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味道----粘豆包

作者: 真水無香 2016年01月25日散文欣赏

寒冬腊月,年关将进,年味渐浓。

在辽西的山村,一进腊月,有一样美食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街坊间打招呼都会问,你家淘了几斗米,或是约人明天来家里帮着包豆包。淘米就是辽西山村对蒸豆包最约定俗成的叫法。

虽然粘豆包并不是汉人发明的,但在这关外的白山黑水间,满人特色的豆包却几乎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传承。寒风渐紧,大地也被冰冻住的时候,谁家没有几缸粘豆包,是不可以想象的。

说起豆包,除了做大酱,豆包也算是准备时间比较长的一项美食了,夏末秋初的时候,家家户户的主妇都要拎起大筐去摘捡大片的云豆叶子,收集好的叶片小心地洗涮干净,用针线窜成串,再凉晒起来,或挂在屋子里哪面高高的墙上,或挂在闲房子的哪一个角落。冬天要用的时候,再小心地提下来,冲洗干净后再用温水浸泡起来,酥酥脆脆的叶子经过浸泡又恢复了韧性,也恢复了生动的颜色,虽然很少有人会去吃它,它对豆包的风味也影响甚微,但作为最天然的介质,人们还是乐于用云豆的叶子贴在豆包上,防止蒸的时候豆包会粘在盖帘上。

小时候的记忆里,淘米和做豆腐都是一项大工程,特别是淘米,从临近腊月开始,一直到出正月,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豆包都是当仁不让的餐桌主食。哪家院子里的阴凉处,都会有几口大缸,里面堆满了黄灿灿挂着冰茬的豆包。而加工这些要吃两个多月的口粮,总得要十几号人才能忙得过来。

纯正的豆包,三样东西是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前面提到的云豆叶,大黄米和红小豆才是豆包真正的主角。大黄米是由糜子加工而来的,与谷子不同,大黄米的穗子更象水稻,但长相却与谷子加工而来的小米有着几分的相象。粘粘的大黄米,是包豆包,包粽子的不二选择。

淘米的时候,先是把黄米面和好,为了调节的粘度,有一个合适的口感,一般还可以掺入玉米面去改良,和好面的大缸一般会放在家里的火炕上,慢慢的等着发起。面准备好了,下一项工作就是煳小豆馅,要把红豆煮的软烂,再沥出来,放在盆里,好吃甜的人家,有时候还会加糖在里面,但真正钟爱美食的地道吃家,还是喜欢这红豆的原香原味。

一切都准备就绪,最后的工作一定要呼朋唤友了。至少需要五到六个巧手的妇女才忙的过来,米淘的多的人家,甚至得要十几个人才成。大家围坐在火炕上的桌子四周,中间的一个个大盆里放着发好的黄米面和煳好的红豆馅,一双双大手灵巧地抓起黄米面,团成团,再在大手间叭叭叭的拍成面饼,舀一勺豆馅放在中间,再灵巧的包上,最后贴上泡发好沥干水的云豆叶,在一片欢闹的叽叽喳喳的家常声中,一个个大大的盖簾上就摆满了黄澄澄的豆包。

下一项工作该男人们出场了,厨房的大铁锅里早已烧开了水,炉堂里的木头燃的正旺,男人们端好放满豆包的盖簾,一层层地码放在大锅里,盖上锅盖,再向灶堂里多扔上几块白天就已经劈好的木头,等着这一锅锅豆包的成熟。偶尔他们还会到屋子里抽一支烟,或是两个人对一盘象棋,时不时的还要在妇女七嘴八舌的闲谈间插上两句话,好不热闹。

淘米蒸豆包对于孩子来说简直就象节日一样,算得上是过年前的一次预演,一屋子的人,热闹非凡,好不欢喜。当豆包蒸好后,就该这些半大小子们表现的时候了。锅盖揭开,厨房里满是白白的水汽,低头都找不到脚的存在,大人们小心地把装满滚烫豆包的盖簾端到屋外,放在白天就搭好的架子上,而架子上早已用秸竿窜成了大大的簾子,淘气的我们每人一个装满冰水的小碗,一把铲刀,就可以开工了。高温蒸过以后,粘粘的豆包简直就连成了一片,我们先把铲刀沾上水,小心的把豆包的四边都切开,一个个的捡下来,码放在大簾子上。豆包是滚烫的,短暂的触碰都是火燎燎的感觉,气温又是冰冷了,手又冻的麻麻木木的感觉,捡下来的豆包快速的失去温度,一簾豆包捡好的时候,装水的碗里已满是冰棱。

跑回屋子,捂暖了双手,玩闹够了,再出去的时候,屋外的豆包已经冻的有些硬了,也不再粘手,把这些豆包都堆到一边,为下一锅要好的豆包腾出空间,周而复始,一直到最后结束。所有活都干完的时候,一般都已是深夜,来帮忙的人都走了,家里又恢复了宁静,紧张的收拾后,要用木板垫在炕上,烧过了大多的火,炕已经热的可以把人点燃,即便这样,还是炙烤的难耐,疲惫中,不知在哪一次的辗转中睡熟,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喉咙还是干渴的。

经过一夜的寒冷,豆包已经硬硬的象块石头,把豆包小心的捡在一口口的缸里,盖好盖子,放在阴凉的地方,这农家就是一冬的储藏。

小的时候我对豆包真是觉得早已厌倦了的,但现在却经常地会怀念豆包的味道,记忆中,小伙伴们玩的兴起的时候,经常就误了吃饭,到谁家里的缸中,操起一个带冰茬的豆包,咬上一口,凉凉的,甜甜的味道,豆包早已冻的粉脆,豆包渣粘在嘴边,落在地上。

其实豆包最正宗的吃法还是在冬天做饭的时候,放在锅里的簾子上一并蒸热了就好,剥下云豆叶就可以吃了,咬一口粘粘透着香甜,红豆的香饱满醇厚。小孩子则经常会再额外地加上些白糖,吃起来年糕一般的感觉。当然,日日如此,也总有厌了的时候,哪天就在锅里放上些许的油,把蒸好的豆包压扁,两面都煎的发黄,又是一般的风味。

如今人们已经有太多的选择,但淘米蒸豆包还是人们难以舍弃的技艺,但总也没有以前那么多了。那天家里来电话,说今年可能就淘了一斗或是半斗的米,还问我要不要豆包,想了想我还是没有要,虽然无数次的想起豆包的味道,甚至想的时候嘴里都泛着香甜,但对于豆包,我想我或是只是喜欢记忆中的味道,或是就是难忘豆包带给我那快乐和难忘的童年。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