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圈里忆青春

作者: 借得残荷听雨声 2015年11月28日心情随笔

端氏,一个普通的小镇,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应该是重要的驿站之一,而我与它疏远已经很久了。这几天随着高中同学微信群的建立,在那里学习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又如春花般繁艳起来,潮涌入我的回忆。

二十八年前,瘦弱、胆怯的我,怯生生地来到这个躲在县城一隅的小镇。对我这个十几年来一直是生活在山村里的柴禾妞而言,端氏小镇已经是遥远的陌生的新奇的世界,初进端氏中学的第一印象无异于刘姥姥进大观园:当年的操场似乎很大,校内的排房教室总让我迷乱,惟恐走错,老师同学们说的话总也听不懂。

三年时间,逐渐让我由拘谨而开朗,虽一直是默默无闻,但这三年间所受教的老师、所交的朋友、所经的趣事、所受的恩惠足以温暖我的回忆,聊作此文以致谢过往,致谢师友。

忆师篇

在我的记忆中,每个老师都是非常有特点的。

地理老师永远是一双黄胶鞋,一身蓝灰色的中山装;英语老师一年三季都是穿一双夏天的凉拖鞋的;历史老师应该有过两位,一位是特儒雅的,上课时用的粉笔总是提前用纸裹好,怕手指粘染上白灰,另一位历史老师则特豪放,记得当时每听他一节历史课,前排的学生恨不得打着伞,老师讲到得意处唾沫四飞,尤其是第一排学生每劫都难逃。语文王老师是个特爱脸红的年轻老师,上课总是不停地用一块折叠得很整齐的手绢在擦汗,特别是和女生说话时脸红得让女生都觉得是在为难老师。对所有学生来说印象最深的应该非班主任莫属,班主任田老师是体育老师,记得当时最怕的就是他每天早上站在宿舍门口叫学生起床跑操,或者有同学犯错误后,田老师黑着脸背着手,转着圈训人的样子挺令人生畏的。

当时大多数老师还有个共性的特点:他们农闲时是先生,农忙时是农夫。

记得高中三年间每到农忙特别是收夏麦时,班里总会有很多学生请假回家帮忙收麦子,而这时几乎所有家在农村的老师都会陆续地请假,回家帮妻儿收割。老师们不仅在家种着地,在学校的四季时令蔬菜也全部自种自给,穿黄胶鞋的地理老师和特豪放的历史老师常常会担粪浇菜后在沟渠里洗一把手就匆匆忙忙走上讲台了,几乎所有的老师每天都奔忙在讲台和菜园间,也许园丁之赞是对我的老师们的最好譬喻,我已记不起老师们的姓名,而今他们已多是耄耋高寿,也许有的已经去世,作为他们的学生唯有以这些文字来怀念老师,来铭记师恩,来传承师德。

忆友篇

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已经把曾经的少男少女们沧桑成了一个个熟悉的陌生人。拿着毕业时的相片,看着眼前这些发苍额皱的面孔,唯有感叹岁月无情。

印象中当时的教室好像是两个世界,一半宁静一半闹腾。女生多半是宁静的,当然也不是刻苦学习的静,只是静中的玩和闹,不过没有男生的动静大而已。而男生的世界多半是热闹的打斗,时常会有战争发生,只是这战争来得快去得也快,拳头解决问题,干净爽利,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战争应该是几乎全校知名的男生一起去和做饭的师傅们打架,战争的结果如何已经忘记,只记得当时场面壮观,木制铁制的各式原始武器都派上用场,不知道当时参战的同学们是否还有当年的血气方刚啊?

高中三年,我的圈子很小,AJ和XX是给我最多帮助也是我最好的朋友,远离父母的三年间是她们和她们的妈妈给我家庭温暖,让我不至孤独想家,直至今日还时常想起AJ妈妈做的芝麻酱小葱凉拌面和XX妈妈做的豆角焖面,那是远在他乡助我慰我的家的味道。如今虽不是远隔天涯,而由于各自忙于生计也少有联系,但无论如何,朋友永远是我生命中最温暖的慰籍。

还记得班里讲话最幽默的是JCS,说话时有配音有动作;说话语速最快的是CHL,经常是他自娱自乐的说完一大通话转身走了,听话的人还站在原地发呆;穿衣服最鲜艳的是QXY和JSH,当我们穿衣的主色调是灰蓝时,他们经常是耀眼的大红或明黄;最沉稳懂事的班长CDQ,还有百科全书式的SBE;最有“风度的”某同学,我记不起他的名字了,但我记得每当他迈着大步跨进教室时总会掀起一阵风,能翻动坐在门口同学的书;还有非常个性的MAY,头上总是戴着很夸张的发箍,当大家敷衍着做广播操时偌大的操场上几乎只有她一个人很认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

趣事篇

在当年感觉很缓慢而今回忆起来只是短暂一瞬的三年中,总觉得没有痛痛快快地玩过,但也没有非常刻苦地学过,迷迷糊糊地过了三年,这三年中也许有过痛苦迷惘的时候,但现在想起来留置在记忆中的只是一些趣事。

课余时间,班里的女同学相约去沁河边玩,虽然能听到上课铃响但总是故意迟到,班主任老师让在门口罚站时正中下怀,可以不用进教室学习;有时到学校后边的渡桥上比胆量,望着桥下湍急的河水,好像没有哪个女生敢横渡河上的石梁。晚上不想上自习,男生故意把教室门口的电线挑开,断电后就可堂而皇之地点蜡烛玩。上语文课时打瞌睡的某同学连人带桌子倒在地上,爱脸红的语文老师硬是憋出内伤也没敢笑出声。

上学时条件艰苦,很难吃到荤腥,唯一能开荤的日子就是秋天,痛苦的秋天,粥里菜里总有洗不尽的小虫子飘在饭盆里,以致我现在吃白菜时总嫌洗不尽,惟恐再见到那可恶的家伙。吃饭后洗碗不是在水龙头下冲洗,而是在厨房的门口放着一口很大的铁锅里盛半锅水来洗饭盆,吃饭快的先用水洗,吃饭慢的几乎就是用粥洗碗。

当时很难的一些事现在想来倒也有几分趣味,这就是人生过程中的真味吧。

三年一瞬,端氏中学是我们青春的见证,无论现在是显贵还是平凡,都曾把人生中最宝贵最清纯最纯粹的一段日子定格在了一起,这也许就是同学的意义;无论曾经有过思慕爱恋还是嫌恶愤恨,二十多年的岁月都把它洗涮成了一份淡然而久远的回忆,除了同学中终成眷属的六对夫妻外,我们都没有重要成彼此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但只要在自己心里留存一份独属的回忆就足够了。

很多年前,很多年后,我永远是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但我喜欢用文字来记录生活,记录自己平凡而独属的经历,也把这份记录用感恩的心寄达所有和我共同经历过的师友们!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