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故我在

作者: 梧桐花语梦 2014年04月20日散文随笔

上中学的时候就一直喜欢文字,崇拜编辑记者,但终未能如愿。这几年,不经意撞进文字的世界,20年未动笔认真写字,哪怕是记录生活都是渣渣草草,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感觉。但最幸运的事,在博客里,在文字圈里认识了很多良师益友,虽然今天的文字依然很差劲,但和最初的博客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进步。最重要的是,文字让我看开了许多曾经看来天都要塌的事情,文字让我了解了我不曾了解或者说永远都了解不到的世界,文字让我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时候,我大胆投稿不怕失败,写了文字还在群里吆喝叫卖,有点“写又写得瞥哪里都敢去”的架势,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不靠文字吃饭不靠文字出名不靠文字发财的小女人,只想在文字中倾诉,在文字中释放,所以我想说:我写故我在!

感谢朋友们对我文字的指点,下面把写南部文字的修改稿贴出,敬请朋友们再提意见,你们的意见是我进步的最大动力,虽然这个进步对于我难说可能很漫长,但我在写字的路上一直行走,总会有进步的!

行走南部的时光

暮春的一场雨,来得似乎很不是时候,就在我们去南部的路上就开始下。起初淅淅沥沥,然后滴滴答答。但似乎又很是时候,如一位文友说:“这雨给这次散文笔会增添了朦胧的诗意,更契合这次雅聚的气氛。”

车行一个多小时,到达我们下榻的酒店-桂湖名人酒店, “桂湖”二字给了我无穷的想像空间:一湾澄碧的湖边,四周种着桂花树,花开之时,风吹,桂花雨下,入湖洗一个桂花浴,那身体的喷香得持续多久?天马行空之时,我笑问南部的朋友:“这里住过什么名人吗?为什么叫名人酒店呢?”“你住了,你就是名人。”“哈哈,今天我就体会一把当名人的感觉!”兴高采烈地登记入住,放置行李,稍事休息,外出转转,南部素有“中国桂花城”的美誉,到处都见以桂花命名的所在,桂香路、桂花巷、桂花大道、桂香大酒店等等。撑着雨伞漫步在街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奇香,糯糯的,湿湿的。一路走,一路轻吟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江云漠漠桂花湿,梅雨翛翛荔子然”的诗句,视线所及处时而可见撑着花伞的窈窕姑娘,她们仿佛从两千五百年的时光中穿越而来,在这浸淫在桂香的街巷里行走。

一夜未停的雨,滴滴答答洗净尘埃。抹一把雨水在脸上,有丝丝的蜜香。早餐后,雨渐小,我们开始向桂博园行进。到达桂博园,从北门石梯缓缓而上,站塔子山顶,俯瞰整个园子,山、水、树、城浑然一体。金桂园、银桂园、丹桂园、四季桂园紧密相连,园与园之间有小径相通,“诗歌大道、桂香醉月、落月流辉、鸳水栖鹭”等八大景点的布置匠心独运。漫步园子,抖落桂花树上的雨滴,沾在发丝上、衣襟上的全是掸之不去的糯香。此时虽不是桂花大面积开放的时节,但几树月星星点点的白花,毕恭毕敬迎候来宾,这是大家都很少见到的四季桂,也叫月月桂。桂花的香气浓淡兼施、若有若无,要感知她的存在,只需闭上眼睛,慢慢走近,用鼻子嗅,用心去感受。那种香,如骨子里发出来的由远及近,由内到外,让你持久沐浴在甜蜜的幽香里,把你带入梦幻般的世界。

与我们同行的南部作家贾登荣先生自告奋勇当起我们的义务讲解员,平时言语不多的他,说起南部的发展眉飞色舞,眼里饱含深情。他说桂博园先前曾栽种过枇杷、梧桐、槐树等,新任领导高瞻远瞩,改种了桂花。同是一个植物园,种不同的东西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与其建筑风格、园林风情息息相关。桂与贵谐音,她代表了高尚、美好、纯洁;金桂谐音金贵,她也是收获的象征。

自古以来,桂花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人类就开创了桂花文化之先河。桂花酒、桂花香料、桂花糕,文人骚客以桂花作诗,到了宋代到了涌现出众多脍炙人口的咏桂佳作,如梅尧臣的“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幽芳尚未歇,飞鸟衔残红。不见离骚人,惟悴呤秋风。”(《临轩桂》)如李清照的“暗谈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鹧鸪天》)如杨万里的 “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犀风。”(《凝露堂木犀》)等。桂花还有许多离奇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已成为历代脍炙人口的美谈;而借喻仕途得志、飞黄腾达的“蟾宫折桂”,更是一般文人墨客向往的目标。总之,桂花总是被人们用来比喻极其美好的事物,如“折桂”、“桂殿兰宫”、“桂林一枝”、“桂兰子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水、植物侵染着人类。多少品格高雅,文气十足,贵气十足的历史人物从南部这片土地中走出。据《宋史》记载,宋代有个谏仪大夫叫陈省华,才智过人,办事精干而又认真,善于理财和注重水利,教子严而有方。他有三个儿子,都先后中了状元做了官。一家人都是显贵,他却让妻子每天带着儿媳下厨房做饭。他说:“官职越高越要严以律己,才能取信于民。”“陈氏三状元”的故事在南部留下了不少佳话和古迹,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南部人以对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视回报祖先。

据文化馆负责人邓先生说,去年一年时间内,就在升钟湖创作基地承办了全国作家的笔会,另外还举办了全国报纸副刊编辑采风活动。在参观新建的三层楼的气派的文化馆里,我们为各种优秀艺术作品叫绝,根雕、剪纸、书画等。大禹文化赋予了禹迹山厚重的人文内涵,每一个景点支起的橘红色木板上书写着景点简介和传说故事。南部人用他们智慧的大脑,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传奇。这一切在我们步入宏伟大气的城市展览馆时,不得不为之惊叹。

行走南部,犹如翻看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画卷,桂香更为行走时光点染异香,让每一个走进南部的人对她魂牵梦绕。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