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

作者: 王富强2022年08月28日生活随笔

剃头是一种方言,在我们家乡称理发为剃头。

在农村集体劳动时期,每个村都有一位剃头匠,他的职责就是给全村男女老少剃头剪发,因为岗位的特殊性,是少数不用参加生产队劳动的人之一,但全年获取的工分与其他青壮年劳动力报酬相侔。

师傅整天背着一个木制的小理发箱,里面有推子、剪刀、篦子、梳子、剃刀、鐾刀布等必备工具,每月从村头到村尾挨家挨户为大家剃头。师傅剃头时,先给人脖子上围个又脏又黑的大围布,围裙的顶端凹进去,正好围在脖子上。农村人整天忙于生产劳动,常常是不修边幅,来剃头的人毛发鬡鬇,胡子拉碴。师傅先用篦子把头发理顺,一手拿个梳子,一手拿着手动的推子,一边聊天,一边工作。常规先剪四周,由下往上推,每推一次师傅习惯性地一甩手,把推子上的头发弹掉。有时师傅太大意,推子把头发夹住了,一挥手痛得那人“哎哟”一声,几根头发连根拔起。

那时人们剃头也不讲究什么发型,只要把长发剪短就行了,师傅的手艺真的不敢恭维,他只会剃传统的锅盖头。有时自己都觉得难看,想让师傅换个发型,他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一声训斥,吓得我再也不敢吭声了。

男人剃头后还要刮胡子。刮脸前,师傅将毛巾用热水浸透,平敷在嘴上。师傅在椅子背上系一块鐾刀布,把剃刀反复地蹭几下,鐾刀布被师傅长年累月的荡磨布满了一层油腻腻的淟涊。待刮刀锋利时,一手摸着脸,一手拿着刀,在人的面部、眼睛、耳朵上缓缓地滑行,利而不灼、行而不滞。

师傅还会掏耳朵。掏耳朵的工具装在一个细长的竹筒里,打开盖里面有耳勺、耳刀、耳刷等。掏耳朵的人坐在板凳上,斜着脑袋双目微闭。耳勺先在耳孔里掏几下,再用长而扁的耳刀在里面绞一绞,看到大的耵聍用镊子夹出来,最后用头尖带毛的小刷子在耳孔里转两圈。师傅手法时轻时重,重时那人会呲呲牙咧咧嘴,轻时一副超然享受的样子。眼馋的孩子们看到大人掏耳朵,也跃跃欲试,跑到师傅身边刚一说出口,师傅眼一瞪手一挥:滚一边去。

随着农村生产体制的变革,原先集体劳动被家庭承包制替代,剃头师傅不再拿工分。刚开始人们还是遵照过去老规矩办事,师傅仍然在为大家剃头,但不是免费,而是有偿服务。按照家庭成员人数计算,每年春节前一次性收费。

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思维注入新鲜的东西,看到县城里逐渐增多的理发、美发店,年龄大的人还安于现状,可年轻人和孩子们再也忍耐不住了。相比较而言,县城的理发店清爽整洁,墙上有一面大镜子,能坐能躺的活动椅,东西简单而不零乱;工具也有很大改进,电动推子按动开关发出嗡嗡的声音,剪起头发干净利索;师傅待客热情,手艺也好,理发、烫发、染发样样精通,剪出来的发型不仅好看,而且还用水和香皂洗头,感觉这样的理发才是超值消费。

对当地剃头行业的冲击还不止人们观念上的变化,一些外地剃头匠在农闲时纷纷外出寻找财路,走村串户吆喝着:剃头、刮胡子、掏耳朵……村里的师傅看着别人纷纷入侵,原先固若金汤的防线彻底坍塌了,曾经的市场、顾客在逐渐流失,师傅在望洋兴叹之余,再也坐不住了。终于有一天他也跑到县城开起个体理发店,并取了一个当时很时髦的名字:××美容美发。他想在自由开放的市场里拓展传统手艺,继续和同行们相互竞争角逐,分得自己想要得到的那一杯羹。

过去的剃头,现在称之为理发或美发;过去的剃头匠,现在称之为理发师或美发师。剃头这个老行业不仅没有消亡或萎缩,而且在匠人们的不断努力下,“顶上功夫”呈现出光前裕后的发展态势,也满足人们追求时尚快乐生活的精神需求。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