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故事大全

2023年03月16日优秀文章

情感故事大全(必读6篇)

故乡的奶奶

文/王艳艳

在记忆的深处,保存了许多值得回味和怀念的片段,它们慢慢地变成了一本宝贵的故事书。流年的岁月,总是有一双温柔的手,在不经意间悄悄打开这本书,让我一页一页仔细阅读、品味。

想起了故乡的奶奶,她已经78岁了。在这沉沉的夜里,她睡着了吗?

二十几年前,我那时只有三四岁的年纪。那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村子里请来了戏班子唱戏。爸爸和妈妈吃过晚饭就去看戏了,奶奶留下来照看我和两个哥哥。两个哥哥打小就很顽皮,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玩具,而我一般只有等他们玩够之后才能捡起来如获珍宝般独自玩耍。那天晚上,爸爸妈妈走后奶奶去锁门,因为房屋木板门早已变形,锁起来很是吃力,奶奶在外面吱嘎吱嘎地锁门。此时被子已经成了两个哥哥的新宠,他俩每人头顶一床被子在炕上转圈圈,我静静地看着他们。过了一会儿他们不玩了,我高兴地捡起来顶在自己的头上开心地转了起来。刚转了两圈就扑通一声从炕上跌落到了地上。奶奶听到哭声赶紧跑回屋将我抱起。我哭得很凶,不一会儿整个后脑勺肿了起来。奶奶抱着我就去找爷爷。我已经神志不清,身为赤脚医生的爷爷也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接下来只有听天由命了。第二天我还是昏睡着,但下意识里还是只让奶奶一个人抱。第三天依然如此。小小的我在她的肩膀上趴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就这样硬生生地扛过了几天,竟然奇迹般慢慢地好转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乖巧懂事了,也学着替奶奶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虽然有时候做得不尽完美,但我会极力按照她的样子去模仿。

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的早晨,已经八岁的我起床一睁眼发现奶奶不在身边,顿时慌了神,生怕奶奶丢下我不管。没有奶奶在身边我一点安全感都没有。爷爷告诉我奶奶去田里间苗儿了,我听后拿起小锄头就跑去找奶奶。等我到田里时,奶奶已经拔了至少五六百米。我没有惊动她,悄悄地跟在身后学着她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干了起来。奶奶累了直起腰休息的时候,一回头看到我浑身泥巴还很是卖力的样子,一下子笑了起来。她起身来到我身边表扬了我,听到奶奶的表扬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看着她,她看着我,祖孙俩不由得开心大笑起来……

记忆里最令我刻骨铭心的片段,是北京的二叔打电话让奶奶去帮他们照看孩子。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忍不住哭了起来。奶奶一下就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安慰我:"艳啊,好孩子,别哭,一晃就过年了,过年我就回来了。你和爷爷在家哈,要听话。"此时我早已泣不成声,就好像奶奶要永远离开我似的,眼里的热流不受控制地一个劲儿地往外涌。奶奶看着我,眼圈也红了。我知道她更放心不下我,可是又别无选择。奶奶离家去北京的那天正值深秋,辛辛苦苦的农民都在感受丰收的喜悦。我们家也不例外,清楚地记得家人们都在场院里忙碌着打稻谷。满心孤独的我默默地回到房间,一边叠着奶奶的衣服,一边泪流满面。望着窗外圆圆的月亮,想想奶奶走后的日子,不知道该如何安置那颗恐惧无助的心……

我和奶奶之间有太多太多的往事,那种深入肺腑的牵念,任何文字的表述都显得苍白,一部长篇也难以说得透彻!

如今的我有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在遥远的南方有了自己的家,能与奶奶相聚的时间少得可怜,每年仅年后几天或可回去探望我魂牵梦绕的白发苍苍的奶奶。思念的苦楚时常刺痛心底,这成了我永远打不开的心结。

奶奶啊,如果可以,我宁愿时光倒转,让我回到小时候,还做您的跟屁虫,您走到哪儿我跟到哪儿,每天依偎在您身边……

马桩子

文/李娟

讲一些马桩子的事情。

我们才搬到深山夏牧场沙依横布拉克时,生意极惨淡。那一年,七年一度的阿肯弹唱会设在了库委沟那边,人就全都往那边跑了。于是我们这片夏牧场上的毡房少了两百多个,原先珍珠一般撒遍山野,如今空寂得让人看了心寒。

一起做生意的伙伴一家一家地搬走了。不久后,这片草甸上只剩下我们家和另外两三个帐篷,寂寞地面对着更寂寞的山谷。

我们实在没有能力搬家,我们雇不起车。没办法,生意太惨淡了,我们连搬家的钱都没赚出来呢,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走。

那段时间总是下雨,总是刮风,洗完后搭在柴火堆上的衣服总是被吹到沼泽里去。我们这个家很简单,因为我们总是想着离开,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临时的,什么都在将就、湊合。

当最后一位关系密切的老乡也开始装车时,我们的衣服又一次被风吹走并弄脏了。我妈气极,拿着斧头在柴火堆里噼里啪啦砍了一阵,整出两根碗口粗、两米长的木头来,然后在沼泽上立了两根桩子,牵上铁丝,做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晾衣架。

她一边做这些,一边冲着正为搬家而忙得不亦乐乎的那群人大喊:"你们走吧,走吧!我要在沙依横布拉克扎根了!"说着,"砰"地把木头砸入挖好的大坑,大喊"展开崭新的人生",又砸一下,再喊"生根发芽",很豪迈悲壮的样子。

他们在车上冲我们的新晾衣架欢呼,祝我们生意兴隆,祝我外婆万岁。

结果,不知是心诚还是怎么回事,架子一立起来,生意马上好得不得了。

细察究竟,居然是晾衣架的功劳——不过现在不能称之为晾衣架了,因为当地方圆百里的老乡都拿它当马桩子拴马呢。

以前,他们骑着马来到这儿,绕着这片帐篷区走半天,终于在河那边才找到桩子系了马,然后顺便在河那边买东西。等慢慢转到我们这边来时,要买的东西都差不多置齐了,顶多探头进来瞅一眼便走了。

现在他们来了,在我家门口系上马就径

直走进帐篷。照着家人开出的清单三下五除二买齐了东西,打好包寄放到我们这儿,再到另外的地方慢慢转。临走牵马时再顺便进来看一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忘买的或临时想到要买的东西。

再加上这一片的生意人走得没几家了,也没了竞争,所以嘛——我妈一高兴,跑出去一口气又在门口立了一大堆桩子。

我们弯腰走出帐篷,门口一大群马,连柴火堆上系的也是,简直让人没办法走过去。

我们跟着转场牧民来到巴拉尔茨。这回不用搭帐篷了,我们在一个村里租了间正儿八经的土坯房子。虽然又黑又破,地上老有扫不完的土。

这里的生意倒是不错,因此从没动过栽马桩子的念头。也没那么多时间去栽,我们

整天都得忙着在柜台后收钱。

还好马缰绳一般都挺长,进商店的人不用拴马,牵着绳子直直进店,马就在外面等。绳子呢,随手搭在铺着长短不齐的板皮子的柜台沿儿上,反正马在外面,又看不到拴没拴它。碰到缰绳短得够不着柜台的,他就把头从门口探进来打个呼哨,我妈一推我:"去!"我就乖乖跑出去,接过绳子,站在外面替他牵马。他则不紧不慢地进房子慢慢和我妈喧话。说不定我把马骑走,绕着村子兜几圈回来,他还在慢条斯理地选购东西。

有时候牵的会是一峰骆驼。我拉一下绳子它点一下头,跪下去;我又拉一下,它再点一下头,站起来了。我拉个不停,它开始不耐烦了,左右摇晃着头,磨着牙,突然大步向我走来。我吓得丢下缰绳就跑。

在巴拉尔茨,我就是一根马桩子。

喀吾图的马桩子在镇上那唯一一条马路的尽头,下临河边一大片墨绿的草场。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根。这是真正的马桩子,粗壮、高大,衬着对面矮山上分布的一座座东倒西歪的泥土屋子,很有古老的乡村感觉。周围没有树,视野开阔,只有它们疏疏密密,高低参差地立在天地间,稳固、怆然。

平时那儿很冷清,偶尔系一两匹马。不过在羊群上下山经过喀吾图时的季节就大不一样了,那儿挤的全是马,五彩斑斓一大片。加上彩漆马鞍、鲜艳的毛毯,以及披在马背上、垂在马腹上的各种饰带……好一片图案与色彩的海洋!喀吾图其他地方都没那里热闹。

我挑水经过那里,抬头望着眼前的桩子,从第一根数到最后一根,再从最后一根数回来。数一根走一步,咬着牙数的。那几根桩子似乎一根一根栽在心里。那个数字和桶中的水一起,从桩子上压下去,一下一下地,似乎要把桩子完全砸到没顶。

雪化完后,一个年轻人坐在高高的桩子上拉风琴。他坐得那么高,身后全是蓝天。我曾在一次婚礼的晚宴上见过他,他那时没拉手风琴,只是在宴席中静静地坐着,就像在高高的马桩子上坐着时一样。后来我向马桩子走了过去,他就拉了起来,琴声从马桩子间一根一根绕过来,来到我面前。

青梅

文/吴鲜

青梅是一个女子,乡间的一个女子。青梅是一棵树,生长在故乡老屋的门前,亭亭玉立。

青梅出生的那年,父亲当时从山中砍柴归来,亲戚家给了他一批树苗,其中就有一棵青梅的幼苗。父亲爱酒,他在戏文中曾听到过"青梅煮酒"的唱段,他心想若在自家门前种上一棵,以后就不愁"酒"了。青梅的上面,是两个姐姐,一个大五岁,一个大三岁。青梅的母亲自青梅出生后,更是抬不起头来,终日愁眉苦脸的,数着日子过日子。太阳的每一天升起又落下,相对于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丝毫没有任何影响,光阴的流水里,波澜不惊!青梅长得很快,一眨眼的工夫,已出落成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一如门前父亲当年种下的青梅树,长势良好,亭亭玉立。青梅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美。直到有一天,由于一位画家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青梅的人生。那是一个落日的黄昏,暮春的时节,梅子尚未成熟,青梅忙完了一天的农活,在门前清水塘边洗了洗被汗水湿透的身子,赤足坐在了青梅树下,夕阳的余晖斯时返照在她大理石般瓷白的前额上,倒映着乡村岁月的山峦树影,时间仿佛静穆在了那一刻。"作品啊,伟大的作品!"画家在那一刻,激动万分地跪在了地上,大声喊道:"别动,就这个姿势……"不大一会儿工夫,画家一挥而就,创作了那幅《青梅树下青梅女》的传世佳作。后来的事,顺理成章,作品在全国画展中屡屡获奖,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由于这幅画,一夜窜红,许多人慕名前往,寻找青梅树,找寻青梅树下的女子,想一睹"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那个画中的小山村的芳容。时间,造化总是弄人,青梅在画家的一方"语重心长"的游说之下,当年,跟着画家,去了南方。

我几次回到故乡,想了解这些年青梅过得怎么样?但乡人们像约好似的,均缄默不言,这让我好生困惑……还是住在青梅隔壁的二丫向我道出了事情的原委:青梅当年,跟着画家去了南方,当了几年模特,吃了几年青春饭,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后来,也许,她当年穷怕了,再也不愿回到那个贫穷的小山村,重复着她母亲、姐姐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她嫁给了一个南方人。只是这些年,她再也没有回到过那个生她养她的小山村。只是在每年青梅成熟的季节,她会给她的父亲寄回几瓶好酒,和一沓钱。最近几年,二丫也没了青梅的消息,据青梅的二姐的一次无意中透露的消息说,青梅在南方过得并不好,也生了三个女子,丈夫经常打她,后来,她跳窗而逃,坠楼而亡,卒年,二十九岁。

青梅的父亲在那一夜,酩酊大醉。晨起,一刀一刀,在亮晶晶的晨光里,他砍倒了当年他亲手种下的青梅树,他面朝南方,望着眼前轰然倒下的青梅树,他昏花的双眼欲哭无泪……

青梅。青梅煮酒。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些个美好的意象,之于今日,故乡,美丽的小山村,老屋,灯下,我写下"青梅"二字,作为这篇小文结尾的时候,我心中仿佛翻腾起青梅涩涩的酸味,久久挥之不去。窗外的月光下,少了青梅树的婆娑的身影,乡村的月夜斯时多了一份苍白。远山静穆,松涛阵阵,乡村的夜晚,我儿时的伙伴,青梅呵!你何日能魂归故里?在清亮亮的月光下,能再次看到你一路奔跑在乡间屋后的山崖上,手执着一束金黄的菊花,舞动着整个乡村夜晚的夜色?

青梅,故乡的女子。青梅,一棵树的离去,一段乡村岁月的回望与凝眸。今夜,青梅,你还会走进我的梦中吗?一如儿时,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我有一个"传奇"父亲

文/靳楠

我有一个传奇父亲,强盗见了都要"绕道".

那是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听母亲讲,有一年年关将近,父亲抢救病人,到凌晨两点多钟才往家赶,半道上遇着蒙面强盗拦路抢劫。父亲不慌不忙,淡定地说:"我是李大夫,在外面抢救病人,口袋没有装钱啊。"强盗一听是父亲的声音,连忙摆手示意让父亲快走。父亲还没走几步远,那边强盗跑的比父亲还快,一溜烟的无影无踪了。月光下,只剩下父亲的身影,疲惫地往家里走去。

其实,那天父亲身上装着巨款,那是为二哥结婚筹集的资金,如果强盗搜身,后果不堪设想,但强盗没有动父亲一根毫毛。母亲猜测,一定是父亲救人无数,那强盗也在被救之列,所以才会手下留情,但又怕被父亲认出来,干脆"绕道"而逃。

父亲大难临头,能逢凶化吉,全缘于父亲的古道热肠和有口皆碑的医德。

父亲有一副古道热肠,常把病人当做亲人。有一年,邻镇村子有一位产妇,生子难产,那年代农村医疗条件奇差,还没有剖腹产,眼看着产妇失血过多而生命危垂。她的家人找到父亲,非让父亲过去救命。父亲的徒弟劝父亲不要去,因产妇病危,产科不是中医强项,怕救不活人坏了父亲一世英名。父亲二话不说,背起急诊箱就走,最后父亲通过诊脉,银针点穴,将产妇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然后巧用奇药,产妇顺产一个白胖小子,母子平安。产妇家人感激得泪都流出来了,将红线缝在父亲衣服上,这是乡村认亲的标志,意思是让小婴孩认父亲做义父。父亲不但没收诊费,还拿出一张"老人头"做见面礼。父亲一生收下五十多个义子义女,认亲经过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父亲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

父亲行医七十年,医德有口皆碑。记得父亲有一个皮箱,里面装着账单,全部是父亲替病人垫佘药费的欠条,合计有四万多元。最早的欠条可追溯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最晚的到2000年左右。但父亲从不去要账,父亲说,那每一张欠条的背后,都有一个或悲伤或感人的故事。

父亲一生效仿三国时吴医董奉,为乡邻义诊。董奉有杏林春暖的典故。父亲有苹果满屋的故事。这故事说来十分感人,满屋苹果,都是病人送的。病人们知道父亲最爱吃苹果,只要来找父亲诊脉,都会带着苹果来看望父亲。以至于父亲的一间屋子,时常堆满苹果。

如今父亲已经八十七岁高龄,耳聪目明,健步如飞,白天行医,晚上还要研究药方。行医七十年,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病人不花钱甚至少花钱就能治好病。父亲说到了,也做到了。几十年间,父亲成了乡邻心目中的传奇,也成为子女心目中高不可攀的山峰!

自己退休

文/梁安早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夏日,疲惫不堪的老吴老师下楼梯在转角处意外地遇到了老李局长,当时老李局长正勾着头上楼,两人差点撞了个满怀。

老李局长抬起头正想发火,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心里一动,试探问道:吴桐,是你吗?

老吴老师抬起头,眼前站着一个秃顶,满脸红光,大腹便便的男人。他也觉得这个人似曾相识,但又记不起在那儿见过。

他犹豫了一下说:是我。请问,您是?

老李局长说:我是李实啊。

老吴老师急忙伸出手:原来是李,李局长!

三十多年前,老吴老师,不,那时他叫吴桐,与李实在师范是同班同学,毕业后两人在同一所山区小学任教。几年后,李实改行到政府部门工作,随着他工作环境的变化,职务不断升迁,两人就失去了联系。不过,吴桐还是从别人的嘴里知道李实一些情况:他从最基本的工作人员做起,最后成为县里油水很好的某一大局的局长。而他吴桐,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山区小学老师的身份,不同的只是不断地从这所山区小学挪到另一所山区小学,三十多年来,居然在十五所山区小学任过教,可以说,他跑遍了全乡所有的山区小学校,他从当年的小吴老师熬成了现在满头银发的老吴老师。

两人倚靠着楼梯扶手闲聊了会儿,老李局长问老吴,快退休了吧?

老吴老师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还要两年。

老李局长愣了一下:我好像记得我们的年龄……随即笑了笑说,真羡慕你还能光荣地战斗在第一线,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啊。

老吴老师说,你退休了?

老李局长说,还有半年。老了,不中用了,白吃国家的俸禄。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就分手道别。

在离开时,老李局长说,有时间到他家坐坐,有事要办就打声招呼,只要他做得到的。然后将一个电话号码给了老吴老师。

看到老李局长离开的背影,老吴老师有些想不开:两人明明是一年出生的,一起参加工作的,他怎么就能提前两年退休呢?

到了局长办公室,老吴老师从包里拿出医院开的病历证明和病退申请报告说,局长,我的身体实在是吃不消了……

局长打量了一下身材消瘦、肤色黝黑、头发凌乱花白、一脸病容的老吴老师,打断他的话说:我看看你的病历证明和申请报告。

他在病历和申请报告上飞快地浏览了一下,然后提笔在申请报告上批了几个字:情况属实,同意病退。

老吴老师把有局长批示的申请报告和病历交到相关单位后就回了家。他继续站在讲台上,天天盼望着电话响起有人通知他办理退休相关手续。

老吴老师继续站在讲台上,只是感觉精神越来越差,身体越来没力气,右肩有时酸痛得抬不起。

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他始终没有接到让去办理退休手续的电话。

老吴老师实在是等不及了,拨通那个部门的电话,询问结果。那边说,关于他的事,还没研究,叫他耐心等待。

又过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接到电话。老吴老师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

校长看不下去了,说,这样吧,你请假回家休息。

老吴老师说,不行,我占着编制不上班,白吃国家的饭,心里惭愧得很。

一天,老吴老师忽然想起老李局长,也许他与那个部门的领导熟悉,叫他帮自己去说说。

他拨通老李局长的电话,那边问你是谁?老吴老师说我是吴桐。那边说,有什么事?老吴老师说明原因。那边犹豫了一下:我不认识你,你打错电话了。

老吴老师无力地放下电话。

电话那边,老李局长正在参加退休老干部欢送会,他以副处级待遇光荣退休了。他挂掉电话,心里说:老师待遇本来就不好,提前病退待遇会更少,神经。

老李局长退休一个月后,老吴老师再度拨打那个部门的电话。那边说,关于他的事,还没有研究,叫他耐心等待。

老吴老师继续等待。这次,他是在床上等待,他已经没力气站起来了。

在弥留之际,他让老伴再次拨通那个部门的电话,那边依旧说,关于他的事,还没有研究,叫他耐心等待。

那边挂了电话后,嘟囔了一句,什么材料都没送来,老是打电话催问退休,神经病。他忘了,有一天他喝醉了,把老吴老师的材料当废纸扔进了垃圾篓里。

这边,老吴老师颤巍巍地对老伴说,他们不让我病退,我就自己让病退吧。说完后,他闭上了眼睛。

我领大娘看牡丹

文/微澜

前些年牡丹文化节时,我还在孟津工作。一个星期天,我特意领着大娘,到王城公园看牡丹花。

大娘从济源山区老家来。她,七十多岁,长得白白净净,清瘦利落的身段,头顶咖啡色纱巾,身穿黑蓝大襟上衣,宽宽的裤脚打着绑腿,一双精致的"三寸金莲",不紧不慢地走在人群中。

公园里的牡丹花漂亮极了,一朵朵,一丛丛,有的含苞欲放、随风摇曳,有的迎风怒放、雍容华贵。

我挽着大娘的胳膊一边欣赏一边说话,不知不觉走到牡丹仙子塑像前。我告诉她,这是牡丹仙子,给她讲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讲电影《秋翁遇仙记》的故事。她的眼睛一直盯着花,不住点头,不知是故事感染了她,还是漂亮的牡丹花吸引了她。

她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牡丹花,总想伸手摸摸那娇嫩鲜艳的花朵,不住地念叨着:"花朵真大,颜色真多,真鲜,花骨朵儿像桃子一样咧着嘴……"

大娘是一个不幸的人,她二十多岁时,我的伯伯就去世了,她辛辛苦苦养大了堂哥堂姐,成就了一大家子人。我们没见过爷爷奶奶,大娘就是我们姐弟几个对老家的牵挂,老家就是我们寒暑假的乐园。小学、初中放假,我们都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她爱我们如同己出。

我的孩子小时候,她给我带过一段时间孩子。我们亲如母女。她耳朵有点儿背,经常你说这,她对那,让人笑得喘不上气来。她的手很巧,我和孩子们的棉衣,不管是新做的,还是换季拆洗的,都是她给做好。衣服做得精细,让人羡慕。她一口济源乡音,说话时总是笑眯眯的,邻居们都喜欢和她拉家常。我一直心存感激,总想着怎样才能回报她。

其实,她在农村老家不缺花看,每年都有杏花、桃花、梨花让她看个够;还有菜地里的辣椒花、茄子花、南瓜花,让她乐不完;更有那庄稼地里的豌豆花、玉米花、麦子花让她喜上眉梢,但大多不是闲情逸致地欣赏,而是期盼花开花落后的硕果累累。

大娘被眼前的牡丹花迷住了,扳着手指头数,白的、红的、紫的、黄的、粉的……还有两种颜色的?我对她说,那是"二乔".我领着她参观了绿牡丹和黑牡丹,把老太太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一直合不拢嘴,还不停地搓手。

我现学现卖,不懂装懂地向她介绍着,洛阳红、赵粉、魏紫、姚黄、白雪塔、酒醉杨妃、青龙卧墨池等牡丹品种。此刻的缤纷色彩和醉人花香,醉了我,醉了你,醉了大家。我不知道,大字不识几个的山区老太太看懂没有,听懂没有。不过,大娘满脸的笑容,足以说明她喜欢。

大娘喜欢牡丹花,更像牡丹花。她不仅外表漂亮,而且勤劳善良、性格刚毅。我想,专门领她看牡丹花也是一次尽孝吧!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