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和泪花

作者: 叶剑秀2021年10月27日生活随笔

深夜,医院终于有了短暂的安静。张信昌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办公室,刚躺在沙发上,忽然想起南阳老家的小妹上午打来的电话,忙得顾不上回。妹妹打电话一定是有急事。看看时间,已经凌晨两点,这时候回必定会打扰小妹休息,明早再说吧。

明天不知忙得啥样呢,哪有时间啊!张信昌纠结起来。想起老家病重的母亲,不禁心酸难受。

张信昌是平顶山市鲁山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医院专家组成员。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过来,危及生命,医务人员紧急集结,天使变成了战士,医院变成了战场。

疫情防控,鲁山县人民医院被列为河南省定点新冠肺炎救治单位。

医务科作为新冠肺炎临床救治的主管职能科室,担负着全院抗疫一线救治医师的培训,人员调配,诊疗流程的设计,发热患者的分类管理,医疗救治方案的督导,医疗质量的控制,救治信息的收集上报,与其他科室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等事务。这么多繁杂的工作,要靠医务科有条不紊地运转,张信昌科长就成了一个转动的陀螺,到处都见他的身影。

1月23日下午,鲁山县人民医院进来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24岁的姑娘李琳琳(化名),是武汉大学医学专业在读研究生,春节放假回鲁山马楼乡过年,出现发烧呕吐症状,被及时接进医院。

调配人员,制定落实救治方案,张信昌进入忙碌状态。1月24日下午,李琳琳突然感觉呼吸无力,心跳减弱,医务人员紧张有序地忙动起来。经过几个小时的救治,患者体温趋近正常,终于脱离氧气输送,转危为安。

张信昌始终没有离开现场。

就在这个时候,张信昌接到父亲的电话,说他母亲病危,已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张信昌一下子蒙了。

2005年从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张信昌作为“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的一名医学毕业生,来到鲁山,一干就是十多年,在鲁山成家立业。虽然距离南阳老家不太远,平时由于工作忙很少回去看望父母。想想父母供他上学的艰辛,心里充满愧疚。母亲年迈多病,在病危的时刻,他无论如何也要回去一趟,要不怎对得起母亲啊。

可在这个节骨眼上,医院和患者太需要他了,怎忍心离开?医院领导知道此事后,催他立刻动身,回去看望母亲。

除夕之夜,张信昌坐上了火车。他是在煎熬、痛苦中伴着泪水走完回家的路程的。赶到南阳医院,母亲因脑栓塞病情严重,医生告诉张信昌,需要做开颅手术。他这个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心里明白,体弱的母亲要经受多大的痛苦啊,他含泪在手术单上签下自己的姓名。

母亲的手术做了六个小时。张信昌熬过了他一生中最漫长的一段时间。

当第二天张信昌又出现在鲁山县人民医院时,同事们露出了惊异的目光。

那天凌晨,张信昌最终还是拨通了妹妹的电话。妹妹说,母亲想你了,想看看你,你总忙。张信昌忽然泣不成声,再也说不出话来。

母亲手术后,他把侍候母亲的重任托付给了家中的小妹,义无反顾地返回抗疫第一线。他清楚地记得,转身离去的那一刻,他向昏迷的母亲深深鞠了一躬,没有说一句话。

十多天过去了,在小妹的照料下,母亲慢慢康复。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留有后遗症,但意识逐渐恢复。他和母亲视频过一次,母亲歪着嘴巴冲他微笑,眼里充满殷殷的期盼。

张信昌泣不成声,他努力控制自己感伤的情绪,对小妹说,你多照顾母亲,等这场疫情结束了,我一定回去好好陪她老人家。

元宵节那天,患者李琳琳走出鲁山县人民医院,从确诊为新冠肺炎到治愈出院,整整经历了扣人心弦的17天,这期间,张信昌和“战友”们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

2月12日下午3点,又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愈出院。

在简短的出院送别仪式上,张信昌眼里溢满了泪花,有作为医生的激动和欣慰,也有对亲人的思念和心疼。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