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红尘中的净土

作者: 兰草ygl 2016年01月20日散文随笔

丈夫从网络上看到有关辽宁省大悲寺的介绍,对我和儿子说,这是当代中国难得一见的一群托钵乞食行者。我们自然别有一番好奇和敬意,心也随之向往。

我们一家人都不是佛教徒,更谈不上任何虔诚。之所以对大悲寺感兴趣,不是迫切想求得什么福报,而是因为许多著名的寺院和披着僧衣的人,因太怀利欲,假佛之名挟持世人而不断被人诟病的同时,深处山沟中的大悲寺因其清修苦行,持不捉金钱戒而被追随者视为“净土”。

正值数九隆冬的双休日,一家人吃完早饭,带着一颗虔敬之心和一堆问号,开车专门奔大悲寺而去。目的就是想真切地见证传说中滚滚红尘之外那一方纤尘不染的净土。

从海城段高速公路口转出,下坡,上坡,驶上省道,按着车载信息定位毛祁镇的方向,又在乡村机耕路上开出了大约20公里的路程,只见路两旁松柏森森,人迹稀少,终于大悲寺到了。

大悲寺依山脚而建,清一色是那种素朴的青灰,四周环望,整体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地势很开阔,三面环山,山不算高,一面临水,水域也不宽阔,山高水低,势态天成。

天空中不时有小雪花飘落下来。西北风一个劲儿地刮着,围着围巾,都明显地感觉冷风往脖子里钻,零星的枯树叶儿从树上飘落下来,在地上打个旋又飞走了。但可以想像,冬去春来,特别是到了夏天,这儿的景色一定会十分葱郁、幽静。

大悲寺看上去给我的直觉不同于常见佛寺的金碧辉煌,明显感觉到一份独特的沉稳庄重和朴实无华。主大殿、药师殿、三圣殿、客堂、斋堂、藏经楼等青灰色建筑,就连殿堂前上下踏步的一级级石阶,也都是用的没有磨光的粗石板。大悲寺正扩大修建,空荡荡的平地上,堆着一些砖块、石料,有的建筑还立着许多施工的脚手架,显然还没最后完工。听说这里大多建筑劳动,都是由居士来完成,偶有专业要求高的技术活儿才在外雇工。

寺院没有庄严巍峨的山门,随着铁丝网围墙的铁栏杆,开了一人行和车行两个大小不同的门,有别于门内门外的是一根公路收费口常见到的那种升降杆。居士接待处就在紧临小门的小简易房里。

门外铁丝网墙上挂着毛笔写的简易提示牌:“寺内禁止放钱、拍照、吸烟、吐痰”。门里一个同样的公告牌上写着,“本寺持不捉金钱戒,没有委托任何人代收金钱供养”。稍远处山脚下立着的“严持戒律,饶益有情”和“爱党爱国爱教守戒” 两幅大字的牌子清晰可见。更让人赞叹的是,大悲寺免费提供供奉所需的燃香,请佛、请护身符也均为免费,只需与客堂师傅打个招呼即可。

寺院很安静,不知是不是季节的关系,反正游人不多。路边插着“注意脚下众生”的木牌,香炉前搁着“禁止放钱”的告示,佛像前没摆那种千篇一律寺院收入的主要来源的功德箱。这种场景还真不多见,一股钦仰之心,顿时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

走进寺院,墙上严格的戒律,让我对大悲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修行容易受戒难,守住戒相心坦然”。来大悲寺常住者必须做到八条:一、持不捉金钱戒; 二、日中一食; 三、行脚; 四、乞食; 五、不接客僧礼; 六、一切供养归常住; 七、三衣钵不离身(十八种物齐备); 八、不化缘,不求人。这八条戒律,文字不多,但足以体现了僧人的威仪具足和佛陀戒律的严谨!

滴水成河,天长日久 ,长期的积累,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真正功果自成!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说,佛就是戒律,戒律也就是佛!但我知道,对当今很多僧人来说,别说这八条了,能做到其中二、三条就很不容易了。想像得出,受不了这份清苦、耐不住寂寞的人,是无法在大悲寺呆下去的。

原以为僧人的佛教生活是相对悠闲自得的,大悲寺僧众的起居时间让我出乎想像。每天凌晨两点起床,晚上十点休息,屈指一算,一天只有四个小时属于个人的休息时间。日常又多为集体活动,除早晚课,每天坐禅五次,每次一支香约一个小时,颂楞严咒十遍,还要学戒、听受戒训。还有居士集体坐禅时,备有专用坐垫和裹腿用的布毯,有一老居士拿根竹竿负责巡堂,若谁坐姿不正或淖入昏沉,就要以竹竿击打提醒之。

戒律还规定,寺内僧人不准着华丽鲜艳的衣服,以灰色为主。且每人只允许有两套衣服,破损后缝补自然成了百纳服。照片中那位穿着补着数不清补丁的百衲衣,体态魁梧,面目慈和的老人,就是妙祥法师。大悲寺原来是一所矛盾重重的供奉外道大仙之地,后来妙祥法师应当地政府和信众邀请,来大悲寺主持,带领众僧将其改造建设成一座在全国具有极大表率作用的正法道场。我知道,在这百衲衣下,一定藏着无比圆融的智慧、无尽的宽厚与慈悲。

大悲寺特有的行脚也广受推崇。僧众外出行脚,背负四五十斤重的行囊,行走数百里,半月至一个月方返回。沿途托钵乞食,露宿野外,其清苦而又单调的修行生活可想而知。正是这种严格有序的寺内生活,让大悲寺独树一帜,成为信众心中真正的“修道之地”。

百闻不如一见,此行在为古德行宜赞叹之余,感受了大悲寺僧人独特的风范。它让我知道,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以戒律为师,续佛慧命的僧人大有人在!

从寺院出来,正遇众僧排着一列队形迎面走过来,走在群山的环抱里,除了脚步轻轻没有人声,只闻天籁。我初略地数了数,足有20多人,年纪大都很年轻。驻足在我们一旁的两个游人,冲着戴着厚厚的眼镜,一副书生气十足的样子的两个僧人说小声议论:真不理解,一个是大夫,一个是画家,那么高的学历,那么深渊的学识,为啥跑到这受清苦!看来,他们并非是生活的挫折被迫而出家,他们将家事尘缘了却后,来大悲寺长期静修,是对人生的一种全新的选择。尽管我们一时还无法读懂他们。

还有一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慕名而来大大悲寺,有的来依教奉行,有的来“挂单”体验生活,有的来求图福报,尽管心情和愿景不一,仁者、智者、愚者,所见各异。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也什么都可不想,这是完全有别于日常生活的一种体验。但起码都有十分认同常识之内的教义,比如说向善、悲悯、宽容、律己等。人怀悲悯和恻隐之心是无可非议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都是佛子,同样的发心、同样的精神,才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来。我想,金钱物质诱惑面前,脚踏实地遵照佛陀的戒律,以自己的行动感化有情,续佛陀慧命,不是坏事。

雪花还在不紧不慢地飘落着,冻僵了的黄土地上撒上薄薄的一层白色。远近殿堂、树木和山峦,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苍白之中。

走出大悲寺,沉浑亢远的钟声在耳畔响起,山回谷应,余韵悠长,不绝如缕。虽然我听不懂钟偈唱诵的都是什么,但我知道,那一定是在为众生驱苦难,求福佑,让人心不迷失,离邪念,驻正信。

大悲寺之行,让我真切见到了一个正修道场,一方红尘中的净土,见证了真有一个如此庄严持戒的僧团,大悲寺是红尘中芸芸众生的守望者,名副其实,实胜其名。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