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巷时光

作者: 郑金城 2016年01月12日原创散文

在喧嚣、浮华的闹市后面,小城有一片古老得让人忘记什么时候就已存在的巷子,如同一段被遗忘的时光,从时光的河流里跳脱出来,多少年来,静静地伫立在小城一角,随岁月渐老。

忆及在小城读书时,常从菜园仔的小巷进去,从学校斜对面的一个巷口出来,然后就在那巷口附近的几间马街书店转悠。时间倏忽而过,成长转瞬即逝,如今算来,已近二十年,中间穿过哪些巷弄,如今想来,脑中已了无痕迹。残存的感受,只有穿过那些略近幽寂的老巷时,那种从乡下到小城的惶然,以及一缕小书店带来的温暖。去年之前,我有一段长达两年零八个月的时光,每天上下班经过那个巷口,经过那段马街路段,巷子仍是深不可见,那几间小书店也已物是人非。一个单薄的农村少年,穿过老巷,隐进小书店寻找另一个世界的时光,如同梦一般,已不可寻了。

从乡下返小城谋生时,偶尔进入与喧闹的马街只有一行屋子相隔的老巷,却是一下子接受不了:安静,时间缓慢的如同停止;湫隘的巷子,弯曲得如同迷宫;斑驳得很难看出岁月的墙面,常有青苔或是杂草附着;水泥路面时而突起,时而凹下,偶有路面露出泥土,颇为脏乱,像极了老人皱褶的脸。我像一个冒然的造访者,无意间闯进了一条古老的巷弄,总觉得与老巷格格不入。随着老巷往深处走,一条接一条,一条巷子就是一个街名。时而弯曲,时而分叉,不久,便迷路了。很难相信,你得靠问路,才能走出那些深深的老巷。一出老巷,却又是一个热闹的世界,恍若隔世。对于老巷,至今想来,仍存畏惧之心。即便现在再走,还是免不了迷路。

我想从电子地图上弄明白,那些老巷的走向,然而,却是徒然了,地图只给老巷留下了一大片空白。

我不得不在灯下,翻阅发黄的志书,来追寻老巷的前生今世。于是,一个个名字从沉睡被我唤醒:以姓氏聚居命名的有马厝巷、丁厝巷、冯厝巷、莫厝巷、吴厝巷、吴厝町等;以行业划分的有打铁街、草席街、杉篱街、打索巷、鱼脯町、土笼街、盐街、茶街、豆街、饼街、油槎街等;以地貌特征命名的有口小巷大的小口巷,弯曲得像一柄弯刀的关刀巷,街的另一半是水池的半畔街,空地像初三、四月牙儿的月眉町。通过这些街巷的名字,约略能感受到昔日小城老巷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如今,繁华褪尽,徒留一片萧瑟的巷弄,只有偶尔出现的墙缝荒草和风化断墙似乎在诉说当年的风光。历史的厚重与苍凉,只有这时,才露出峥嵘的一角。

小城的老巷,不似江南的雨巷,旖旎婉约;也不像上海的巷弄,优雅洋气;更不同于北京的胡同,深沉大气。她,就像一个年老的村妇,虽是未曾富贵,却也是年轻过,热闹过。如同美人,既然曾有青春年华,也就难免迟暮苍老。如今,繁华落幕,谁又愿意陪她落日流年?也许,静静地老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或许,也只有这种选择了。

而我,以一个过客的身份,看着另一个“过客”——小城老巷淡淡的逝去,不悲,也不喜。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