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们,归来否

作者: 李晓2022年01月18日情感日志

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如苍穹一样覆盖着人生命运的走向。作家麦家新出版的长篇小说《人生海海》,有着他对童年生活的反刍。在麦家的内心,暗流汹涌险象环生,这一切,都是因为孤独而阴郁的童年生活带给他的渗透。麦家的童年,几乎没有玩伴,与父亲隔膜冷战直到老人患痴呆症的暮年,与自己的战争也是旷日持久,一部小说,算是完成了对自己的精神救赎。

在这个时代的城市与乡村,孩子们还有多少发小,陪伴着一起走在放学上学路上,一起做着“小明朝小军方向走3步又后退1步”之类的算术题,一起琢磨着写“一件有意义的小事儿”那样的作文,陪伴着一起仰望星空,做着童年的纯真游戏……这是发小们共同成长的记忆,萌芽最初梦想的芳香土壤。

我在一座城里搬了4次家,我不知道我的儿子今后把哪里当成栖息在心里的故乡,把哪条街道哪条小巷出没的孩子们认作发小。没有一起捉昆虫一起滚铁环,没有放学路上经过大街拐角处的冰棍摊,没有那个白发老奶奶在黑漆漆小巷子里按时拧亮路灯,没有几个知心的小伙伴,在人生的书册上,前面几页呈现出空白,这也是城里少年的悲哀。

去年春节,从东北回到县城过年的老郭,他在县城里转悠,他发现早年县城的一些景象,记忆里飘动的淡雅山水画,差不多已在晚霞里燃成了灰烬。

于是老郭带着东北特产去寻找那些当年县城里的发小,准备与他们喝上几杯叙叙旧,可找啊找啊,那些童年的小伙伴们要么是在县城搬了新家不知去向,要么是跟随儿女去了外地,还有几个已经不在人世了。老郭好不容易找到三两个老街坊里的发小,他们一起手拉手去县城河边。那天我也在场,他们坐在柳树下吹着风,打捞着童年往事,老郭聊着聊着就哭了。老郭回忆,在他13岁那年,他和城里一个小伙伴去乡下走亲戚,正是麦子成熟季节,他和乡下那家孩子一起拿着镰刀去割麦子,五月的布谷鸟在浓密树丫间叫得正欢,初夏的风中,大地上麦浪滚滚,割麦的人匍匐着收割麦子,一步一步后退,麦子一片一片倒下,割下的麦子被整齐堆码着,如一个个田野里的哨兵。老郭说,就是童年那一幕,让他对土地上生长的庄稼,有了一种特别深厚的感情。老郭还记得,那次从乡下回城,乡下的小伙伴分别时泪水盈眶。后来,那个小伙伴进城来,提着家里的两只大公鸡,少年的小郭,喊上几个发小,一起杀了鸡,炖了一大锅鸡汤,那鸡汤喝了,好几天还感觉唇齿留香。

老郭离开小城时,同我特地交流了一下关于城市孩子们发小的问题。他伤感地说,而今城市的一些孩子们,生活得多辛苦啊,往往在幼儿园就进入美术、书法、音乐等各种艺术班、补习班了。孩子们的父母,因为生怕输在了起跑线上,相互攀比着盘算着,提前计划着孩子们的未来,给他们划定了一条人工“起跑线”,每天催促着睡眼惺忪的孩子们早起,上学放学路上被父母们放牧一样“押”送着,如贵重行李直接运回了家,孩子们的童真,因为这种过早的负重而变得功利世故,少年的眼眸里,露出的是浑浊而焦灼的光。这些孩子,哪还有童年的发小呢?

日益膨胀的城市,却让一颗颗少年的心变得萎缩,让发小成为渐渐发黄的词。什么时候,让发小如传说归来,归还给我们宁愿简朴的一生,却让记忆之城,触满了强壮的根须。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