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的生活感悟文章

2023年03月30日优秀文章

奔波的生活感悟文章(必读5篇)

异乡人

文/南星

一月的上海,真是出了奇的冷。

澳洲冬天时候的冷是表面上的,声势大的很,风成天刮得呼呼响,其实都是做做样子的。有时早晨的车窗上结着薄薄的一层冰,看似天寒地冻,其实裹一件风衣就能出门。

澳洲的冬天,又很美,路边的很多植物都是四季常青的,所以一点儿都看不出冬天的迹象,反倒给了人夏末秋初的错觉。

可惜墨尔本不下雪。要看雪的话,只有去雪山,可我仍时常幻想墨尔本银装素裹的样子。大雪纷飞,飘落在红砖尖顶的欧式建筑上,衬着山光水影,是我所能想象的最美。

上海却总是萧瑟。脚还未踏出门,寒风先钻进来,连骨子里都是冷的。这冷在血液里流窜,穿再多衣服也抵挡不了骨子里头的瑟缩。走在路上,行人总是脚步匆匆,永远都像赶着去做什么急事,少了一份享受生活的从容。他们都面目模糊,像是被上海的雾霾遮住了脸孔,给人一种混沌的感觉。

那日我走在淮海路上,路边都是一排排掉光了叶子的法国梧桐,伸长了干枯的枝桠,像是乞讨者颤巍巍的手。我想起在夏天,也就是梧桐开得最盛的时候,淮海路总是人头攒动,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如今,淮海路热闹依旧,但那光秃秃的梧桐枝干却难掩凄凉之意。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却已似一座空城了。

也许正是因为上海变化太大,这次回国,再没有印象中亲切的感觉。记忆中的上海,像是被我家门前施工的推土机推翻了,剩下一片无处安放的狼藉。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其实我是没有资格做这样的感叹的。无论在哪里,我都跟随着我的父母。我父母在的地方,便是家乡了。

我只是觉得悲伤。

去看望以前初中的老师,她竟完全认不出我,直到我报上名讳,她才恍然大悟。

一个人的容貌,真的会在短短六七年里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么?人人都说我变了,我想我是变了。

但是我记得上海。上海对我来说,是再熟不过的一个地方。我坐在开往机场的车上,窗外是飞速往后倒退的高楼和大厦。太阳是黄昏的太阳,很柔和的样子,在高高耸立的建筑后面消失又重现。地平线是看不到了,地平线是从来都看不到的。

整个上海都泛着老照片一样的黄,像是记忆的颜色。

在异乡遥望故乡

文/王雄

我的童年少年时光是在故乡度过的。故乡有着水墨画一样简洁的意境,稻浪飘香,炊烟袅袅,红墙绿瓦,青山如黛,一派田园风光。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16岁那年的春天,父亲带着我们举家迁居广东。那时父亲是吃国家粮的工人,我在小伙伴们艳羡的目光中,告别故乡。我当时的心情是兴奋的,因为我可以离开那个叫故乡的小山村去见识外面的世界。那年我才16岁,还不明白什么叫背井离乡。想不到这一去,竟然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此,我脱离了故乡的怀抱,来到异乡的广东求学,工作,结婚,生子,定居。故乡,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驿站。

说来也怪,虽然我离开故乡多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故乡的思念历久弥新。我也弄不明白,岁月长河的浪花为何没有湮没我年少的记忆?时光的流逝为何未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当我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酣然入睡的时候,故乡会不经意地走进我的梦里。多少次,我梦见故乡的老屋,田野,山川,河流。中年的奇幻梦境,终究敌不过时光的侵蚀,唯有故乡的那山那水那人那情悄然入梦,随着年月的变迁而日渐清晰。

尽管对故乡充满思念,可是我却无暇顾及故乡的感受,我像一个叛逆的少年默默地在异乡遥望故乡,想它,却又不敢靠近。我只有把故乡揣在胸口,让故乡离我的心更近。是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让我对故乡产生了厌弃吗?抑或是长久脱离故乡温暖的怀抱而找不到回家的路?我想都不是。我骨子里流淌着故乡的血,我的精神世界里盛满了乡愁,我又怎么会忘记生我养我的故乡呢?这些年来我庸庸碌碌,并没有做出什么业绩,也没有乡亲们所期望的出息。我感到无颜回去见父老乡亲,我只能在梦里偷偷地回到故乡,梦里的故乡恍如昨昔。

其实,我知道,故乡并不在乎我是否有出息,也不拒绝一个游子回归故乡的热情。不论我在异乡功成名就还是落魄潦倒,故乡都会敞开她温暖的胸膛欢迎我。故乡的亲人多次邀请我回家乡看看,他们热切期盼着我回家。我知道,有亲人的地方,就是我心灵落叶归根的故乡,无论我离开故乡有多久远,故乡始终在呼唤。

有谁不是异乡人

文/周煊

人人都说亦舒是爱情教主,我看过曾经流行的三毛、琼瑶、张爱玲、李碧华、席绢、凌淑芬、古灵、楼采凝、四方宇、陶陶…的,不知道怎么一直就没怎么系统阅读亦舒的作品,可能作者读者之间也有叫做缘分两字的存在,时间不到,咫尺也天涯。

如果不在意,就是一片心灵的孤岛,你我皆是梦中人,锣鼓喧天,一晌贪欢。

这是个黄金剩女的爱情故事。一心为事业,虽然小有成,却被疾病折磨,领悟到无人陪伴的凄凉,谈过两次恋爱以失败告终,好心的朋友沈培将那两个男人约来安慰,却换来更深的凄凉:原来不爱就是不爱了,连一杯咖啡钱也要和女人算清楚,原来男人小气起来比之女人更不堪,这个时候的爱情来临,谁还会无动于衷?

新出现的男人,有着俊朗的外表和高雅谈吐,难得对女人周到体贴尊重,各方面非常符合黄金剩女的要求,两人情投意合只恨认识太晚,可是生命从来不肯简单,这句话既是岛城才女高伟姐姐新书的名字,也是我们高级生命体面临的最现实的困顿,这个理想的男人居然是外星人,如果爱,就要跟他走,可能一辈子回不来,眼前的生活和环境固然让我们颇多抱怨,可是一旦永远失去,任何人都难免会恋恋不舍,重新看出很多好。

黄金剩女那个纠结就别说了,后来呢?当然是亦舒的理想和善良,让这个男人留在地球上不走了,最文盲的人也能看出这是明显杜撰,可是如果没有这样故意的杜撰,这样的爱情如何收场?亦舒教主或者师太,你想说的是不是地球上其实已经没有女人们理想的男人存在了?你是不是还想说:其实我们在地球上都是异乡人都是过客,不要把很多事看太严重?一切都有失去和分别的期限,时间一到,一切都将如露如闪如电?亦舒还说:每一段感情都是一样,开头的时候,看表面情况,简直美得如同天赐良缘,慢慢底牌露出角落,才发觉不是那么一回事。

一口气看完,然后一声长叹:地球上的男人,你们怎么就给不了优秀女人完美的爱情?要让她们去找外国人外星人,然后还说人家不爱国不爱地球?其实如果你们肯表现好一点,哪怕比外国人外星人差不少,其实女人还是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寻找什么理想中所谓的幸福。

走在异乡的路上

文/马浩

拿到徐慧的散文集《永远的异乡人》,莫名地让我想到泰戈尔的诗,"我要抛弃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等我,他正朝我走来",大约每个人的心头,都会有个"异乡",有的人只是把脚步停留在念想里,有的人付诸于行动,无疑徐慧是个善于行动的人。

走在异乡的路上,无论回顾、展望,抑或沉思、遐想,心无不是充实的,因为心底总有个异乡在远方,其实,无论去路多远的异乡,它的方向都不会是虚无的,它总是被来路所指引着,这个来路,无疑是出发的地方,无妨称之为故乡,徐慧就是从故乡起步的,带着他的"异乡梦".

于是,这位走在异乡路上的作家,就诞生了《永远的异乡人》,这部作品收录了徐慧行走异乡二十余载的感思,分六辑,这六辑分别囊括了,散文、散文诗、杂文、文艺评论,从此可窥见,徐慧是个写作的多面手。

谈论一位作家的作品,是不可撇开其人的,徐慧骨子里是个激情澎湃的诗人,王国维《人间词话》,诗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并且说,有我之境,由动之静时得知,宏壮有气势。如果套用给徐慧,徐慧这本散文集无疑有着"有我之境"的意味,有着激荡人心的力量。

我与徐慧在省作协读书班认识的,一见如故,跟他在一起,只要带着耳朵就行了,其他的都被他包办了,他极善弹,语言幽默富有感染力,多是谈他走在"异乡"的铭心感受,让你不觉地就被他带入他的思想里去了,文如其人,读他的文章,仿佛就听他神聊。

比如他的《品味故乡》一文,"这四年,我依然用不屈的灵魂挑着厚厚的期望和深深的内疚向前走着,我抚摸心情,平静地和我不畏艰难、纯朴宽厚对话,我渐渐明白了;我是乡土雕塑的,父亲让我走出乡土来,未必不是为了让我以更好的姿态走进乡土。"这段文字可以说是徐慧的直抒胸臆,也是他走在异乡的路上的顾首反思,"客里似家家似寄",心安处既是故乡,不过,无论心飞出多远,心灵深处总窖藏着乡愁,越久越醇。

其实,异乡的佳处多是青春的梦,"我本是一弯浅浅的清澈的小溪,我从山谷中流出,沿着晶莹的碎石前行,有时候不甘寂寞,就随意地唱几首自己喜欢的歌。……我乐意在有意无意间,能给我周围的花草树木、土地庄稼以舒适的滋润,以难得的美感。请告诉大海,我情愿在舒缓的路上逐渐消失……"(散文诗《小溪的自白》)无疑徐慧是以小溪自况的,这是作家准备步入异乡的明澈初心,为异乡的梦想,奉献自己。

而今,作家徐慧已步入不惑之年,也就是说他已在异乡的路上,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虽然已褪去了青春的张扬,可依旧热情满腔,正如他的杂文《原始人的零碎思想》中所言的,"人到中年,已至不惑,不能大为于天下,转而修身齐家。"不说别的,仅从作者自喻为"原始人"来说,显而易见,他从未改变初心,同时,也秉承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天下的情怀,这在他的《原始人的家风》里,也有相类似的表达。

其实,徐慧是带着自己的思想,行走在异乡的路上的,行路不是目的,散发自己的光热、思想、情怀,才是本真,书中收录一些文艺评论,亦透露了他的人生观,因为篇幅所限,就不再引文了。无疑,徐慧这部作品是值得称道的。

在路上,在异乡

文/范海虹

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面对现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拼命工作。那么,不妨为生活按一下"暂停键",放慢步伐,把自己抛掷在时间和空间的荒原,慢下来,做想做的,哪怕只是暂时的休止,季节性的逃逸。为心灵放个假,认真审视自己走过的路,哪怕是陀螺,也要做只清醒旋转着的陀螺。

没有背包旅行过的人,永远无法了解旅行的全部快乐和真正意义。你有过哪怕一次短暂的背包之旅,就会明白背包族不光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态度。生命是昂贵的,昂贵的生命不能仅仅局限于互窥互视、互猜互损,而应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远方之外还有远方,我喜爱这样的旅行,喜欢那种经历艰难享受美景的感觉,喜欢在异域他乡体会心灵相通的感觉。路途上的风景之美,痛苦并快乐着是这一生最珍贵的回忆……因为,路途中的人,在走出家门后,对不同于自己的习俗感兴趣,不断寻找那些属于自己文化的东西,总难免以自己的文化为尺度,去衡量所遭遇到的文化间距,这简简单单地一找、一对照,其实就是一种不自觉的文化比较了。

充满甜蜜诱惑的大都市,如万花筒越转越快。外面的人如飞蛾扑火般急速投射进来,旋转着,无法停止,而有那么几个"意外",把自己抛掷在时空的荒原,慢下来,做想做的,哪怕只是暂时的休止,季节性的逃逸。长期以来,我们都在考虑,究竟应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和态度来生活。我很赞同的一种态度是,应该简单,但是能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这样的生活是一定需要爱的。有时我们会梦想一个地方,它远在天边,近在心里,不知在何处,却已神游无数次。

踩下油门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将开始一段旅途,忘记城市的喧嚣,放下凌乱的思绪。走向远方之前的我,没有交流,没有对话,没有氛围,有的只是常年不辍的阅读和日记,一天天,一页页积累着……读古人笔下的案头山水,然后翱翔,然后排荡。

我在路上,我在异乡,我在我一个人既定的旅程上,像一个从塑料浇铸的城堡里走出的人,看到了满坡的真花真艳真香,真切地怒放在原野。甩开头发、背上行囊,继续上路。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