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缘

作者: 万益2021年10月29日美文阅读

去年预约,陪旅京画家叶植盛先生下乡写生,画水彩芋头。今年六月中的一个周末,观芋、画芋、写芋的一日之旅,终能成行。

十里荷塘沁心脾,百亩芋田更可人。盛夏宿雨,天朗气清。我流连于翠绿芋地间,青天、白云、绿叶相映,芋叶才真正象苏轼诗中的擎雨盖,上有露珠晶莹剔透,蜻蜓点点,微风中悠然摇曳。芋叶虽无荷花之映日别样红,招惹骚人墨客。但粗壮的擎天柱,宽敞厚实的叶盘,使人感觉诚实宽容的风格,敢于担当的伟岸。

时代在变迁,专业化、集约化经营遍及农村,大面积种植芋头点缀着美丽的田野。

本地有红芽芋和潮州芋两款。前者口感细软,黏嫩爽口,后者则洁白粉厚,满口凝香,更令人达到食欲的满足感。芋的食用方法五花八门,制作甜品如冰淇淋等,更受大众青睐。芋的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含量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洁齿防龋和防癌抗癌的功效。芋头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价格、销量前景广阔。

画家被眼前的风景震撼,快速架上画架,支起小板凳,笔走龙蛇。

我站在画家身后,画笔如同魔棒,把我的思绪引向童年,四十年前的思念……

我的家乡遂溪西湾村,处于北部湾的尽头,堤外盛产禾虫、红米,堤内水田肥沃,排灌自如。灌水时涨潮开闸退时关,排水时则退潮开闸涨时关。气候、土壤、排灌,最适宜种植芋头,芋的品质、口感也远近闻名。可惜田少人多,人均不足半亩,全种水稻都解决不了温饱。生产队只能在村前高洼田按人头分半分田种芋,洪涝决堤浸不到,水源又十分充足。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随便在村前挖一小坑,清纯的泉水汩汩流淌。

每年的晚造收成后,拉开种芋序幕。我家四口人,分得芋田二分,可种芋150棵左右。先人工掘田翻晒风干后起垄,垄中稍垒高,两侧种芋,中间地带视适宜季节间种豆角、苦瓜或其他菜类。种芋的日子是我期待的日子,种子要在下田前十多天“屈芽”(催芽),红芽芋仔割去底部,涂上火灰,放在厨房水缸边催芽。每逢此时,我总依在母亲身边,盯着下刀的位置,希望她切的底部厚些、再厚些,放在窝里煲快些。在贫困时期,芋底可是全家人的美食,那个香啊令人馋,令人回味无穷。我不懂切去芋底催芽的道理,也不需要懂,感谢芋在胎儿期所作的奉献。十多天后没出芽的芋仔也成盘中餐,多想不出芽的芋仔多些,我知道留芋种时有备份。只是父母心痛,一个芋种可卖八分钱。

两分芋田倾注全家的关爱,也得到满满的收获,可谓狭小天地弄乾坤。芋的生长期为九个多月,农历十月到翌年七月,先是春节前后收获间种的青菜,三至五月份收获豆角豆叶、苦瓜。五月后,芋茎芋叶成长已达顶峰,一棵芋有八枝茎梗,外围的茎梗可逐步割下,制作芋梗酸。

母亲总是把粗壮的茎梗裁下,撕去表皮和杂质,洗净切断,倒进储有酸水的水缸中浸泡一夜捞起,用禾草、肥料袋封实,放置在石牛底下压一天,把全部水份挤压干便可煮食。适逢花生收获季节,拣下出芽花生,加上咸鱼汁,可成家常菜。待收成时芋梗全部腌制晒干,长期食用。芋梗酸是家庭贫穷的代名词。在当下,可是时髦菜,受宠。

芋头的收获季节,是我在农村最有收获感的日子。

西湾的红芽芋先成熟,能卖好价钱。母亲在第一批收成的红芽芋中选出最靓的芋头芋仔,大约三十斤,鸡啼后慢火煮熟,芋头切开两瓣。我饱餐一顿番薯饭后,骑上借来的堂伯的旧自行车,乘着欲晓前的晨风,两排高耸的木麻黄向后退隐,蝉声在前面恭候,伴随着我哼的现代歌曲,向着八公里外的杨柑墟飞奔。当时已取消各墟每十天不同期的三个墟期,全国统一为每十天的五和十为墟期。我家离界炮、杨柑距离相当,但杨柑墟大且购买力强而成为首选。到墟的熟食行,放下箩筐,趁赶墟人和墟地人未食早餐前卖掉,要不就等到中午了。西湾芋名声好,九点半完毕。芋头一角五,芋仔一角,不还价,总收约四元,兴高釆烈归家去!

一年收芋不足三百斤,母亲拣稍差的留食用和最好的芋仔留作种子。心算着送到外婆家三份,姑姑家一份,较疏的亲戚也要顾及,剩下的交我送同学。两分芋田,创造了收入,溢满了亲情友情。待到立秋日,特意留下的芋头芋仔,用猪油炒后煲芋饭,多香啊!听说立秋日食芋可以防止抽筋,不知是否有理论依据,管它呢,总之西湾河里无人溺亡。

画家叶植盛的野外写生已完成,我本想请芋主朋友现场挖几个芋头作画,顺便带回去尝鲜,却被朋友回绝了。见我愕然,朋友笑了,挖起一棵摆在田间,粗壮的芋梗下只现芋头一小截。朋友解释:还未收口!

对,收口,块茎快速转化期,杆茎底端转化为芋,全芋八枝径梗从外到内转化,直到剩下三至四枝芯茎。底下芋头越来越大,越来越长,再从两侧长出芋仔芋孙,传宗接代。收口是量变犹带质变,径梗的牺牲化为芋头的壮大,它的枯萎换来世代的繁衍。收口代表成熟、收获,代表一生的完美。芋头未收口,一切枉然。

我凝视着尚小的芋头,羞愧了。拷问人生,风雨历程几十载,成熟了吗?收获了什么?或许尚未收口。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