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寄情

作者: 中州青峰 2016年02月18日情感驿站

窄窄的小巷,青青的石板路,黛瓦粉墙之下,偶尔会伸出一个水龙头,有人借着低矮的水池,甩着半截白嫩的胳臂,像邻家少妇一般,哗哗地在洗衣服。

这是我三十多年前第一次到苏州时看到的街景。那一年,等我匆匆浏览了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还有留园之后,一个美丽、闲适的苏州已经印在心里了。

后来还有多少次,我与苏州擦肩而过。

去年十月,我又一次去读拙政园,眼前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想照张相还得费劲地等个空挡。想来,当初建造园林的时候,万万没有如此预案,好一个热闹的苏州。

我静下心来梳理,比如苏绣,那是一针一线绣成的,要想了解、认识一座城市,也要像抽丝剥茧一样,层层展开,喜欢苏州,一定还会有机缘的。

果然与苏州有缘,今年元旦过后不久,我再一次来到了这座秀美的城市。按季节已是隆冬,三九天竟不算太冷,又是一个“暖冬”。

苏州的腊梅开得正好,人在小街上走着,不时会飘来一缕冷香,回头寻觅,偶尔可见一树嫩黄,除了极盛的梅朵,还能找到含苞待放的山茶……这次拜访苏州,准备仔细看看她的展览馆,比如,博物馆、园艺馆等等,从人文的角度讲,这才是一个城市的深处。

据说,苏州博物馆是设计大师贝聿铭的“关山”之作,远看,就像一片“民居”,或许是一处园林,全然没有博物馆“高大上”的感觉。就这样,我带着一种探究的心情走进了这座艺术的殿堂。大厅,首先引人瞩目的是一挂“水幕墙”,灰石似乎有些淡淡的绿意,几条切割线把石壁分隔,暗藏了姑苏“坡顶”的造型。其实那就是水槽,流水从高处泻下,一路跌跌撞撞,厅堂里便有了哗哗啦啦叮叮咚咚的水响。

博物馆的氛围往往是凝重的,这里一改常态,只见那涓涓细流从高墙下来,挤挤挨挨地融进了前面的水池里,也许是设计师有意,周边装了通透的玻璃,于是一湾碧青里不仅有了水草、睡莲,还映出了变化中的天光水色……

楼梯是一条一条的石板,质地细密光洁,两端留了微微凸起的边角,真像屋脊两端的翘头,看来,创意者真的处处留意。踏着这样的石板走来,恍惚穿过了一段久远的时光。

抬头望去,走廊的天顶排列了暗红的木条,典型的姑苏“坡顶”建筑元素,下火车的当口,就已经留意了车站装饰的许多特色,见识了苏州对传统的喜爱,没有这些,就没有历史苏州、人文苏州、园林苏州、美丽的苏州。

水流去哪了?四下里寻觅,我发现了一扇窗,外面好像有粼粼波光。找到窗前,更见它的奇特之处。从上到下,玻璃是落地的,但隔了一层乳白的纱,薄纱的经纬略显粗疏,不是十分细密的那种,我揣摩着,这丝丝缕缕里一定加入了麻的成分,使它表现得平直而挺括。环顾四周,其它玻璃都是通透明亮的,只有这个窗子致别,何故如此设陈?

忽然,好像出现了幻觉:透过纱布,我看到了一幅水墨画,画里有弯曲逶迤的小桥,桥下水清色碧,碧水里一群锦鲤,红的、黄的、白底花斑的……那画里的鱼还会游动?抬眼,见对岸是高低错落的粉墙黛瓦,墙体的轮廓都用墨线钩了,分明就是中国画的线描。房屋左侧砌着一堵白墙,墙下,大大小小的石子参差,松松散散地铺成了一个斜坡,十数“片石”起起伏伏,化作了苍茫辽远的群山……

目光回到屋里,见窗下置一长方软凳,有一位老人背对着我,久久地坐在那里,痴痴地望着窗外,似乎化作了一个深灰的剪影。

大师真的让人折服,普普通通的玻璃,加了一截窗纱,成了点睛之笔,神来之笔,室外,曲桥流水房屋粉墙石坡假山经过细疏的过滤,似透非透,似清非清,似真似幻,勾勒渲染出一幅水墨画卷,教人醉了,使人呆了,不弃不舍,不忍离去。

朦胧美。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在展馆里徜徉,不时会有意外的惊喜,一窗,恍惚有竹、有石;一门,散落几把椅子,忽见一簇古藤缠绕。打听了,说是文徵明手植。我坐下来揣摩,这藤条儿刚种上的时候,细细弱弱,等它抽枝发芽,逶迤而上,姿态婆娑的时候,文徵明也好,唐伯虎也罢,这“吴中四才子”的书里、画里,一定会留下它的身影。不信,找找试试。

一队孩子走来,看样子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个个天真可爱。陈列柜里,出土的陶罐、玉雕、青铜、丝绸织品……引得他们睁大了眼睛,兴奋之余,免不了略带压抑的喧哗,队伍前后的老师不时地提醒他们,小声、低语……等到了我面前,轻轻问一个孩子,他说是幼儿园大班的,今年五岁了,老师带着来参观,可高兴了。说着,挥挥小手,随着队伍朝室外走去。

走向了那幅山水相连粉墙黛瓦诗情画意的图画里……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