假,小Z与几个要好的同伴在香特莉西饼屋聚餐,为其中一位过生日。大家推杯换盏,把假日的激情宣泄到了极致。大醉的小Z被同学送回家时,竟在客厅里“翻江倒海”起来。当苗老师闻讯赶到小Z家时,她已被***妈扶到床上睡得迷迷糊糊了……

两个小故事,还好没酿成大事故!可小Z这个英语科代表的形象已在苗老师心中打了不小的折扣。苗老师好几回在班上训话时都差点指名道姓地说,XX,你要做个淑女,不要太张狂,别让家长太闹心、太揪心!小Z心里明白,苗老师这话是冲着她来的!她知道,这是由于她活泼好动,同时也有渊源——她上初中时就爱和男孩在一起玩,在一起闹,老师、邻居都爱把她叫作“假小子”,为此她没少挨家长训斥、责罚。经历了两个故事后,在老师、家长的响鼓劲敲之下,也在那次“把握分寸、正常交往”主题班会之后,她渐渐收敛了一些。可今天“故态复萌”,会不会又有“故事”发生?难道小Y也受了小Z的濡染?苗老师盯着小Z几个蹦蹦跳跳离去的身影,掏出手机,编了一条规劝小Z的短信息。正准备按发送键,她想了想,竟把信息给删除了。“也许只是错觉呢!”苗老师平静了一下内心,启动了自己的电动车,远远地跟着,直到小Z几个朝她们所在的朝阳社区走去,苗老师这才掉转车头回家。

两天后的一个下午,苗老师正在办公,突然有人找她,他们是朝阳社区的两名工作人员,代表社区给苗老师班送感谢信来的。原来,班上的小Z、小Y、大S几人利用月假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清理排污沟,植树栽草坪,给孤寡老人送温暖,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电视台记者也作了现场采访。社区同志高兴地说,孩子们身在校园,情暖社会,这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啊!

苗老师接过鲜红的感谢信,只觉得手中沉甸甸的。“我那个错觉,险些损了几个孩子的形象啊!”她摸了摸自己有点发烫的脸颊,心里无比舒畅地说。

五四街

文/李存瑞

五四街,邢台市一条小小的街道,窄而短,建在学校居民区,被中华大街分为南北两段。北段是五四菜市场所在地,五四菜市场因其规模大、品种全、价格便宜而在市民中享有广泛的赞誉。蔬菜水果、生鲜禽肉、日用百货,人们一天一时也离不开它。好多市民从附近搬离,却要跑多远的路来这里买菜,一是享受这里齐全的商品,二是对原来便利生活的怀念。午后,带着家人,拎着菜篮,悠闲地走在市场上,总能买到满意的菜食。最主要的,还是那种直截了当自由选购的便利和携妻带小其乐融融的感觉。五四市场办成了这样,我要由衷地说:赞一个!

而今天要说的,却是五四街南段,那个幽静温馨而诗意的路段。

五四街南段长仅数百米,两侧种植高大的笨槐,茂密的枝叶遮挡住炽烈的阳光和远处的噪声,踏入街道,一下子便像进入幽静的园林中一样,心便会立刻放松舒适起来。路东整个被邢台一中占据,透过高高的围栏,可以看到校区内学生们在室外活动的身影;路西是仿古型的文体门市,一间一店,店主不求其大,但求其精,精明的店主使尽各种招数吸引着顾客。

街道上行人不多,三三两两,其中又以初、高中学生居多。搭着肩的闺蜜,并着排的男女同学,他们在仿古门店前徜徉,进入到礼品店挑上几件小礼品,又到甜品店去要上个冰淇淋,然后再去买上些笔本文具,即使无事可干,也还要把不长的街道走上一遍,生怕辜负了这美妙的时光。小店的名字充满新奇,“绿泡泡”、“爬宠帝国”、“道谢”、“猫小懒”,无不充斥着年轻时尚气息,迎合着少男少女的欢心。用现实流行的话说,那就一个字:潮。放假了,开学了,毕业了,生日了,同学们真真地离不开这些小店了。

晚上,小店大多歇业了,仅有零星的几家还亮着灯,街道更加幽静。此时遛弯儿的出来了。晚饭吃罢,穿上休闲的装束,拉上几十年相濡以沫的夫或妻,慢慢悠悠地在街边走,有的张家长李家短地说着闲话,有的却是默契地一直走,不管是说还是不说,都觉得是闲适自在,都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偶尔,会有少许的学生出来缓解一下紧张的学习情绪,他们找着个买文具的理由,便两个人一同出来,每人吃上个炸串,喝杯酸奶,有的男女同学在树影下说上几句悄悄话,就匆匆上课去了。

不过,小街也不是一直的风平浪静以至于会感到沉闷,小街也有活力迸发的时刻,那却要透过铁的栏杆。每到下午或是周末的午后,一中栏杆内的篮球场上就会洋溢着学生们的青春活力。你在街上走着,不由自主地就会为“嘭嘭嘭”的球声吸引,跑、跳、拦、躲、跨步上栏等一系列动作上演着,你也不由地为之喝彩或惋惜。那可都是一群青春的少男少女啊!他们喊着叫着,夸张的动作,爽朗的笑声,肆无忌惮,任意而为。有时学生们打起比赛,男生成了战场上的英雄,女生在旁边加油喝彩,操场上欢呼声此起彼伏,比之NBA的比赛也不差几分。每次走到这里,我都会驻足观看,每次都会看得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真的想跟他们拼抢一番,只可惜比他们年长了二十几年。

家长们把孩子送进学校,过好几个星期才能见上一面,有的想念孩子了咋办?他们便会来到这里,透过铁栏杆,巴望能见到自己亲爱的宝贝。有的为了让孩子吃上一顿亲手做的饭菜,晚饭时刻,家长从家里带饭盒过来,栏杆内外,学生吃,家长看。家长还嘱咐着:慢慢吃,别吃撑了啊。孩子们就“嗯嗯”地边吃边点头。

暑假寒假里,学生们不见了。偶尔见上两个,却是倚车相对,彼此诉说着,有的还会呜呜大哭。年轻人,你伤心了吗?

我好心疼,但我只装做若无其事地走了过去。

街最北面角上的日军碉堡记录着这里的沧桑历史,转眼间70余年过去,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现在最小的也要八十几岁了吧?而这些正在学习的高中生们,马上要迎来高考,之后,他们又将去往哪个城市?哪所大学?

五四街啊,记住这些从你身边走过的人们吧!

笼中之“鸟”

文/夏菠

我说的笼中的“鸟”,不是自然界中飞翔的鸟,而是在当今社会中被大人称作“小皇帝”“小公主”的我们,我们有时就像关在笼中的鸟。

我们学校门口一到放学时就热闹起来了。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横七竖八地放在那里,乱哄哄一片,那些家长们在等待自己的儿女。有些同学的家离学校非常远,家长接送情有可原。可有些同学离家特别近,爸、妈还是天天接送,真是多此一举。每天上完一节课后,有的家长还到学校给我们送食品,阴雨天送伞、送衣服。更有甚者,有的同学轮到值日,父母、爷爷、奶奶竟到学校代劳,真是疼爱至极了。

我们也怪可怜的,家长管得严严实实的,我们想玩水,家长说“不能玩,玩水会弄湿衣服的。”我们想到沙滩上去玩,家长说:“不能玩,玩了会弄脏衣服。”我们想帮一帮父母做家务,大人说:“不需要,你还小。”有谁对我们稍不客气,大人就会到学校大吵大闹……家长认为这样是在爱护我们,而实际上却是害了我们。我们是在玩中认识世界,今天我们在水沟里用泥巴做个小堤,说不定长大后会建造一个拦河大坝;今天在沙滩里堆个小房子,说不定长大后能设计建造高楼大厦;今天的不愉快,明天就会辨别是非。玩,是丰富我们想象力的一种活动,而那些不愿我们玩的家长,是用一个无形的笼子把我们牢牢地关住了,使我们像关在笼中的鸟,失去了自由飞翔的能力。

鸟有鸟性,百鸟是天地的灵物,大自然赋予它们一对翅膀,就是让它们在天地之间自由飞翔。可有些人偏愿意把鸟养在鸟笼中。有一只养在笼中的虎皮鹦鹉,一天飞回到大自然里,因为不会自己找食物,结果饿死了,这个教训还不够深刻吗?今天,看到校门口来接孩子的家长,我想,家长们是不愿意我们成为笼中的鸟的。谁会希望我们成为那只饿死的虎皮鹦鹉呢!

收藏多多 收获多多

文/潘冬妹

幼儿收藏的品种之多是大人难以想象的,据我观察,幼儿的收藏主要有:不同类型的球、小汽车、五颜六色的糖纸、各种形状的木块、教师发的小红花、各种包装盒……总之,幼儿的收藏范围非常广,收藏多了,收获也就多了。

然而,一提到收藏,人们总认为是大人的事。怎样正确指导孩子的收藏,我做了一些尝试。

激发兴趣,收藏多多。一次和诺诺家长交流,听到家长诉说自己的孩子怎么那么小气,每次玩过的纸都不舍得扔掉,甚至连一点点大的小纸片都不扔。看着家长一脸迷茫的样子,我马上说:“诺诺这个爱好很好啊,你可以有侧重地和他一起收集。”过了一段时间,诺诺带来了一本画册,打开一看,哇,漂亮极了,是一本糖纸画册,每一页都以图案分类,如水果类、花卉类、蔬菜类、动物类等。我便让诺诺向全班幼儿介绍,其他幼儿听得津津有味,表示要学着收藏。

学会收藏,惊喜多多。幼儿的收藏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还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不要收藏不干净的东西,像玻璃片这类不安全的东西也不宜收藏。在收藏方法上,也要做具体的指导。如药瓶必须洗净再玩,糖纸要洗净抹平,图片、照片还应该注意不要用汗水、湿手直接接触……这样,幼儿就不只是爱收藏,而且会收藏。

举办展览,收获多多。幼儿把自己收藏的东西带到幼儿园展出,孩子们兴趣很高,家长也非常支持。在介绍收藏的过程中,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有的幼儿头头是道地介绍收集的各种“第一”,如第一只书包、第一张画、第一朵小红花等等。举办亲子收藏制作展览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收藏的材料巧妙利用,推陈出新,点石成金,家长同孩子一起用收藏的旧画报、碎布片、边角零碎等进行缝制、粘贴、喷涂、剪刻等各种方法装饰,做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的收藏兴趣,可以寓教于乐,培养他们的审美情绪,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荣誉感、友情感、集体感。

“暴养”十不准,对还是错?

文/何晓欢 苏贤

《我在美国做妈妈》一书作者虎妈对她的孩子有着非常严厉的“十不准”。在中国,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若干年,家长们也正视了考试成绩以外的素质培养。因此,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甚至学龄前的儿童就背负着钢琴、围棋、英语等五花八门的课程任务。不少家长抱怨:现在别的孩子都在学这学那的,我怎么能让我的孩子落后呢?一边努力推着孩子往前,一面心中于心不忍:唉,这么小的孩子就那么辛苦。可以说,放不开收不笼的心态一种盘旋在家长们的心中。

“看到书中的索菲亚因为练习钢琴而咬钢琴,我也想到我无数次剪断古筝琴弦的经历。甚至有的时候,故意弄破手指以期望逃脱练习。但是,妈妈从来没有给我停下来的机会。即使我的手指破了,她也会给我裹上创口贴继续练习。这大概是我最后古筝造诣得以达到为我学习加分的重要缘由。”这是爱丽在看到虎妈的书后发出的感慨。

当然,这种“暴养”方式被很多人质疑,因为这似乎正是人们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所审视、背弃的严酷的教育方式,深受西方人权意识影响下的人对这种教育方式甚至冠以“非人道”的帽子。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古代的大家,他们很多人都是在这种冷酷的宗法般的教育环境里得以成才,而且在他们长大后对这种教养方式的评价多是:父母对自己的深爱。

现在各种教养方式百家争鸣,甚至出现了传统私塾与古典修养之教育,教育界与家长一片哗然,急功近利以及以孩子为精神支柱的家长甚是手足无措,惶惶不安,生怕失聪,错失良机,日夜思量,四处尝试。其实没有万能的教育方式,每个孩子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不同,不同时期对人才的评价也不尽相同。

当然,你不是虎妈,你的孩子不是虎妈的孩子,也没有必要全盘效仿。鲁迅说过:取其精华、丢其糟粕。何谓精华,何谓糟粕,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断。

联合

文/梁爽

昨天已经很晚了,晚间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刚好说完再见,我接到女儿一位同学家长的电话。

她说过你好以后,自报家门,直奔主题:“最近班里发生了很多大事儿,咱们家长一定要联合起来。”

我在心里嘀咕:怎么没听女儿说过?小学一年级,入学不到一个月,能发生什么大事?

她又问我:“你知道班上有个叫乌笛的男孩吧?”

“知道,听女儿提过,是个很活泼的男孩呢。”我笑着回答。

“什么活泼,是有病啊,肯定是多动症,完全没有自控能力,还有些暴力倾向呢!”

“小男孩,好动是难免的。”我说。

“看来你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上学第一天,他就用铅笔戳破了我女儿的脸,我先找了老师,又找了校长,学校要他家长每天来陪他上课。结果今天他奶奶上厕所时,他又企图用铅笔戳我女儿的另一边脸。”

“呃,小孩子,是闹着玩吧……”

没等我的话说完,她马上又说:“这种孩子就是害群之马,再这样下去,指不定哪个孩子又要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联合起来,坚决要乌笛退学或者转走。”

“这么小的孩子,我们得给他改正的机会。”她的小题大做,让我感到有些好笑。

“哎呀,你怎么能这样想,你的仁慈,就是对我们的孩子不负责任。”

“我还是觉得问题没那么严重……”

“那是因为受伤的不是你女儿,我们给他机会,谁给我们机会?”家长的情绪越发激动,声调也一下高出很多,“你说,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等得起吗?等不起也赌不起啊!”

谈话在不愉快中结束。我觉得这位家长过于紧张,也没有和女儿提及此事。

过了两天,又接到另外一位家长的电话,内容差不多,大概是受前一位家长的委托。我敷衍了几句,便挂了电话。

大约又过了半个月,我差不多已经忘了这件事,有一天女儿放学,突然对我说:“妈妈,乌笛走了,再也不到我们学校上学了。”

我心猛地一沉,安慰女儿道:“他可能是去了更好的学校吧。”

“不是的!”女儿瞪着亮亮的眼睛,“他们说是家长联合起来不想让他在我们学校上学。妈妈,你也不愿意乌笛上学吗?”

我无言以对。

“妈妈,乌笛走的时候,哭得好伤心啊。”女儿说这话的时候,眼里也有泪。

我班的“每日一问”

文/浦春华

这学期,我班本着“务实和坚持”的原则开展“五个一”活动,现在谈谈我们在“每日一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给幼儿一个提醒

我们每天在幼儿离园前口头布置问题,老师说得很慢,说完了还要求幼儿重复,怕幼儿记不住或者忘记了,在幼儿离园后,我们以短信的形式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出发点,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完成问题的小朋友,我们都会以“五角星”奖励作为激励,这时的答案由老师向大家公布。

给幼儿一个记性

在一段时间的坚持后,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幼儿的“每日一问”要图文并茂,不但要有文字的表达,而且要有表示文字意思的图案,文字是家长写的,图案是要求幼儿绘画的,从图案上来看,就可以判定出哪些是家长包办代替的,哪些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探索的。不但如此,我们还要求幼儿来向大家陈述他的答案,有的幼儿能一字不差将写在纸上的答案说出来,说明他真正参与和了解了,这样的孩子我们才会给他奖励,反之,有的孩子的“每日一问”只有文字没有图案或者口头讲述不出来的,我们都不予以奖励。这样是要让幼儿知道,老师的要求是在不断提高的,做一件事情就要认认真真去做。

给幼儿一个习性

现在,我们每天布置的“每日一问”都是口头上布置一遍,不再给家长发短信了。有的家长反映收不到“每日一问”的短信,我们回答他们:因为我们在逐渐提高幼儿的自主性,提高他们的口耳相传,所以才这样去做的。听了我们的解释,家长也很支持和很理解,有很多家长怕孩子回家传达错误,有时还在QQ上问我当天的问题,就怕出错,其实,现在我们班的孩子们已经锻炼得不会出错了,父母的担心是有点多余的。现在每天带答案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有的孩子就问我:浦老师,为什么现在不天天给我们“每日一问”的奖励了?我的回答是:现在要坚持得好的小朋友我才会奖励。听了我的回答,我相信孩子们在他们的心里已经种下了“坚持”的种子,我常和他们说一句话: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说过的话,他们都记住了,也去努力做了。作为老师,我真的很欣慰。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老师一点点的浇灌。

在忙碌中期待

文/边东杰

看着周围川流不息接送孩子的家长们,听着他们高谈阔论对自家孩子考上名校的期盼,想着自家女儿也面临高考的硝烟,我身不由己,也像所有高三家长一样,关注着所有有关高考的讯息。买资料、听讲座、同老师沟通、与孩子交流,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考学的目标和方向。担心孩子的身体,关注孩子的成绩,一日三餐的搭配,衣物鞋帽的冷暖,事无巨细,无不牵挂着我这位母亲的心。

在我的所有QQ群里,只有“高考”这一群里的信息频繁闪动,我知道这是每一位高三学子家长们那一颗颗期盼的心在跳动。人们不断交流着对志愿填报政策的理解,询问着各种讲座的地点,了解着每次考试孩子的成绩位次……

我家每天清晨起床的闹铃就是新的一天开始的号角,我负责一日三餐的筹划和加工,老公负责孩子的接送和各种食品的购买。女儿每天送着星星起床,又顶着繁星自习归家。看着辛苦而又乐观好学的孩子,我们只有默默地做好后勤保障。让我把Q群里的一段话献给所有高三的孩子们吧:“我相信,高考会给你们这一段努力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让扎实与平静成为最好的坚守,让复习与高效成为最美的珍惜,让责任与信念成为最有力的冲刺。相信过程,守望胜利!”让我们所有的高三家长们,共同在忙碌中期待……

家教

文/张学斌

论起现代的家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因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科技在进步,所以,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培养尤为重视。高标准,严要求,望子成龙是家中的首要大事。当然,这里面动机有迥然不同。

指望子女日后谋取金饭碗有之;指望白屋出公卿者有之;指望出国留洋、谋取绿卡者有之;指望成为各大明星者有之;指望报效国家当科学家有之。当然,这些家长们培育英才,虽然动机各异,但似乎都懂得抱之木育于幼苗的道理。于是孩子们奶香未净,家长蓝图早已绘制好了,即刻实施。我和老伴在上海带孙子十多年了,对现代家庭的教育方式,目睹在心。我们的孙子刚上幼儿园时,家教日程之满令人吃惊:每天除上好幼儿园日程外,不是啊啊喔喔的拼声音;就是背诵英语单词,识汉字朗读声;今天这个叮叮当当的弹琴声;明天那个噼噼啪啪的游泳声。周六、周日还要接受学龄前“入学”的教育。

我们见状担忧孩子的身心受得了吗?可儿子儿媳却说,现在都是这样,你不学,人家在学,怎么办?有的家长为使孩子们入重点小学,中学,便举债硬拼“赞助”学校,或调动人脉,花钱搞定;有的索性租房或迁户口陪读,大费周章。可见家长们的用心良苦,由此可见一斑。有一次,我散步时,看到一幅恶补图,老子教育儿子的方式,粗暴至极,将儿子的书本掷于满地,一阵牢骚,训斥痛骂,儿子眼泪汪汪,哪有半点读书乐?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根独苗,望子女成龙成凤,是家中一切希望均寄于斯人,所以这种家教对其悉心珍爱也是人情之常。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的舐犊之情已经变为危险的宠溺。有的家长新富新贵,对孩子挥霍成性,非但不是约束,反而声色歌舞、言传身教。有的家教助成家长富而轻德,哪知是福是祸?有的则对孩子百依百顺、诺诺称奴。我在公交车上曾看到,爷爷奶奶们接送孙辈们上学放学时,主动让座于孩子,而孩子们却心安理得地坐稳也不肯给年迈的爷奶们让座,有的孩子还撒娇地责备爷奶这也不好,那也不行,相反爷爷奶奶们一个劲地连连关爱着。这些孩子的任性娇惯,恰恰是家教不当所养成的?有的上高中,乃至上大学的大孩子,还依赖家长的照顾,吃饭穿衣都是问题。据说,有的家长送孩子上大学时,久久不肯离去,居然蜷缩在走廊,说要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想想我们这些家长们的“爱举”心多么令人“敬意”?明智者会觉得悲哀。

文人吕坤在《呻吟语》中说:“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恩宠过礼,臣妾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这对某些家长来说,良好的家教尤为重要。家教的确是马虎不得,大意不得,宠溺不得。在当今社会里,但愿我们这些家长,不要做这样“情爱过义”的家教,终害于子孙。

家长的身影也是家风

文/丁梦然

和许多家庭一样,我家每天也在传递着爱和感动。

记得小时侯,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总为吃饱穿暖奔波,爷爷在集市的食品厂,奶奶做饭洗衣,爸爸妈妈整天在生产队干活,从没有陪我们孩子的时间。那个时代,孩子最大的奢侈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见到丰盛的美食,穿上美丽的新衣,享受到父母的陪伴。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奶奶每天三顿想方设法给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爷爷和爸爸蒸个鸡蛋,烧点儿好吃的。那时,家里好吃的,都留给家里的男人和劳动力吃,孩子只能分尝一点点。我们很不理解,也很想吃,甚至想“偷吃”,但奶奶见了,总说“那是留给爷爷与爸爸的,爷爷爸爸病了,你们就什么都没的吃”。不像现在,什么吃的、玩的先“孩子”,后“大人”。这让我明白了“先大人、后小孩”的尊老家风。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也非常孝顺,爸爸晚上一有空就陪奶奶说话,妈妈每天最后吃饭,从未与奶奶争执过,大事小事都由奶奶作主……我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总见他们忙碌和谐的身影。所以,他们的影子对我影响最大。

到我们这一代,对孩子也是言传身教。晚上,孩子写作业时,我们也看书写作或做家务忙碌,从没不良嗜好或生活习惯,告诉孩子做好人,做好事。每当家里吃一些好吃的,都叫孩子先分给奶奶,到哪里都叫孩子喊上奶奶。孩子对奶奶与我们非常尊敬与民主,什么都懂得分享。

我传承了父母的影子,也希望我的影子影响儿子的身影。因为家庭的和谐,社会的文明,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作为女儿、儿媳、母亲,我的每一个举动,都影响家里的人。家里人的性格、气质的培养,品德、世界观的形成与家长密不可分。

良好的家风就像一棵大树,子孙都在它的荫蔽下振兴家族,利国利民。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