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大雪

作者: 王琪 2015年12月22日散文阅读

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寥廓;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独;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问候。

是忽如春风一夜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清绝;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的风雅;是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的清孤;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潇洒。

是不畏严寒的一派气节,是赛过百花的一抺清丽,是不染尘埃的一片高洁,是月映雪山的一种澄净。

这是文人笔下的大雪,穿带着文人喜怒哀乐的衣衫,展露着诗人悲欢离合的心情。大雪是抒情的、动人的,也是华丽的、浪漫的。然而,节气中的大雪,反映的则是时间的节奏、季节的转换和农事的信息。关于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意思是说,节气走到这个站口,天气更冷了,降雪的可能性更多了,雪下得大,下得广,故名大雪。古人还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意思是说这时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同时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大雪”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左右,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与小雪握手揖别。

一场鹅毛大雪,覆盖了千山万壑,覆盖了江河湖泊。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苍茫的大地,如一片洁白的宣纸,留待锦心绣口的诗人,书写千古风流的诗章,留待巧夺天工的画家,点染永垂不朽的丹青,更留待勤劳质朴的农民,剪裁二十四节气的风景。

雪,是一个远古的话题,永恒的题材,晶莹的雪色,给人以高洁情感,澄澈的思想。那六角飞花,从三千年前的诗经中走来,穿过依依古道,穿过魏晋玄风,穿过唐月宋水,落在了大江南北,落在了长城内外,更落在了人们的心里。

与雪一同落入人们心里的,还有那一树一树怒放的梅花。自古以来,雪与梅,如影随形,难分难解。的确,那鲜艳热烈的红梅、妖娆跳跃的黄梅、妩媚多情的粉梅、淡雅沉静的白梅,以超然脱俗的气韵,以轻逸若仙的风骨,在浓淡有致的翰墨里飘香,在千古风流的诗文中流传。“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宋人高启的梅花诗,将雪与梅,当作是匹配的高士和美人,牵引着无数路人景仰的目光。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名句,更让踏雪寻梅成为许多人冬日的乐趣。王冕诗里的梅花,总是素颜淡妆:“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位中国古代着名的诗人和画家,在他家的洗砚池边,一树一树的梅花开着,走进他的画里,便成了淡淡的墨痕,这淡淡的墨,正是他内心的折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最使我们难忘的还是那位登高望远的伟人,在风雪弥漫的北国,诗兴勃发,一阙沁园春,写尽雪精神,歌尽雪风流。那恢宏的气势,那壮美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一位开拓者的气概,一位领航者的胸襟。如今,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风烟深处,只留给我们和平的日子,美好的生活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放清香?经历了人生的小雪和大雪,那灵魂才更芬芳,那生命才更成熟。絮雪掩径,覆盖的是昨日的忧伤,闪烁的是明日的希望。让我们怀着白雪一般纯净的心情,拥抱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