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野凝朝雾

作者: 何诚斌 2016年01月02日原创散文

天亮后看着窗外的大雾,吟诵“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想起一个问题:除了人类,还有什么动物关注“能见度”?人类引以为豪的车行速度,在大雾中缓慢下来。高速公路封闭,车不得行。

生活,不是雾所能带来的,因为心在另一个地方。多少人靠隐蔽身体逃离喧嚣,陷入孤独难耐之中?如果不能跟相爱的人在一起,雾令人备加焦虑,厚重的阻隔,如穿不透的物体。车子能穿过高山隧道,但穿不过茫茫浓雾。那天,同事王青松在合肥打电话给我:“你前天幸亏没有跟我的车,大雾,高速路封了,回不了。”回不了,意味着迟到或旷工。

这时,才真正体会“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的感受惆怅凄切。

隐隐看到雾中一个劳作的男人和一个相伴劳作的女人,随即想起东汉“梁孟”夫妇。汉时的雾聚聚散散,而今城市的雾变质了,无数的人离开乡村,去呼吸有毒的霾,无奈、不得已。而在山中,依然当初野雾的形态。一位男士说:“我要是500万元,我住到山里,过清静的日子。”另一位男士说:“500万哪里够,1000万才行。”他们选择环境,过想要的空气好又逍遥的生活,前提是有物质的充足保障,不做穷人的僻居,而做富人的隐居,这是普遍的心理。

有多少人,没有一点物质的牵累,心地纯粹地赏雾?抑或没有一点精神的牵挂,心情愉悦地玩味于雾?

试图拍一张雾晨的照片,没有参照物,混沌一团。打开微信,恰看到这段文字:

“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带月荷锄,青青园田,淡淡菊花香;把酒临风,青青子衿,悠悠逍遥游?

“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不用顾不用费思量,可以带自己接近天堂,激情尽头有平凡生命无法给予的温柔,有看透世事摒弃繁华后的小小欢喜?

“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让魂魄忘我的相依,可以让灵魂诗意地栖息?”

雾到哪里去了呢?它凝重地拥有整个世界,它又把世界交给了一双双眼睛。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