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情结

作者: 翟焕远2021年11月03日生活散文

迎着一缕寒风,一束阳光,沿着弯弯的山间公路,一路往淄川区岭子镇五股泉进发。

五股泉村因半山腰有五股泉水从不同方向汇集到村内石池中而得名。踏进这依山傍水的古村,忽然被眼前的原始风貌击中,眼神不由迷蒙起来。掩藏于浓郁树木中鳞次栉比高低错落的幽深庭院、曲折巷陌,瞬间让我的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硬山起脊,筒瓦屋顶,因年久失修,古村里大多数房屋大都残破,数百年的村落霎时变得沧桑而虚无。

出生于五股泉村的孙辉雅逸脱俗,一双晶亮的眼睛里满含淡淡的乡愁,似寂寞清吟。和某些艺术家的长发飘逸比起来,由于过多的操劳,他早已头发稀疏,但双目炯炯有神,看上去和五股泉古村一样沧桑睿智。他是一位画家,自幼喜欢美术,一直从事与绘画有关的工作。离开村庄三十多年再次回到五股泉村后,便以一个画家的眼光来看眼前的一切,发现五股泉村附近有上千个景点,非常入画,有的景点甚至与太行山相媲美。附近还有镇门峪、蝴蝶峪、五股泉、东牛角等百年古村落,都是画家们写生的绝妙素材。

2014年,孙辉盘活了几处闲置的房屋,建起五股泉美术写生创作基地。这座哥特式城堡建筑,采取中西结合,楼顶设置观景台,周边风景尽收眼底。写生基地建成以来,他倾力打造集休闲、度假、绘画与写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目前可同时安排280余人居住。写生创作基地石头房青石到顶,而窗户则是现代化的落地玻璃,通透敞亮,楼顶设置观景台。古老而又荒凉的山村风貌,寂静幽深的小巷、怪石嶙峋,尽收眼底。房间里,他以本地山石为内容创作你的一幅幅画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青石垒成的墙壁,缝里长着青苔,青石铺就的小路,年深日久地踩踏,呈现出薄而光滑的圆润,在时光里静静地沉淀出一种沧桑的质感。感受着一种安静,还有莫名的伤感。就像春天的大地握暖一粒种子。在这个数百年的古村落里,处处耸立着石基、石墙、石窗棂,石檐、石脊,墙壁斑驳、小巷幽深、青石灰墙。深藏于山沟之中的古村落,被浓密的树林遮盖着,若隐若现,仿佛洒落山间的一颗颗珍珠翡翠。

在五股泉西面几里路远的是东牛角和西牛角。东牛角村西有一湾形似牛角,名牛角湾。村居湾东,初名东牛角石坞,清初以同音演变为东牛角石屋,1949年后更称东牛角。西牛角村位于牛角湾西,是相对东牛角而言。相传牛角村有一放牛娃,年龄虽不大却仁厚忠孝,经常帮助村里孤寡老人挑水砍柴。有一天他给东家放牛,夕阳西下去湾边饮牛,发现明明九头牛,咋数也多一头。几天如此,牛娃百思不解。一日,一鹤发童颜老者告诉牛娃,他的善心感动了上苍,赐金牛一头。并给牛娃一粒瓜种,嘱之种于僻静处,待七七四十九天瓜熟,以瓜击牛,金牛便归他所有。此事不知怎么被东家知道了,便在四十八天时偷瓜击牛。金牛负痛,一头撞上湾边悬崖,遂留一洞名牛角洞,尔后一道金光奔东南方而去。

1940年6月,抗战进入艰苦卓绝的时期,淄川县委、县政府搬至东牛角村,在这里开辟了淄西抗日根据地,带领广大群众开展反“扫荡”、“蚕食”斗争。随行的淄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闫盛霆介绍,2011年,淄川县委东牛角纪念馆建成,作为全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对外开放。重现淄西抗战的烽火岁月,以史为鉴,激发人们的爱国激情,该馆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以及实物资料,再现了淄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抗战时期的不屈斗争、鱼水情深的峥嵘岁月。当年县委县政府迁到东牛角村后,全村上下都成了堡垒户,并在村里建设了兵工厂。兵工厂设在李慎恽闲置的五间北屋里,有8名八路军战士和工人,主要生产子弹、土枪、手榴弹等简易兵器,后生产手雷、地雷、石雷等杀伤力较强的武器。

在党的领导下,全民皆兵,人人都是抗战勇士,家家都是抗战的坚强堡垒。青壮年踊跃参加八路军,杀鬼子保家乡;妇女成立妇救会,参加识字班,纺线织布做军鞋,支援抗日军民英勇杀敌;少年儿童站岗放哨查路条保卫红色家园。掀起了父母送子参军、妻子送夫参军的热潮,涌现出像狼牙山五壮士那样的英雄李在银及许多“双抗烈士家庭”。尽管根据地一度被日伪军压缩到只剩“一沟之宽、十里之长”,但是抗日的火焰始终没有熄灭。在淄博抗日斗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积淀为今天的红色村庄。

纪念馆院墙上绘满了以“不忘国耻,记录历史”为主题的大型壁画,面积达60多平方米,里面有手拿镰刀的孩童、肩扛大刀的男子,还有举着木棍的妇女,他们神情坚毅,视死如归。院子中央,抗战时期六任县委书记或一手叉腰而立,或两手交叉放于腹前,大风吹起衣角,两眼炯炯有神,像落入土地中的雨水一样自然,再现了抗战老战士的风采,让参观者深受感染。

岁月如风似乎不曾留下印痕。但面对那段红色历史和那些远古的、陈旧的古村落,我常常沉湎于一种情绪中,陷入怀旧的氛围并勾起对流年况味的追忆。石屋、石墙、石路,一步一沧桑,光线伴着寒风从天井四周倾落下来,幻成一团团光晕,使得这一座座百年老屋愈发深邃。在一座座二层阁楼上,也许是当年大户人家小姐的绣房。幽暗的光线中我无法窥得其中的底里,在暗影斑驳中模糊成一团若隐若现的幽幽之气。小村不声不响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父老乡亲的身世、心灵、情感和记忆,哪怕走遍天涯海角、历经沧海桑田,都摆脱不了对它的牵挂,抹不掉留在心中的烙印。

古村无语,却有灵性,它们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见证着人世间的沧桑巨变。这古村落里的小巷和一家家院落,犹如一幅泼墨的山水画,透出古村过去岁月的繁华。在村落里一棵棵香椿或梧桐树上,麻雀跳跃嬉戏,叽叽喳喳,给村子增添了些许生机。

岁月已然逝去,在这幽深的巷道里,触摸历史留下的痕迹,漫步在曲曲折折的深巷中,明清建筑群,鹅卵石与青石板铺就的小街,贯穿整个村落。在偏居一隅的乡村,宛若光阴踱出的方步,慢悠悠且悄无生息。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